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是保障珠海、澳门等大湾区城市群供水安全的重要举措。水利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已连续顺利实施20年,累计调度补水756亿立方米。优质足量的淡水,不仅有效压制了珠江河口咸潮,也为大湾区城市群供水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河口咸潮,又称咸潮上溯、海水入侵,是河口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粤港澳大湾区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交错,潮水常常往复涨落,导致咸潮上溯复杂多变。尤其是每年10月份至次年3月份的枯水期,由于上游河道径流小,河道取水口附近含氯度极易超标,严重时会威胁到大湾区城乡居民用水安全。通俗来讲,“压咸补淡”就是通过科学调度上游水库群,补充河道淡水径流量,从而压制咸潮上溯,为当地供水系统创造抽取淡水的有利条件。

流域区域的水资源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布局和水利工程条件,决定了增加河道径流是当前应对咸潮的最有效手段。

“压咸补淡”调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大湾区城市群供水安全,水利部门站在整个流域层面,统筹实施“压咸补淡”。20年来,西江龙滩水电站、大藤峡水利枢纽、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构建了流域当地、近地、远地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供水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也保障了咸潮期间有足够的优质原水供应。目前,珠海对澳门供水能力已由原先每天20万立方米提升至每天70万立方米。

也要看到,保障大湾区城市群供水安全还面临一系列新挑战。从极端天气风险看,近年来,颠覆传统认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水旱灾害趋多趋频趋强趋广;从高质量发展要求看,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纵深推进,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逐步放大,与之相匹配的城市群供水保障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持续做好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至关重要。

水利部门要坚持节水优先方针,进一步加强大湾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推进节水产业化和产业节水化。科学谋划流域、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加快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提高城乡供水能力。随着纳入联合调度工程数量的增加、调度目标的综合、调度时段的延长,水工程联合调度决策难度、复杂程度也越来越大。各级水利部门特别是流域管理机构要统筹各方用水需求,坚持全流域一盘棋,持续推进流域统一调度。加快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发挥水工程联合调度综合效益,筑牢大湾区供水保障防线,更好增进大湾区民生福祉。(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吉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