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6年,有一位特殊的劳动模范,参加了北京的一场生产者代表大会,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开文,可能很多人对这个老人家非常陌生,但是李开文不仅是一个老革命战士,连毛主席都称他为老班长,他在红军长征途中帮助了很多同志,挽救了很多战士的生命,毛主席也对他非常敬重,那么这个老革命战士都经历了些什么呢?他和毛主席又有哪些故事呢?
李开文出生于1897年,当时的大清已经走向末路,由于当朝统治者的软弱无能,中华民族被外族欺凌,李开文看到这一幕深感痛心,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及革命思想的传播,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站了起来,他们开始传播自由思想,以复兴中国为目标,李开文也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青年男子。后来,红色思想传遍大江南北,李开文也受到了红色思想的影响,于是在1929年,他选择加入红军队伍,成为一名红军战士,虽然当时他已经31岁了,但还是选择了参加革命。
其实早在他加入革命队伍之前,他就已经帮助红军很多忙了,虽然当时他只是一个赤卫队员,但是却一直有意愿想要加入红军队伍,只是由于众多原因,导致他迟迟没有入伍,一直到1929年,团长将他从队伍里面挑选出来,送到了25军,这才使他正式成为一名红军队员。在没有加入红军队伍之前,李开文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乡,直到那一年,他告别了生活31年的家乡,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李开文在队伍中担任的是担架队的班长,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革命军去发动了第四次“围剿”,李开文所在的大别山队伍受到了围剿,于是上级命令队伍紧急撤离,李开文也接到了命令,随后,他立刻下令,所有战士紧急收拾行李,马上撤离,期间撤退队伍从他家路过前,他甚至忍住了对自己的老婆和两个儿子的思念,没有与他们相见。
大别山突围战非常惨烈,可以说是靠红军战士生命铺开的一条血路,虽然李开文是担架班,不用在前线上阵杀敌,但是只要听到枪响,他就要去前线救助受伤的战友,对于他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只有跟时间赛跑,才能尽可能拯救每一个伤员。
经过数十天的突围战斗,在红军战士的努力下,大别山突围战成功获胜,这是一场非常惨烈的战斗,李开文和他的担架班的队友在这场战斗里也发挥了很大作用,经过几千里的奔袭,最终,他们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李开文非常高兴,这是他参加队伍来打的第一场胜仗,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场战役,正当李开文兴高采烈之时,他却被远处投放了一颗炸弹炸倒了,这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机所投,李开文直接被炸开的泥土掩埋,当队伍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在泥土里埋了很久,战友们都以为他已经牺牲了,但是李开文却出奇的活了下来,随后,他被送往了医院,虽然他侥幸活了下来但是却受了很重的伤。
为了照顾李开文的伤势,组织上决定将他安排到炊事班,虽然李开文没能继续留在前线,但是他依旧在红军队伍中,1935年,长征途中的红军过草地期间,许多战士忍受着饥饿和疲劳行走,李开文看到之后,于心不忍,他下定决心,要给战士们补给营养,每天的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凌晨2点他就起床做饭,3点就把饭做好了,随后继续跟着队伍前进。食物吃光了,他就将队伍的战马杀掉,给战士们做肉,肉吃光了,他就去给战士们挖野菜,总之,凡是有食物,李开文都会给战士们留着。
红军长征结束后,李开文被派到了延安,最开始他是负责给陈云,徐特立等领导担任厨师,到了1940年,李开文被派去给毛主席做饭,负责毛主席的一日三餐,对于李开文来说,这是无比的荣幸。为了给毛主席提供最好的食物,李开文每天都会看守好食材,防止食物不新鲜,每顿饭做好之后,他都会率先尝尝,这是为了毛主席的安全着想。
1948年,李开文已经51岁了,但是他还是接受组织的安排去学校学习,在临行之前,他还依依不舍,握着毛主席的手说了很久。1949年,他结束了学业。按照上级的安排,他原本是要被调到其他地方做厂长,但是李开文却拒绝了,他向上级提出申请,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对于李开文来说,外面的糖再甜,也没有家里的甜。之后,李开文就很久都没有见过毛主席,一直在家乡基层工作着。
一直到1956年,全国举办劳动模范选举,李开文才再次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看到李开文之后非常高兴,看到李开文穿着单薄的衣服,毛主席还问到:“老班长,你怎么穿的这么少呀?”,李开文忙说自己不冷,毛主席则让警卫员给李开文买了一件皮衣和皮鞋。久别重逢的二人那天聊了很多。
之后的几十年里,李开文一直都在基层工作,他去世于1992年,他的一生非常朴素,他是老一辈革命者的代表人物,他身上的那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平凡的岗位依旧能够坚守自我,这才是最宝贵的品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