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矮凳、一副眼镜、一把择笔刀,一坐就是40多年——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宣笔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文年的真实写照。
“制笔最重要的是要静得下心来。”提起制笔,张文年侃侃而谈。坚持和传承,是他在交流中提及次数最多的词语。
张文年在小心翼翼地修笔。张琪琪供图
择一事终一生
进入宣城市宣州区溪口镇,沿着一条静谧的小巷一路前行,不一会儿,一座古朴小院映入眼帘,这里便是安徽宣州宣笔厂。
沿着长廊再往里进,70多平方米的制笔车间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毛笔和制作毛笔的原材料,张文年正就着一碗水胶,在小心翼翼地修笔。
“你看,像这种顶上没‘锋’的毛都要去掉。”说话间,只见他紧握笔杆,用力蘸入水胶,待笔头充分浸湿后,反复揉搓脱胶至干湿适中。随后,左手持笔,右手执刀,一根根挑出断了“锋”的笔头。这便是“千万毛中拣一毫”,既十分考验眼力,又极其需要耐心。
关于毛笔起源,有说是“虞舜造笔,以漆书于方简”,亦有说是“蒙恬始造”。而在张文年记忆里关于毛笔的一切,则始于他的父亲张苏。
“小时候放学后,我经常在父亲的笔厂里写作业。写一阵子,就抬头看一会儿父亲做笔。”在张文年的回忆中,父亲张苏的一生始终围绕着制笔,几十年来,风雨无阻。
在父亲的熏陶下,15岁那年,张文年走上了制笔之路,琢磨起做笔的门道。
宣笔的制作并不容易。一支合格的宣笔背后是六大工序100多个繁琐的环节,选料、水盆、装套、修笔、刻字……每道工序都不能有丝毫马虎。
“一支好毛笔,讲究‘四德’,即:尖、圆、齐、健。”当张文年系统学习了制笔技艺之后,更是懂得了这是一场对时间、体力和耐性的全面考验。他说,要想满足“四德”标准,每一个步骤都需力求极致。
一人,一灯,一案,一笔,这样精细到甚至枯燥的工作,今年57岁的张文年一坚持,就坚持了42年。
毛笔。张琪琪供图
守一技绘传承
“宣笔制作技艺的传承不仅仅是一门手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张文年如是说。为了不让这门技艺失传,张文年发动家人,先后拉着妻子、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一起学习宣笔的制作技艺。
“宣笔技艺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张文年深知,只有不断注入活力,才能让宣笔技艺的“绝活”焕发新生。于是,他开始对宣笔产品进行改革,相继开发出中高档礼品套笔、书画专用笔等。
时光依旧荏苒,岁月终不辜负。在张文年的苦心经营下,如今宣州宣笔的品种已扩大到近三百种,年产量3万—4万支。厂内制作的高级书画笔,除供应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等书画店和二十多个省市外,还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地,成为书画学者眼中的“香饽饽”。
但张文年却没有止步于此。在传承古老技艺、守住文化根脉的同时,他始终不停地在思考,如何让更多人认识宣笔、爱上宣笔。
这些年,张文年不放过每一个推广宣笔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类展会,不断向外界展示宣笔的制作技艺,从“全国非遗展”“全国文博会”到“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宣笔在张文年的手中一步步走上了国内乃至国际的“大舞台”。
“秋毫虽轻,不容一丝马虎,在他手里坚守的是制笔人的千年重任。笔匠虽小,不移守护之心,在他眼中接续的是中国人的文化大道。”2024年11月,张文年入选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面对这份荣誉,张文年只是坦然一笑。
“这份荣誉对我来说,是一种鼓舞,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制作宣笔的决心。接下来,我会继续挖掘传统技艺,打造出更多文创产品,让我们的宣笔走向世界各地,书写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对于宣笔的未来,张文年充满期待。(张琪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