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间的,是九千年前人类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声。那时风动,此时心动。”这是《如果国宝会说话》之贾湖骨笛的缱绻诉说。海阳大秧歌、潍坊风筝、聊城杂技、孔府菜烹饪技艺、柳子戏、扁鹊脉学诊法、螳螂拳、费县手绣、彩印花布、章丘大葱栽培技艺……这是《非遗里的中国》之山东篇的烟火表达。

在国宝和非遗中,可以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读懂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打开“何以中国”的幸福之门。而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就是文化“两创”。

锣鼓声铿锵有力节奏感十足、彩扇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乐大夫”手执甩子舞步灵动,箍漏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猪八戒背媳妇、赶毛驴、跑旱船的,诙谐幽默、生动有趣……600多岁的海阳大秧歌,让普通百姓对于生命、生活、幸福与热爱更加具象起来。如果说根植和美乡村沃壤给了海阳大秧歌以长盛不衰的源动力,创新则给了海阳大秧歌以生生不息的新动能。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海阳大秧歌从村庄走向城市,从传统节日走向婚礼现场,从民间走向舞台,文化“两创”功不可没。今年10月6日,带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国家级非遗海阳大秧歌团队共30余人前往瑞金,冲刺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海阳市文联主席申海涛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锣鼓是我们的乡音,秧歌是我们的胎记。作品入围山花奖,是一代代秧歌人用热爱和执着守护海阳大秧歌600年的结果,最打动人心的不是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而是刻在骨子里的秧歌情。”

“乡音”“胎记”“热爱”“执着”“秧歌情”,一个个关键词,藏着“守”与“变”的辩证法。它告诉我们,“守”好根和魂,用好守正创新之“变”,民间艺术也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再看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莫急!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到,电影《只此青绿》,再到交响音乐会《只此青绿》,一大批创作者以文化“两创”之笔,打破了时空与文化壁垒,让我们看到:一幅《千里江山图》,不只有山水之美,也藏着人间烟火,更藏着生生不息的中国自信和中国精神。

要说“人间烟火”,民间艺术里有,山水画长卷里有,“衣食住行”排在首位的“衣”更有发言权。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汉服作为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承载着千年文化传承和民族自豪感。“汉服+”,是《中国汉服之夜》的创作理念,尊重汉服文化,但兼顾创新表达,让千年服章真正穿越古今,焕发新的生命力。汉服+戏歌+现代舞+AI影像,歌手戴荃和舞者身着汉服,带来了一首融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新版《悟空》。

何为《中国汉服之夜》?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融媒体盛典《中国汉服之夜》启动仪式在山东烟台举行。沉浸式国风舞台以“锦绣华裳·烟台韵,链接世界·织古今”为设计理念,融合民乐、舞蹈、国风秀、AI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彰显跨越千年、风华绝代的汉服之美。

知名传统文化传播者小一姐姐和来自祖国各地的数十位青年,演绎了一场题为《何以汉服》的精彩走秀。同为汉服爱好者的总台主持人刘欣、苗霖,以英、中双语的方式介绍了汉服的种类和形制,襦、领、袖、襕……汉服的细节之美,在一针一线间尽显,辅以箜篌演奏家石璟的配乐,“绘制”出一幅生生不息的“中华锦绣图”。

一幅生生不息的“大秧歌进城图”“千里江山图”“中华锦绣图”,汇聚成新时代“何以中国”的幸福生活。

(作者: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