前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是十分薄弱的,国防工业那就甭提了。想当年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没有像样的海军建制和舰艇,百万雄师都是划着木制的帆船过得大江,就这样,照样能够直取南京。
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的国防事业有了新的变化,辽阔的海域,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才能够保卫我国的漫长的海岸线,因此,对于先进的海军舰艇需求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建国之后,聂荣臻元帅一直对我国的国防工业的科研进展非常关心,当他仔细研究了当时的各国海军建设和发展情况,并且对当时的海军作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聂荣臻元帅认为,要保护辽阔的海域,核潜艇才是关键,核潜艇是守护海洋主权和反对海洋霸权的有力武器,因此必须建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核潜艇。
但是,建造核潜艇谈何容易啊?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甚至连一艘常规动力的潜艇都造不出来,核动力的技术也是零基础,既缺技术,又缺人才,可谓是难上加难。
但是再难,不也得行动起来才行吗?
于是在1958年的6月,聂荣臻元帅以自己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绝密的报告,这份绝密报告的题目是《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
这份绝密报告,很快出现在了毛主席、周总理、彭德怀等领导人的办公桌上。
看过这份绝密报告的领导人们分别在报告中做了重要的批示,当这份绝密报告重新回到聂荣臻元帅的手中时,已经写着密密麻麻的批示了。
其中,毛主席在报告中批示到: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短短的十一个字,足以看出毛主席的决心。
时间不等人,有了几位中央领导的批示,很快,研究核动力潜艇的工程就立即上马,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做出安排,以某原子能研究所为基地,着手研究和开发潜艇核动力装置。
在当时,我们国家对于核科学的研究还是比较落后的,因为学科建设、相关人才都非常紧缺,全国能够找到懂得核科学的人才十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很多的科学工作者对于核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并且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是非常浅显的。
当时,世界上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也是少之又少,只有苏联和美国有。
并且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他们都将这一核心技术放进了“保险箱”,中国发展核技术可谓是困难重重。
当时,开展核动力研究的科学家们,手中参考的资料就是两张从外国杂志上拍摄的并不清晰的核潜艇照片。
就是这种十分苛刻的条件,并没有让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停下脚步,他们怀着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
核潜艇的研究工作由当时的海军科学研究部负责,部长是于笑虹,他们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就凭借着大脑和双手。
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一研究工作很快有了初步的成果。
核反应堆的类型、功率、动力传输等方面都有了可行性的方案,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核潜艇最后的总校和具体的布置工作正式提上了日程。
但是这一切的背后,是有着苏联原子能专家在帮忙,他们虽然不会倾尽全力,但是也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一些突破。
但是越是关键时刻,出岔子的概率就越高。
1962年,苏联毫无征兆地撤走了全部援华的专家,这让一直进展顺利的核潜艇研制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要知道,当时我们依靠自己研制核潜艇是可以突破的,但是成熟的核潜艇原子能技术还需要苏联的指导,如今苏联专家被撤走,原子能技术的研究可以说是停了下来。
当时新中国不仅仅面临着一个技术难关,原子弹的研究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能够集中精力,重点突破,中央研究了一下,还是决定将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停下来,专心把原子弹搞出来。
但是聂帅知道后,认为核潜艇的工作不能暂停,更不能下马,必须坚持下去,一直到研制成功。
当时的舰艇研究院院长刘华清也表示核潜艇项目不能下马,否则就会前功尽弃,技术人员一鼓作气,这时下马也会泄了士气,以后再研究可就难了。
聂帅将这些意见反映到了中央后,得到了周总理的支持,周总理决定保留一个50多人的研究小组,用于核潜艇动力装置的研究,这时在全国上下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牙缝中挤出来的一点研究经费。
核动力潜艇的总设计师彭士禄带领着这个五十多人的小组,日夜苦干,边学边干,为的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也能让我们国家拥有核动力航母。
苏联专家走了,但是我们的研究不能停,没有他们,我们照样能够研究出自己的核动力潜艇。
研究工作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艰苦进行着……
1964年10月,罗布泊的一声巨响,让我们新中国拥有了原子弹。
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对于核动力潜艇的研制来说是一件好消息。
这下,核潜艇的研发终于能够全部进行,中央批准了恢复核潜艇研制工作的报告,并且对研制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指示,首先要研制出攻击型核潜艇,然后研制出导弹核潜艇。
并且对时间做出了限制,要求研制组在1972年顺利将攻击型核潜艇下水。
这次研制任务艰巨而紧张。
在聂帅的安排下,这支几百人的研制团队,从北京被秘密转移到了四川的青衣江畔,在这里,他们于是隔绝,开始了对中国核动力潜艇陆上模式堆的试验基地建设。
但是,很快,一场席卷全国的大浪潮开始了。
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聂帅在这种情况下,毅然决然主持召开了关于核潜艇研制工作的协调大会。
聂帅在大会上一身戎装,为的就是压制一些歪风邪气。
他在会上说道:“核潜艇工程是毛主席亲自批准的,中央集体研究决定的一项关系国防建设的重要工程。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没有理由让他半途夭折。”
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聂帅不顾个人的安危荣辱,一直保护着核潜艇的研制工作。
面对有些人的横加阻拦,聂帅说:“不要理他们,抓国防建设,何罪之有?就是戴手铐,核潜艇工程我也抓定了。”
他回过头来面对研究人员,更多的还是鼓励和叮嘱,为了国防的事业,聂帅真是受尽了委屈和折磨。
但是,面对外面的疾风骤雨,科研人员顶住了压力,他们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终于获得了成果。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终于成功下水,并且开始了在码头的组装工作。
1971年4月,组装和调试工作顺利完成,核潜艇注入燃料完毕,第一次启动开始进入了倒计时。
中国的核潜艇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试验,都取得了圆满成功,累计出海二十余次,航行六千多海里,中国人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核动力潜艇。
1974年8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生日的这一天,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被正式命名为“长征一号”,并且正式服役。
结语
核潜艇能够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搞出来,离不开伟人和周总理的支持,离不开聂帅的保驾护航,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日夜奋战。
如今,在祖国的广阔海疆,时刻有核潜艇在守护着,守护着我们中国的领海,但是我们不会忘记这些先辈和英雄们的努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