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11000户,这是他自投身社区工作以来走访的居民户数。从28岁到38岁,他以10年青春扎根在徐汇区枫林街道基层,只为办一件事:居民们的难事。他是一名铁骨铮铮的退役军人,同时也是一位心思细腻的社区大管家,他就是宛南六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嵘捷。
不断挑战,从不退缩
"其实当时决定接下社区工作这个担子也是凭着一腔热血。"孙嵘捷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绕弯子,这与他的从军生涯有关。他一家三代从戎,从小在保家卫国、忠于人民的环境中成长,爷爷是参加过抗战的陆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名副其实的老革命家,父亲则是海军。2005年,孙嵘捷入伍穿上了空军制服,圆了全家"海陆空"三军梦。
部队是座大熔炉,锻造了孙嵘捷"遇到困难绝不服输"的坚韧品质。入伍后,他第一次接触雷达测报,曾一度摸不着要领,"我们需要准确的报出雷达上飞机正确的批次和距离,一点都不能搞混,刚刚开始训练时好像总是达不了标,当时心里就有点打鼓,甚至想放弃。"枯燥的理论,繁杂的图纸,让孙嵘捷压力倍增,但一直以来把当兵作为梦想的他怎能半途而废,"作为军人世家,怎么好意思军事素质不行呢?"
学问之道无捷径,才之积累靠恒心。当其他人在梦乡之时,他半夜挑灯夜读,凌晨两点半在厕所里背理论,学技巧,使成绩从合格逐渐变为优秀,最终被分到时为济南军区的优秀雷达站——诸城站。这里设备先进,要求更高,他重新花时间熟悉半自动的厘米波雷达,并在考核中获得优秀,荣获旅嘉奖,这给了孙嵘捷很大鼓励。"在往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只要你专注,刻苦,坚持,困难总能够迎刃而解。"
在"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中,他敏锐发现敌机在国际航班下跟飞,伪装成民航飞机飞入我国领空进行抵近侦察,他迅速上报,及时地粉碎了敌机狡猾阴谋,为我军在国际上赢得先机。
2007年光荣退役后,孙嵘捷仍然保持人民子弟兵本色,总想着为老百姓做些事情。在一次党员活动中,他遇到枫林街道组织科科长,对方问他有没有兴趣参与社区工作,"社区的舞台很大,敢不敢接下这个挑战?"他没有过多犹豫,就报名参加了笔试和面试,不久就加入枫林街道,成为一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工作人员。
徐汇区枫林街道始终致力于"上海剪纸"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发扬和不断创新,而这对孙嵘捷来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一直是个习武之人,突然让我做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工作,当时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他拿出在部队时的钻研精神,刻苦练习,短时间内就从剪纸"小白"变身剪纸"达人",多次在市级赛事中获奖,还代表街道参加了江浙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交流巡回展并荣获金奖。他还想方设法拓展上海剪纸品牌的内涵,通过打造"家门口"的剪纸推广课、文化创造营等文化阵地,把青年人喜爱的"国潮"风尚融入传统剪纸艺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家门"、走进"社区"。此外,孙嵘捷还带领社区青年举行剪纸爱心义卖等活动,筹措的善款用来回馈社区困难群众,让青年们在接触剪纸艺术过程中增强社区"主人翁"意识,提高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激活社区共治共建共享的力量,"青春红"为剪纸红渲染上了时代新色。
小事当大事,事事有回应
2014年,一个全新的挑战摆在了孙嵘捷面前。28岁的他来到宛一二居民区,成了社区阿姨妈妈们口中的"小孙书记"。老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刚到社区时,居民们都对这个还没成家的年轻书记打个问号:我家里的事情能和你说吗?我反映的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
另一方面,孙嵘捷自己也有些七上八下,社区工作大多细小琐碎,调节邻里关系,管理小区公共空间,甚至拿着挖勺掏明沟,在路边用钳子捡垃圾也是居民区书记需要干的事。工作可以用千头万绪来形容,他一人要身兼多职,工作量大,任务也重。但孙嵘捷没有任何"畏难情绪","其实就是一个心理调节的过程,在部队里面挑粪,种菜,拔草什么都干,如果我想为老百姓去做,那这些事情我都可以适应。"
宛一二居民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老人占到近一半比例,居民的诉求其实不少。他决定用实干打破居民的印象,给自己定下了个规矩:每周至少要走五户人家,每天在小区里走两圈。迈开腿,张开嘴,花了三个月时间,孙嵘捷就走访完了小区内的党员和困难群众等群体,在闲聊中与居民们打成了一片。
在了解大家想法时,有不少居民提出,原先的老年活动室因历史原因破败不堪,缺乏文娱活动场所,希望能够重新建设。原先以为这一问题并不复杂,但孙嵘捷经过深入调研后却发现重建并不容易,由于小区在规划之初就没有类似配套,因而原先只是临时搭出了两个小房间作为活动室,现在要扩大面积,势必要征得旁边几栋楼所有居民的同意。而就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有一位老奶奶坚决反对,"我去一次她就把我弹回来一次,后来我就想要先打开她的心扉才能继续沟通。"
孙嵘捷决定先了解这位老奶奶有什么困难。他明白,只有把居民的每件事都当成大事来认真回应,花大力气去落实,居民也才可能打心眼里认同自己的工作。"之后我就去询问有什么事我可以帮助解决的,她慢慢地开始提出一些小区违章之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我每个都尽全力去解决,她终于开始信任我,愿意配合我去做社区的事。我们后来还成了忘年交,现在她也经常跑来关心我的情况。"在街道和居民的共同支持下,多年没能解决的老年活动室改建工程成功推进,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支点。
当居民贴心人,聚民心之力量
2020年12月,孙嵘捷来到宛六居民区,这里与宛一二居民区类似,都是老式居民楼,老人的比例同样不低,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40%。许多老人腿脚不便,几年没下过楼的不在少数,下楼看一看成了这些"悬空老人"的梦想。彼时正值上海老式小区加装电梯进程提速,孙嵘捷决定把加装电梯作为到任后的头等大事,开启了密集的动员协调工作。
推动"加梯"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主要的困难点集中在一楼和二楼的居民,对于这两层的居民来说,电梯使用频率低,加装电梯后还可能影响采光。"一、二楼居民态度十分关键,就像打仗要先找突破点一样,我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这些居民身上。"孙嵘捷以党建聚力,开始积极地挖掘社区中的能人达人,引导社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并在楼道内成立党小组,发挥多方资源,形成社区治理合力。后来,很多一、二楼的居民反而成为"加梯"的主力军,担当起"加梯发起人"的角色,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不过,让孙嵘捷没想到的是,他还遇到了一个存在了十余年的"老大难"问题。有一天,在孙嵘捷挨家挨户做工作时,一位二楼居民态度十分强硬地对他说:"你去隔壁看看!这种环境都没法生活了,还让我们装什么电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刚走到旁边人家门口,就看到楼道里爬满蟑螂,敲开门,蟑螂就像蝗虫一样飞了出来,"那个场景现在回想起来还头皮发麻,这还不算什么,屋内更是到处都堆满垃圾,剩菜剩饭什么都有。"房间内的味道让他现在还"心有余悸"。
原来,屋内一对母女长期捡拾垃圾,长期睡在垃圾堆里,进出门全靠爬"垃圾山"钻出来,其异味和滋生虫害严重影响周围邻居,邻居如何劝说都不起作用。孙嵘捷赶紧召集各部门联席会议,邀请心理医生对母女俩进行心理疏导,又联系了老太的另外两个女儿,最终做通了她们的工作,同意由居委代为清理屋内垃圾。
到了行动这天,孙嵘捷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爬过"垃圾山"进屋,连人带轮椅把老太抬出"垃圾山",先把她安顿在居委会,然后50余人分成三四批从前一天上午干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卡车进进出出跑了10次,才把屋内约30吨垃圾全部清空,随后又进行全面消杀,最后再将屋内粉刷一新。
待老太回到家时,她也不由惊叹:"原来可以这么清爽啊!"而更让她意外的还在后面,乘着社区适老化改造的东风,孙嵘捷陆续申请给她们家安装了坐便器、淋浴房、无障碍扶手等,生活环境截然不同了。鲜明的前后对比让母女俩由衷欣喜,另外两个女儿也愿意来探望母亲了,老太后来还高兴地给孙嵘捷送来一面锦旗。孙嵘捷感慨地说:"我本来担心老太看了会受不了,生我的气,没想到居住环境的彻底改善也让母女俩的心态逐渐向好,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搬走"垃圾山"只是孙嵘捷为居民做的无数件事中的一件,正是因为他的"侦察雷达"始终开机,每天在小区里寻找问题,"一户户拜访、一桩桩解决",才能用实干换回居民的支持。到2023年4月,他已成功推动小区43个门洞实现加梯全覆盖,成为上海市全覆盖加装电梯规模最大的老旧小区,创造"1个月内实现通过率和支付率均达到100%"等多项成绩。此外,他还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宛南六村"三旧"变"三新"工作的开展,不但注重硬件升级整体协调,统筹落实"四件套"全更新、修缮全要素、楼道全提升,而且兼顾部位设计个别差异,针对小区门头、公共空间、小微绿地、干道两侧等细节,逐项研究确定个性化方案,打造宛南六村旧改样板间。宛南六村居民区先后获得"上海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上海市新时代居村先锋堡垒"上海市青年安全生产岗等称号。
向下扎根方能向上成林。十多年来,孙嵘捷坚持人民情怀、坚守党员本色,这个曾经的雷达兵、如今的"小巷总理",无论身份如何转变,为人民服务的"雷达"从不关机。为了给居民们营造宜居家园,他带头"啃下"社区内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赢得了群众的点赞和信任,而他在居民口中的称呼也从"小孙书记"变成了令人信服的"雷达书记",实现了从"最可爱的人"到"最贴心的人"华丽转身。
作者:糜俊豪
文:糜俊豪 编辑:顾洋 责任编辑:何易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