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模拟的居家空间,每张护理床上都躺着一个假人模特,大家站成一圈,把假人围在中间开始换衣服、翻身、吸氧、清洁……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这间培训室,是养老护理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练习场地”。28岁的王程是这个工作室的负责人,他也是全市首个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落户的养老护理员。
在创新杨浦,养老行业也不“老”,老人的需求不断更新,年轻的“王程们”正在成长为行业“领头雁”。人民城市新实践,杨浦如何让更多“朝阳”托起“夕阳”?
“随时准备好给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吸气的时候,慢慢地呼吸,心里默数两秒,一、二……”轻声细语,忙而不乱。面对78岁、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李奶奶”,“上门服务”的护理员小王,耐心地进行心理安抚,并帮助她尝试呼吸训练。
日前,2024年杨浦区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在上海理工科技园举行,全区67家养老机构、百余位护理员参与角逐。本次竞赛分为初赛、复赛两轮,设置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机构带教老师竞赛、养老护理员实习生操作竞赛三个板块。初赛结束后,9名选手脱颖而出,闯入复赛。
技能竞赛考题年年更新
复赛采用场景模拟考核的方式,除专业技术以外,复赛还考验选手的临场应变能力。进行呼吸训练时,“李奶奶”会突然向选手诉说内心寂寞、想念儿女等情绪,还会在聊天中说出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如爱吃甜食、咸菜等。这些,都需要选手做出现场反应。来自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护理员罗思哲直接编了一串顺口溜,“瓜果蔬菜要多吃,甜食咸菜尽量少,不开心就跟我说,我带您去种花草。”罗思哲说,“我想通过这样趣味性的方式,让老人牢记这些注意事项,改善饮食。”
放眼杨浦,在养老护理人才年轻化、专业化的大趋势下,技能竞赛的考题也在年年更新。不同于往年注重老人身体护理的竞赛内容,如帮助老人翻身、更衣等,今年赛场上出现的呼吸训练是一种康复训练,更常见于康复护理院而非养老机构。“以前我们倾向于考怎么教老人用轮椅、手杖,还有怎么进行床边身体护理等,但今天呼吸训练这一内容是新的,很多护理员甚至可能没有听说过,需要他们快速学习,快速适应。我们也会对选手们进行赛前强化培训。”2024年杨浦区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相关负责人王程表示,“借助竞赛考题的刷新,我们希望传递一个信息:养老行业是日新月异的,时刻会出现新操作、新技术,需要从业者积极学习,随时准备好给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希望在家中、社区、机构等都能获得专业的养老护理服务。这对护理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是一种考验。
“当老人突然有情绪问题时,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做好安抚。比如她想她女儿了,我们可以安慰她,关心一下她的女儿是否最近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过来探望老人,或者帮助老人给女儿打个视频电话,让她们聊聊天,舒缓一下心情。”延吉街道养老院护理员方欢欢说。
成体系推进养老护理队伍建设
2021年实施拔尖技能人才扶持激励、护理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两个重要政策,通过从人才引进、户口落户、住房保障、技能奖补、荣誉激励等方面进行政策突破,成为全市首个成体系推进养老护理队伍建设的城区;
2023年,杨浦进一步围绕“引才”“留才”“育才”三条主线同步发力,制订《关于进一步推进杨浦区养老机构服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升级养老护理人才扶持框架体系;
今年,与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举办首届养老机构院长高级研修班、依托养老护理人才培育基地开展骨干培训班、与专业院校合作吸引年轻护理员来杨浦实习,成体系构建养老人才队伍……
当下,杨浦正以养老服务人才培育扶持作为提升全区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幸福养老”服务品牌。
年轻的“领头雁”,正在带队“高飞”
设有模拟的居家空间,每张护理床上都躺着一个假人模特,大家站成一圈,把假人围在中间开始换衣服、翻身、吸氧、清洁……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这间培训室,是养老护理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练习场地”。
王程,2018年进入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工作,从事过养老护理员、护理部管理、“数字化养老院”建设和运营工作、带教培训师,年纪轻轻就拿到了高级技师证书,也是全市第一个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落户的养老护理员。2023年,养老护理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后,他成了“大管家”,统筹“1+12”点位的课程、安排人员、现场讲课。
学无止境,护理工作与时俱进
“首先,湿润嘴唇,然后是口腔内的左外侧面、右外侧面、左上内侧面……”一早,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护理员们聚集在培训室里,凝神盯着几只口腔模型,模拟做老年口腔护理。棉球不容易夹住,28岁的王程站在一旁,认真教学,“夹住三分之一的位置,手别松。”
很多人认为,养老护理行业发展多年,已经“定型”,一线人员只需熟能生巧,而不用持续学习新知识。其实并非如此。
“我们一直在说,老人的护理需求是不断更新的,所以我们的护理工作就要与时俱进。就像前不久举行的2024年杨浦区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命题是协助老人进行呼吸训练,这通常是护理院的工作,一些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并不掌握,但随着养老机构老人们的诉求不断增多,养老护理员就必须学会这些技能。”王程说。
“十四五”以来,杨浦在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成为全市首个成体系推进养老护理队伍建设的城区。养老护理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依托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专业人才和场地资源,为院内院外的养老护理员开培训、办竞赛,力求培养更多专业化、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一年多的时间,除了带头的王程,还有张智萍、金晓娟、罗鑫、刘琼等一批“80后”“90后”养老护理员加入工作室。年轻的他们经验丰富、技术扎实,不少都具备院内培训的工作经验。为了把行业新知识送到更多养老护理员身边,他们想了很多办法,花式制作PPT课件、拍短视频,私底下琢磨了很多一线人员可能遗漏的知识点,还充分利用教学模具,激发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大家每天都在想,老人们需要什么,养老护理员们想学什么。备课是最难的。”工作室成员罗鑫笑着说。
触角延伸至社区,“送教上门”
除了在院内教学以外,工作室还延伸触角,在全区12个街道成立了12个工作站,为各社区的养老护理工作者“送教上门”。例如在新成立的大桥工作站,他们已连续开办3次培训,采用小班授课,学员来自街道辖区内的养老机构、第三方服务单位(如长护险护理员等)、社区等,有些老人家属也来旁听。课程内容涵盖老人预防噎食的理论知识,以及呛咳操作、协助老人进餐、帮助佩戴胃管、棉球口腔护理、预防和处置烫伤等。
“我们一般有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两方面,还会开展模拟实战和案例分析。像是怎么给老人防褥疮,怎么教老人使用辅具,甚至怎么和老人沟通交流,其实要学的内容很多。”王程告诉记者,“有的养老护理员会把日常服务中的困惑告诉我们,我们就把它作为下一节课的授课内容。”
今年,工作室的培训活动已覆盖全区12个街道,累计带教1800余人次,助力杨浦区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孵化,持续提升杨浦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助力养老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经过培训,各机构选派的护理员在上海市和杨浦区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直以来,养老机构养老服务队伍都被贴着“三低三高”的标签:社会地位低、流动性高,收入待遇低、劳动强度高,学历水平低、平均年龄高。去年,杨浦区民政局把“培育优秀护理人才”写进《关于进一步推进杨浦区养老机构服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开展带教结对,以养老护理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抓手,持续为杨浦培育输出拔尖护理技能人才。
如今,养老护理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将打造属于杨浦的“养老护理工匠”服务品牌作为目标,多措并举,打通人才培育之路。除了工作室成员培训外,他们还邀请了行业内的专家进行授课,构建养老护理拔尖技能人才队伍。
在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养老护理人才市场上,“王程们”正在成长为行业“领头雁”。他们将创新理论与基层实践、带教培训相融合,把新知识、新技能带到全区的养老机构、社区,助推实现杨浦养老护理人才队伍的整体提升……“我们希望把更多优秀的技师等纳入团队,让我们的工作室更加专业化,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王程说。
编辑:张辰霏 奚宇轩
图片为资料图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