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打响之后,辽沈战役节节推进,我军一直占据主导权,与此同时刘邓大军也在定陶频频告捷,粟裕将军在苏中地区犹如常山赵子龙一般七进七出,当时各个战区均有丰硕战果,唯独晋察冀军区败仗连连,在各大军区战绩中排在倒数第一。众所周知,晋察冀在抗战时期是最强大的军区,而时任晋察冀军区的司令聂帅也是位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将领,面对晋察冀军区差强人意的表现,毛主席心急如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晋察冀地区有国民党的三股兵力,分别是阎锡山、孙连仲和傅作义,加一起的兵力达43万人,因此中央军委制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晋察冀军区的任务就是夺取北线的“三路四城”。这其中不但包括中原地区三条至关重要的铁路线,同时还有晋察冀四座重要的大城市,我军如果顺利占领“三路四城”,华北局势必然掌握在我军手中。

根据国民党三股兵力的实力分析,阎锡山和孙连仲的军队实力并不强,唯一让我军忌惮的就是傅作义,在开战前毛主席特意叮嘱聂帅:“不要调动北线主力,不要惊动傅作义”,为了安全起见,毛主席又提醒聂帅“派人至傅作义处妥为联络”,此举就是想随时了解傅作义的动向,方便我军“避重就轻”以名和傅作义发生正面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军之所以忌惮傅作义,是他的手里掌握堪比国民党嫡系部队的精兵,当年美军顾问参观傅作义的35军时,称赞他们是“中国最好的一个军,甚至比五大主力还要强”。且不说傅作义手里的精兵良将,单是400台道奇大卡车就能以极快的速度扭转战局,而我军想要攻打的石家庄、保定、大同、太原虽然不在傅作义的管辖区,但也是他的周边,因此毛主席建议不要打大同,避免打草惊蛇。

但聂帅认为大同虽然危险,但兵力最弱,当时蒋介石要应付全国的战局,必然对阎锡山爱莫能助,拿下大同之后晋察冀军区与晋绥军区联合作战,这样就使中原地区连成一片,可以投入更多兵力在平汉线作战。这个战略部署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傅作义能否派兵支援问题,但聂帅考虑傅作义轻易不会用自己辛苦培养出来的兵力去“免费”帮别人,作壁上观的可能性极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军阀的思维角度考虑,这种可能性确实很大,毕竟这些军阀都不想做赔本买卖,因此先攻打大同的战术率先开始。然而让我军没想到的是,傅作义控制住了我军派出的监视其动向之人,与此同时蒋介石还为傅作义画了一张大饼,承诺:只要能守住大同,从此大同归傅作义所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于是傅作义出乎所有人意料采用了“围魏救赵”的战术。

傅作义北路进攻集宁,南路进攻凉城,中路进攻卓资山,由于他那边情报严密控制,我军这边不知道他派出的哪一路军是主力,因此我军的战术计划被打乱,在匆忙应战之中才知道傅作义南路佯攻,他的最终目标是集宁,他笃定集宁一旦失守,聂帅必然派兵回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的400台道奇大卡车在此时高度发挥出了部队的机动性,不但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而且让我军陷入走投无路、求救无门的境地。接下来就是历史中发生的难忘一幕:晋察冀军区在绥远战役中伤亡惨重而败北,之后又在大同集宁战役、承德保卫战、张家口保卫战中连败,毛主席得知后心急如焚,他急电聂帅让他多多借鉴陈赓的打法。

陈赓将军在战争中经常不拘一格,以灵活的战术出奇制胜:陈赓将军在对阵胡宗南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集中兵力打出了漂亮的歼灭战,同时也是因为他用兵灵活而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另外陈赓将军的战前情报工作做得非常完善,所以他在战场上能做到知已知彼而百战不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察冀军区这次惨败严重影响了军队士气,很多将士都出现了暴躁情绪,朱老总此时也是万分焦急,因此他亲自到晋察冀军区调查情况、安抚军心。在晋察冀军区会议上,朱老总提出集中兵力才能打出歼灭战的战术精髓,同时他也总结出了晋察冀军区吃败仗的其他原因:盲目削减军队等于自毁战斗力、盲目轻敌而导致傅作义趁虚而入。会后朱老总想留在晋察冀军区亲自坐镇,但毛主席出于安全考虑最终派杨得志担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