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一致决定,委任刘伯承担任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刘伯承接到委任状后,没有露出半点喜色,反而脸色沉重,沉默了很久。最终,刘伯承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给毛主席的第二封信,信中明确要求退休,辞去职务。刘伯承一向爱国爱民,敬岗敬业,为何会给毛主席写第二封信要求退休呢?他给毛主席写的第一封信又是什么呢?
每一个革命英雄心中都必有大志,刘伯承15岁时曾立志:解救中国同胞!
19岁的他毅然参了军,走在了光明和正义的大道上。
革命成功多年后,年近六旬的刘伯承收到了中共中央的征求,问他是否愿意进京担任总参谋长。面对如此重任,刘伯承回信拒绝了,因为他有一个多年梦想:创办一所军事学校,传授自己一生的才华,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军事人才!
刘伯承自小就进私塾学习,饱读四书五经,后来接受了四五年的新式教育,也算是小有文化之人。他参军后凭着自己的学识考上了政府开办的学堂,学习了各门近代军事课程,熟读了古代多本经典名著和兵书。经过10个月的努力学习,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学校小有名气的他,一毕业就被提升为司务长,然后升为排长,再连升为连长。
刘伯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足智多谋的他又先后被任命为参谋长,总参谋长和司令员等职位。30多年来他参加的抗战中,他都会细致的分析战时的状况,然后给予正确的指导,立下了不少丰功伟绩。其中有两场伏击战是最为经典的,一直为世人所传颂。
一场是1937的娘子关战役。当时由于敌我悬殊太大,我军的装备太差,一度败给了日军。刘伯承不愿撤退,他明白现在最重要的是补充军队的物资。当时日军要继续进攻,刘伯承算准了其必经之路是七恒村,决定在七恒村给日军来一个伏击战。
果然,他的预测没有错,我军按他的指示据地形做好了埋伏,就等着探路的敌人送上门来。后来敌人踏过来,我军就一顿猛烈进攻,一举将敌军歼灭。当场缴获的军火弹药共计几十箱,马匹也有几十只,解决了我军物资短缺的困难,为后面的抗战胜利打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一场是神头岭战役。刘伯承赢得这次战役,争分夺秒的研究战术,他指导我军大部队先将神头岭三面包围,做好埋伏,只留下一个缺口。然后他再安排我军小部队突击黎城,等日军经过神头岭去黎城救援的时候,把日军围起来打了个片甲不留,当时歼灭的敌军有一千五百多名,对日军造成了重创。刘伯承自身作战的经历让他深深的感悟到:作战的胜利需要有勇有谋。
其实1926年刘伯承曾经在四川短暂的办过军政学校,由但于革命部队迁移,无法继续。1927年刘伯承在江西组织南义起义失败后,也曾想通过创办军校重振军心,但未有条件实施下去。后来刘伯承决定到苏联去留学,提升自我的能力,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
三年后,刘伯承在外国的步兵学校和军事学校深造回来,担任了红军学校校长。后来在长征途中,刘伯承除了担任总参谋长,还主动担任了红四军和红二军红军大学校长,并同时兼任中央红军大学副校长,一边革命同时,一边治理军队。如今抗战成功了,天时地利人和,刘伯承觉得应该更加主张创建正规军校。
于是刘伯承拒绝了中共中央回京当参谋长的好意后,又郑重的中共中央写了一信,信中大意是:“战争结束了,国家应该设立一所军事学校,我希望能由我负责办理。由于我年事已大,需要辞去一切军事长官的职务,才能致力于开展教育工作。”
毛主席看了刘伯承的来信,对党国有这样不重权贵的英雄儿女感到欣慰,同时他也十分重视刘伯承的建议。毛主席马上在中共中央提出了议程,对此事进行了多次的商议,参与的人有周总理,朱老总等。三个月后,中共中央一致通过了建立军校的决定,同时他们也认为刘伯承是最佳的创办人选,随后立即给刘伯承发出了邀请的电报 。
刘伯承耐心地等待着,他觉得这一切都不会太遥远了,多年的梦想很快就要实现了。刘伯承终于盼来了毛主席的急电,上面写着:“请速来京共商筹建军校要事,周总理,朱老总和我,等你来。”
位刘伯承看了电报激动万分,马上将工作安排好,然后迫不及待地飞往北京,与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人会面了。在展开同意创办军事学校的会议上,刘伯承这一位集军事理论家和教育家于一身的有才将士,再一次强调了创办军校是历史的抉择,创建正规的现化代军事学校更是历史的使命。身经百战的他一再表示这是他的梦想,他愿意担负起这项重任,必然不会辜负众望。他的决心获得了全体军官热烈的掌声,大家对他都是信心满满的。
后来军校建设的筹备期间,刘伯承收到周总理特意邀请的电报,他马上飞到中南海与周总理一起专心研究。这一次刘伯承还提出了自己的顾虑,因为现在建立的是一所前所未有的正规的军校,原来办红军学校比较容易驾驭,现在单凭他自己一人的力量,他未必能把现代化军队搞好,所以他提出需要几个好助手。
没想到周总理马上就告诉他一个好消息,毛主席已经专门为此事聘请了一批外国有经验的军人当顾问,帮助他开展学校的工作。这实在是莫大的支持,刘伯承的顾虑打消了,顿时感到信心百倍,他又继续与周总理研究了军校筹建工作的具体事宜,比如校名、校址还有干部问题等等,他们还信心满满的展望着将来还要开办海军和空军,两人的心情无比的兴奋。
不知不觉,商议了很久。夜深了,刘伯承才离开,临走前他非常感激地握着周总理的手道别:“周总理,实在太感谢你了!”此时周总理眼里满是信任和关切,“小刘,你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吧!“周总理亲自把刘伯承送出了门口。
干劲十足的刘伯承回到住所后,没有休息,而是继续与筹委会的同志起草了创建军事学院的意见书。接下来的几个夜晚,他带着这份根据周总理谈话精神起草的意见书,向周总理和朱老总等人进行汇报,并详细地解说了具体规划的事宜。
周总理对此高度重视,他对当中大部份刘伯承设定的方案表示同意,但他也会对部份方案做出修改和补充意见,并亲自书写到意见书上。在周总理,朱老总和刘伯承三人的努力下,建设军事学院的设计蓝图就这样快马加鞭地完成了。
这份设计蓝图经毛主席批自审阅,得到了高度的评价,三天后也通过了中共中央的批准。刘伯承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投入到学校筹建的新阶段。随后军事学院终于成立了,圆了刘伯承多年的梦想,他很感谢毛主席,是毛主席让他梦想成真了。但这仅仅只是开始,梦想还在继续。
刘伯承为了将军事学院创办好,开始日夜不停地工作。他不仅要编写校条令、制军语,还要上课,而且他还决定亲自编写一套军事教材,参考俄国的军事著作。这是一项学问的大工程,光是翻译,就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遇到不会的俄文,刘伯承愿意慢慢查找字典学习,甚至不耻下问的向学校的俄国顾问请教。
在著作翻译后,他还要自己重新组织和编写适合国情的军事教材。经历过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呕心沥血的巨作终于问世了,为军事的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六年多来,刘伯承默默地无私奉献着,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军校的创办,为解放军的发展与壮大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干部,他果然是不负众望的。
战后残衰多病的刘伯承,工作起来却仍如战争时期一样拼命,因此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了。他已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像一部残旧的小车,很难运作,头部胀痛晕眩是常事,眼痛眼花且流泪不止。刘伯承的妻子看到累垮的他,很是心痛,好不容易地劝服他到上海去疗养。在那里医生给刘伯承检查出很多的身体问题,他开始担心自己不能继续下去了。
尽管如此,不久后刘伯承还参与了筹划分校建院的工作。再后来,刘伯承收到了中央军委的任命,任命他为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也就在这个时候,刘伯承再一次写信给毛主席。这一次,刘伯承真的想退休了。如果他不是在信上亲自描述,没有人能体会到他身体上的煎熬。刘伯承愧疚自己无法再胜任现有工作,更无法接受新的任命。在信中他申请辞去所有官职,静心养病,他还表示希望在自己病情痊愈后,继续回机关部门工作,再为国家服务。
毛主席看了刘伯承的来信,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痛苦,马上批示同意他的申请。毛主席还回了信关切的问候刘伯承的病情,还叮嘱他好好养病,不要着急工作的事,都会妥当安排的。
刘伯承再一次感谢毛主席对他的关怀与照顾,他把毛主席的回信好好地珍藏了起来。对于刘伯承的离职,军校的数千名教员都依依不舍,在迎接新任院长的会议上,大家含着泪听着对他的欢送致辞,肃然起敬。
后来叶剑英来军事学院视察,他发表讲话时,一再赞扬了刘伯承在战斗中一往无前,不畏牺牲。刘伯承英雄的形象又再次鲜活了起来,鼓舞着每一位莘莘学子。而刘伯承既是抗日的英雄,也是大家心中的楷模,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