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节选自

《新月轻吟:今天如何读徐志摩

刘勇 李春雨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今天为什么读徐志摩

当然绝不仅仅因为21世纪以来,当诗歌失去轰动效应之后,徐志摩的诗选仍能高居各类畅销书的榜单;当然也不仅仅因为这位天才诗人超逸的性格,胡适夸赞他“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也不仅仅源于这位天才诗人短暂而 绚烂的人生传奇,“他的想象的渺茫,他倾倒中的单纯,他追求理想的兴致,和他谈吐的风趣”。即使是在群星闪耀的现代新诗史上,徐志摩也是为数不多的真正懂得“诗”与“歌” 关系的人,他以一己之力搅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一潭春水。同时代的茅盾先生慧眼独具,称赞徐志摩的诗作在当时少有能与其并肩者,其后也鲜有能及者。以严谨、客观立身行事的朱自清先生,曾将徐志摩与郭沫若并称为中国现代诗歌界最杰出的诗人。头顶着“诗仙”“诗哲”桂冠的徐志摩,仿佛一颗“转瞬间消灭了踪影”的诗坛流星。恰如胡适先生在悼文中所写:“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的云彩”。他轻轻地来,却并非轻轻地离开,在短短三十余年的人生旅程中,徐志摩带给我们许多不朽的诗文,在刹那中成就了自身永恒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为什么读徐志摩?也绝不是因为他丰富的感情经历和众多以他为男主角的八卦段子。徐志摩是新月派的灵魂人物,他那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堪称“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他热爱大自然,把自然视为“最伟大的一部书”, 大海星辰、白云清泉、空谷幽兰、落叶秋声都在他的笔下幻化成最美的诗篇。同时代的文人称赞他是“用中文诗歌形式创作西方浪漫诗歌的第一人”,他“一手奠定了新诗坛的基础”。在新诗创作史上,郭沫若以磅礴的气势、宏阔的意象和夸张的辞藻获得了五四时期读者的喜爱,徐志摩则从心灵出发,沁入读者的心脾。徐志摩挚爱济慈和雪莱,但他的诗情汪洋却不恣肆,常常是“戴着镣铐跳舞”。他的创作生涯十分短暂,自1922年从欧美留学归国开始大量创作诗歌,至1931年因飞机失事离世,短短十年的创作时间里,他的浪漫主义精神,犹如脱缰的野马,在诗歌、文学、艺术领域纵横驰骋。不仅如此,徐志摩的诗歌题材灵活多变。陈西滢称他的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几乎全是体制的输入和试验”,包括“散文诗,自由诗,无韵体诗,骈句韵体诗,奇偶韵体诗,章韵体诗”等各类体裁。他以其热烈的情感、新颖的韵律、微妙的意象,以及感情的纯净和深邃,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独树一帜。

徐志摩不仅长于诗歌创作,还涉猎多种文学体裁,在散文、小说、戏剧等多个方面有所建树。徐志摩体现出特定历史时期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特征,他既未脱离传统文化的浸润,同时又不乏西方文化的浸染,被公认为“最适应西方生活的中国文人”。在散文创作中,徐志摩始终张扬着自由的、不受半点羁绊的“野马精神”,永远保持“亲热的态度”。他一生热烈地追求“爱”“自由”与“美”,咏叹爱情至上,以爱的观念为人生的原动力。徐志摩的文字空灵飞动,大量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形成了“浓得化不开”的诗化散文风格。

在戏剧方面,徐志摩也有自己的心得。他曾于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亲自登场,与林徽因等新月派成员共同排演了话剧《齐德拉》,也曾被陆小曼拉着一起去排演京剧。不仅如此,徐志摩还曾与陆小曼共同创作话剧《卞昆冈》,并提出 “真纯艺术”的观念。在他看来,戏剧艺术的魅力在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使观看者与剧中人共情,鼓动心灵产生共鸣。他还于1926年在《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推动“国剧运动”,以此助力戏剧改革。他倡导要对中国传统戏剧资源进行恰当整合,主张借鉴西方戏剧的精髓,从而建立“中国新剧”。不仅如此,他还积极翻译国外经典剧作,写下了不少剧评,强调要“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在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实验戏剧的痕迹。

今天为什么读徐志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过去误会徐志摩,只道他仅是“一位歌诵人世间的光明的诗人”,“像站在阳光斑斑烂烂的从树叶缝中窥射下去的枝头上的鸟儿似的,仅是啭唱着他自己的愉快的清歌”。其实徐志摩还有多个面向,他不但同情弱者,还有济世思想。徐志摩曾在创作上效仿恩师梁启超,在《友声》发表《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 将小说与改良社会联系起来。《老李的惨死》之类鞭挞现实的小说,也曾从徐志摩笔底流出。很难想象,假如徐志摩没有英年早逝,他在面对被炮火笼罩的抗战时期的中华大地时,又会有怎样的书写。徐志摩在英美留学期间,深受欧美自由主义思潮影响。徐志摩的一生都致力于在严酷的现实世界里,在遍地荆棘的人生旅途中,努力实现他的理想,而“他的理想是自由”。恰如他自己所宣称的那样:“我相信真的理想主义者是受得住眼看他往常保持着的理想萎成灰,碎成断片,烂成泥,在这灰这断片这泥的底里他再来发现他更伟大更光明的理想。我就是这样的一个。”这是他的“单纯的信仰”、他的理想,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也是徐志摩招致论敌乃至被后来人误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徐志摩纯洁天真,乃是诗人中的诗人;他温柔诚挚,是朋友中的朋友。他生前胜友如云,死后胜友如云。他为人真诚热情,交游广泛,游走于京沪文人之间,是“人人的朋友”。徐志摩的一生,可以看作五四那一代学人的人生缩影。他们学贯中西,在他们的身上既有东方式才子的温润,又融汇了西方式的绅士风度。徐志摩的诗文,清晰地勾勒出20世纪20年代中外文人间交游的广阔天地。他不仅与罗素、曼殊斐尔、泰戈尔、赛珍珠等外国作家建立了友谊,还是新月沙龙的组织者,与梁启超、胡适、蒋百里、周作人、张君劢等人成为忘年交,与吴宓、郁达夫、梁实秋、杨振声、王统照、陈西滢、叶公超、梁遇春、蹇先艾等同辈交游甚欢,并与林徽因、陆小曼、凌叔华、苏雪林、冰心等民国名媛,有不同程度的交集。同时,他还不忘提携后辈,不仅对沈从文有提携之恩,赵家璧、卞之琳、陈梦家、何家槐、许君远、赵景深等都在他的启蒙下,走上文学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购创意写作指南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