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多的筹备,由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主办的原创大展“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也是迄今为止首个最大规模的清代广钟专题展,在11月29日开幕,展期至2025年4月6日。
此次展览共展出广钟精品及相关文物和展品110余件。展览得到了故宫博物院、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颐和园管理处、广州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
展览分为“时间的刻度”“时间的艺术”“时间的温度”三大部分,通过精品文物、历史档案、各类广作工艺品和丰富的多媒体数字展项,从“工匠精神”“中国智造”和“文明交流互鉴”三个维度,全面展现清代广钟的多元面向和当代价值。
第一部分“时间的刻度”:溯源中国计时仪器发展的历史,梳理从西方传教士的钟表外交到康乾盛世的自鸣钟贸易,再到钟表在中国社会生活中逐步普及的过程,展示广钟兴起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和广州工匠的创造精神。
第二部分“时间的艺术”:从木质钟、铜质钟、珐琅钟和机械构造四个方面详细解读广钟中西合璧、绚丽精致的风格特征和特色技艺。重点展示广钟制作所包含的广珐琅、錾刻、镶嵌、螺钿和玻璃等装饰工艺和复杂且精细的机械构造。
第三部分“时间的温度”:主要总结我馆在开展钟表保护修复、工艺研究、数字化重建与活化利用等方面的成果以及当代广东钟表制作行业对于广钟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体现时间长河中文化传承的温度。
展览以宏观叙事和个人视角相结合的叙事方式,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利用AI互动技术,搭建互动场景“潘淳的作坊”,打造沉浸式融合投影项目“时钟幻境”,3DMapping投影项目“广钟的机械构造”以及“时光秘密——广钟拼装”等互动游戏和现代装置作品,营造展览整体氛围上的“科技感”和“流动性”,凸显清代广东匠人的创造能力和“中国智造”的精微巧妙,使传统的广钟技艺变得可观、可听、可触、可感、可玩,为观众带来多维度观展体验,使得观众在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中体验时光的永恒,体会广钟跨越时空的魅力。
部分重点文物及展品说明
“广钟”是清代广州制造机械钟表的简称,因产地广州得名。它是清代中国自主制造的能够精确标示时间且工艺复杂、装饰华丽的机械时钟。广钟是计时工具,是高级工艺品,也是融合当时中西方前沿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因此具有丰富的本体意涵、时代意义与文明表征。
18世纪 铜镀金嵌料石升降塔钟 故宫博物院藏
此钟为英国制作,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粤海关献给乾隆帝的生日礼物。钟体为铜镀金升降塔式,弦满开动后,二至五层塔身会随着《茉莉花》的音乐声逐层升起,廊下的仪仗队同时沿着塔身行进,水法、转花转动。塔身升到固定高度后停止,音乐也随之停止。再开动,乐声重起,塔身逐层下降至最低位置。这件钟从造型到音乐设置都充满浓厚的中国风情。
19世纪 金漆木楼座鸟音笼表 故宫博物院藏
此钟为瑞士制作,以鸟笼为造型,也是为了迎合清代宫廷的养鸟习惯。鸟笼底座内放置音乐及鸟鸣机械装置,白珐琅表盘设在底座的正面。鸟笼内的景观有山石、树桩和水池,山石和树桩上各立有一只鸟,池畔栖息有两只鸟。上弦开动后,音乐响起,四只鸟在转头的同时张嘴鸣叫,抖动翅膀和尾部。
清 木楼嵌螺钿钟 故宫博物院藏
木楼钟是木质广钟的常见造型,此钟为紫檀木楼式,正面嵌螺钿花纹,有葫芦、团寿、葡萄、梅竹等图案,寓意多子、多福、多寿。钟盘上方有景观,设三券门,中间门楣上书“圣寿无疆”,左、右门楣门上分别书写“尧天”“舜日”。中门内立寿星,寿星一手持杖,一手托佛手。门外两侧分立两人,各牵一象,象背负瓶及插花。当活动机械开动时,寿星持杖的手臂上下移动,门外两人摆动手臂。
铜镀金壁镜表
镜表钟体为铜镀金长方形玻璃挂镜,表盘镶嵌在镜框上部,机芯是一件非常精巧的怀表机芯,是座钟向怀表过渡时期的产物。机芯下方有花体英文“Martin”(马丁)及“London 808”等字样,是英国进口的怀表机芯,这说明当时广州钟表在由纯粹的进口向独立研发的过程中,不乏中西结合的“拼装模式”。
清 掐丝珐琅转鸭荷花缸钟 故宫博物院藏
此钟是由清宫造办处工匠用广州制作的掐丝珐琅缸和法国的奏乐机械系统装配而成。钟体为荷花缸造型,缸腹部满饰花蝶纹,腹部正面装表盘,缸中布置荷塘景观,其中三朵荷花可开合,花心中分别端坐西王母、持桃童子、持桃仙猿。上弦启动后,音乐响起,荷花花瓣张开,露出花心中西王母、童子、仙猿,西王母稳坐不动,童子、白猿跪拜呈献桃状。
编辑|弓言寺
图片|广东省博物馆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