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外语类专业还有学习的必要吗?数智时代的文学研究有何意义?日前,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多元互鉴与文学谱系:中外文学研究高层论坛"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的一席话引发与会者共鸣:"外语学科不仅关乎语言学习,更是不同民族理解世界之途径,外语文学以翻译与跨文化交流为桥梁,联通各文化间的心灵对话。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作为‘人学’和心灵栖居之地在解放个人心智、多维度回答‘何以为人’的特有意义。"

当日,多名资深文科教授齐聚一堂,聚焦中外文学学科发展,探讨世界文学重写、数智时代的文学未来等新问题。他们认为,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勃兴,多元文化互鉴和跨学科研究范式正成为推动文学研究新谱系建构的重要动力。

"人工智能技术正重塑各行业,教育领域亦面临巨变。在此背景下,重建比较文学知识体系已刻不容缓。"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陈跃红提出,跨学科概念正从方法论上升为本体论。研究主体包含人类和AI间的共同创作,研究对象扩大为文本背后的知识结构,研究背景不再区分历史、当下和未来,这些改变正颠覆着文学研究的结构。比较文学的跨学科观念因而成为连接人类与AI的必要理论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主编彭青龙教授就一流期刊、中国旨归和科技向度这三个关键词从期刊建设角度提出比较文学新发展的思考。他认为,评估期刊不能仅看影响因子,且应减少对SCI等国际标准的过度依赖。他强调,在抓经典研究的同时,也要关注前沿科技,并呼吁学者要有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曹顺庆指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肇始于西方文明的冲击,后期发展又长期受制于西方中心论的主导叙事,导致缺乏文明互鉴意识。他认为,文明互鉴能为比较文学注入新生命力,呼吁重视中西文明的平等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宁则呼吁同仁从中国立场、中国视角重审"世界文学"观念,采用英语面向世界写作,同时警惕从西方中心主义走向中国中心主义,主张东西方共同参与世界文学史的重写。

"文明融合与蜕变中集中体现的差异的‘冲突’,是比较文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刘建军强调,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不仅在于对具像个体的比较,更在于比较不同文明思维和观念间的差异。他表示,中国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虽面临挑战,但对于解决"中国问题"至关重要。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小说研究》主编朱振武强调,文学研究需通过三种"思维"强化文化自觉,倡导构建新的"世界文学"。首先,学者应走出"仰视"思维,走进"平视"思维,反思并颠覆西方主导的文化框架。其次,应从"自在思维"走向"自为思维",参与世界文学新版图的绘制,学者应推动基于一手资源的学术研究,参与真正文明互鉴的世界文学建构。

今年是《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创刊40周年。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创刊元老之一陈建华教授回忆,《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是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廖鸿钧教授、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复旦大学贾植芳教授等前辈的支持下,与谢天振教授共同创办。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主编宋炳辉教授介绍,40年来,杂志由年刊、以书代刊到期刊,两次扩版,推陈出新,为学界提供了跨学科、多领域的学术平台与学术交流的重要纽带。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认为,当前文学研究进入新发展阶段,理论融合加速,范式不断更迭,研究视阈拓宽。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以外国语言文学为特色的双一流高校,正在探索新文学建设路径,推动学术交叉与融合。借《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之契机,文学研究院整合智慧、增强协同,以期推进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术创新高地建设。

本次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团队、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和《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主办。

作者:吴金娇

文: 吴金娇 图:主办方供图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