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来讲《楞严经》“识大本真”,佛接着说:
「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
「译文」:“你进一步详细而思,微细地详细审察:见性依托你的眼睛,尘相推显出眼前之尘境。
可名状者成有相,无形相者成无相。如此识性攀缘,是因什么所出现的呢?”
「解读」:因为前面讲了非和合,非不和合,也就是非因缘,非自然。
所以性不从眼根生、不从色尘生、不从虚空生、不无因生。那么你仔细推敲,这个识到底是怎么生出来的?
见是依托于眼根,相是眼前的尘境。这些尘相当中,有形状的称之为有相,没有形状相貌的称之为无相。有相为色,无相为空。
也就是说,眼前的尘境,要么是色,要么是空,你要么就是见到了事物,要么就是没有见到事物。
那么你眼睛见到眼前的色空等尘时,这个识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
前面先是否定了从“根、尘、空”处生出识,现在又问你:离开了“根、尘、空”,那识又在哪里?
由此就明白了,识是“根、尘、空”因缘和合而生。所以它们并非不和合,也就是非不和合。
但又恐你认为:识是“根、尘、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于是接下来就告诉你:它们又是“非和合”的。
「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译文」:“识是动的,而见却如镜照影,澄然静止。两者既不能和也不能合。其它闻听觉知,也同此例。总不应该识缘是无所从来,自己无缘无故生出来的吧!”
「解读」:识是了别识,是动来动去的,不停的在动。你见到张三,有个分别张三的识。见到李四,又开始分别李四。
一会儿缘这儿,一会儿缘那儿,一会儿看,一会儿听,一会儿尝,一会儿触,总之是在不停的动。
但是见是不动的,前面讲十番显见时也讲过,客尘在不断的生灭,而见性是不动的。不管你是见张三,还是见李四,你都在见。犹如镜子一直在照一样。
一个是动,一个是不动,那么他们的体性完全不一样,这又怎么能和合呢?所以叫「非和非合」。
见性如此,其它的“闻听觉知”都是如此,都并非因缘和合。上面说“非不和合”,这里再说“非和合”。
既然是非和合的,那识是自己无缘无故生出来的吗?如果是这样,那你在太阳底下就应该能看见月亮,所以不无因生,故“非不和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