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进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增强各有关单位协同作战能力,提升光明区灾害应急能力,11月28日下午,光明区进行了一场“硬核”的综合实战应急演练。演练由应急响应--现场处置与救援--信息发布--总结评估四个部分组成,各环节紧密相连,凸显实战性和应急性。
本次演练高度还原临灾环境,通过模拟光明区马田街道发生突发灾害,造成周边地区滑坡,道路、电力、供水等生命线工程破坏,部分人员受困等场景。演练采用“1+6”模式,即在光明区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中心设立1个区级应急指挥部,分别在6个街道设置受灾场景,展示自救互救、道路疏通、房屋损坏及人员搜救、滑坡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地铁沿线地面塌陷、避难场所开放及人员安置等多场景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过程中,区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同步组织各街道开展应急处置救援工作。随着总指挥“演练开始”的命令下达,抢险救援组、群众安置与物资保障组、医疗卫生组、治安管理组、交通运输组、基础设施保障组、舆情应对与宣传组、涉外与涉港澳台工作组、专家组迅速响应,各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医疗救助,人员搜救与破拆,线路抢修,道路除障,人员避难转移安置,滑坡先期处置,无人机搜救投放等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展现了各队伍间的协同联动和应急救援能力。
演练过程中,各种抢险救援“黑科技”精彩亮相。比如,在滑坡搜救场景时,技术人员携带放线仪器、全站仪、RTK等设备,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滑坡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划定隐患范围、危险区域,并提出相应应急处置措施,为指挥部研判地质灾害隐患变化和处置提供重要依据,充分体现了“技防+人防”的高效联动效果。此外,在“房屋损坏及人员搜救”模拟场景中,救援人员使用生命探测仪探测,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采用冲击钻、凿岩机等破拆救援,被困人员顺利脱困。
演练结束后,专家团队对本次实战演练进行点评分析,高度认可了此次演练的科学和规范性,提出下一步要充分利用科技新技术,赋能演练新模式,加大科技化应急救援能力,提高救援效率,精准施策。演练总指挥总结复盘、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做到早准备、早发现,早落实,争分夺秒提前预警预报前置时间,给受灾群众多争取逃生反应时间;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把“防御”打扎实,才能更好地“救助”。三是在救援黄金期,保障交通、电力、通讯等生命线工程的实时运作,确保救援及时高效。
光明区指挥部办公室、光明区应急管理局、新湖街道办事处、光明街道办事处、马田街道办事处、玉塘街道办事处、公明街道办事处、凤凰街道办事处等16个相关单位参与了此次演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