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
最近,办公室里、地铁上……
时不时就能听到
打喷嚏、咳嗽的声音
不少人感冒之后全身酸痛
整天都有气无力,有时还有发热
症状比平时的感冒要重一些
如果你也是这样
那很有可能是遭了“流感”!
1
何为流感?
我们常说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会在某个特定季节或时间段内导致很多人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据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10月,全省流行性感冒发病数7757例,排名报告发病率第二。
▲图源:腾讯医典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H1N1、H3N2流感病毒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但随着气温下降、冬季来临,会出现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上升的风险,我们可能会面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或共同流行的风险。
▲图源:丁香医生
流感症状
流感感染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
1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
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普通感冒:以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为主。
●流感:高烧(短时间内体温快速上升)、疼痛、疲劳乏力,全身症状更明显。
下表列出了两者的区别:
1
哪些是流感重症高风险人群?
●老人:60岁以上老年人群;
●儿童:5岁以下儿童;
●基础性疾病患者:包括一些特定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免疫低下人群: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1
预防流感的妙招!
日常生活习惯
“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做好预防,包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营养均衡,提高身体抵抗力;在疾病高发季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场所;减少接触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接触时注意个人防护;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做好室内通风换气。
接种疫苗
除了一老一小、基础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之外,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也推荐接种疫苗。
近年来,我院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系
一直致力于流感防控的相关研究
例如,有一种能快速准确检测流感的方法
能在未来改变我们的生活
01
病原快检技术的开发:
利用扩增技术、纳米材料以及荧光信号放大等技术,开发能对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的试剂和设备,第一时间尽快锁定确诊病人,发现环境中的病原体,为传染病的流行趋势预测和防控策略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02
疫苗研发:
了解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演变机制,可以指导疫苗的设计和更新,提高疫苗的保护效果。基于T细胞免疫的通用流感疫苗研究正在推进,旨在提供广谱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03
病毒监测:
定期监测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变化,及时发现新的变异株,为疫情防控提供预警信息,为疫苗研制提供信息。
在我院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系
系主任汪川看来
未来几年内防控领域可能会迎来一系列重大突破,这些突破将从疫苗研发、药物治疗、监测技术、公共卫生策略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流感防控的效果。例如:
一是通用流感疫苗和新型疫苗开发,开发能够提供广谱保护的通用流感疫苗,这些疫苗不仅能够针对当前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还能对未来的变异株提供保护;
二是抗病毒药物的创新,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如病毒 RNA聚合酶抑制剂和病毒核蛋白抑制剂,这些药物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减少重症和死亡率。
三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建立更精确的流感预测模型,提前预警流感疫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四是公共卫生策略的创新,将流感防控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结合起来,形成多病共防的综合防控策略,提高整体防控效果。加强社区和家庭的参与,通过健康教育、社区活动等形式,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控能力。
本文指导专家
汪 川
·华西公共卫生学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传染病病原检测和预防技术、细菌细胞外囊泡生物学意义及应用、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活菌载体疫苗等。
医防融合健康咨询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充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的要求,为大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通“医防融合健康咨询”。通过预防服务与治疗服务的有效衔接、相互协同,最大限度减少健康问题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达到维护和改善群众健康的目的,积极推动社会医疗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主动健康为中心转变,让大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咨询范围包括体检报告解读、肥胖防控、青少年家庭关系促进、肥胖症相关的心理障碍咨询、健康饮食与益生菌、慢性病患者营养指导、更年期膳食建议、中老年女性健康促进咨询、健康居家环境建议、传染病居家环境咨询等。
预约方式:关注“华西第四医院”微信服务号,或下载“华医通”APP,在挂号页面选择“医防融合健康咨询”预约。
联系电话:028-85502628
具体地址: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第三综合楼四楼健康管理中心
来源:华西第四医院
首发!这份全市最全“科普地图”请收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