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生在水里头,毛主席在咱心里头;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忘了娘老子也忘不了你……”这是一首陕甘宁边区的民歌,唱的是延安百姓对毛主席的感佩与怀念之情。
作为一个西部的小城,延安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我军长征的重点,也是我国的革命圣地,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时刻。
作为带领我军革命队伍的领导人——毛主席,也在延安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对延安有着深厚的感情。
可饶是如此,从1947年随大部队撤离延安到1976年离世,这几十年间毛主席却从未再次踏足延安,这是为什么呢?
艰苦岁月酿深情
这一切都要从红军、毛主席与延安结缘开始说起。
1936年12月,毛主席完成一天的工作后,跟旁边的警卫员们说,你们这几天把东西收拾清点好,有的东西是借老乡的,要记得还。如果弄坏了的,要给他们赔偿,我们马上要搬家了。毛主席口中的“搬家”,要搬往的地方就是延安。
自此,毛主席与延安结下了不解之缘。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古称延州、肤施,强秦大汉在此崛起,隋唐霸业在此筑基,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
但由于黄土高原的风沙肆虐,自然灾害频发,19世纪三十年代的延安,不过是一个并不起眼,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最贫穷的那一类城市,城内连几个像样的建筑都没有。这样一座在经济、人口等方面都不占优势的城市,为什么会成为中央红军的落脚点,并在此建立了党中央呢?
这首先要得益于延安优越的地理位置。延安西面是山西,在当时日军大面积入侵我国国土的情况下,山西差不多已全境沦陷,而两地中间的黄河和吕梁山很好地挡住了日军西进的步伐;延安北面是广阔的毛乌素沙漠,恰好拦住了北方军阀傅作义;陕北多山川,有利于发挥我军机动灵活的战斗优势。
另一方面,刘志丹领导红军在陕北建立了根据地,有一定的革命基础,因此,将延安定为落脚之处,以便让在长征中损耗非常大的中央红军和党中央,有足够的时间来休养生息和寻机发展。
随着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机关进入延安,全国的爱国者和有志青年纷纷奔赴延安,投身革命。
但延安本身是一座贫瘠的小城,百姓们原来就住窑洞,吃小米,穿粗衣,过得很艰苦。陡然增加数万人口,光粮食供应就是个大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革命队伍和当地老百姓的矛盾。再加上国民党当局对延安的全面经济封锁,日军时不时飞来一顿狂轰滥炸,延安军民的生活举步维艰。
毛主席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发出了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缓解了当地经济紧张的局势。
他自己也要了一亩地,种上了西红柿和辣椒。通常,毛主席会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就像当地老农一样上地里忙上一会儿,他还经常会用自己种出来的蔬菜招待客人。
当地的百姓看到毛主席上地里忙活也不大惊小怪,因为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一向和农民们走得很近。他经常走到地头乡间和乡亲们交谈,问他们生活、生产的状况,问他们生活中的难题,还会给他们出主意。
一位苏联记者就曾见过这一景象。在他的镜头下,毛主席遇到了刚从地里回来的农民,乡亲们自然地和主席打招呼、拉家常,聊完就扛起铁锹子回家,相处起来很随意。
这样的毛主席,自然赢得了延安老百姓们的真心爱戴。
过年的时候,延安十里八乡的老乡们都会带着自己炸的糕点油馍,自己家酿的米酒送给毛主席,主席也会在枣园的小礼堂摆上几桌请老乡们吃饭。
在这样的艰苦而又温情的生活中,毛主席和延安的广大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为保全国撤离延安
到了1947年,经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延安的老百姓丰衣足食,小日子越过越好。
红军在这里悄然壮大,实力得到了保存和发展。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等诸多指引着中国前进的思想也在这里诞生。可以说,延安迎来了它的辉煌岁月。
但在奔往好日子路上一路高歌猛进的延安,前进的步伐却戛然而止。因为这一年春节期间,党中央做出了撤离延安的决定。
1947年的春节,毛主席照例和延安的老乡们在枣园摆了几桌饭一起过节。大家热热闹闹地吃着喝着,聊着越来越有盼头的生活。
但就是在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毛主席却缓缓地站起身,神情严肃地说:“党中央决定暂时撤离延安”。这句话无疑犹如一道惊雷,在大家心中搅起轩然大波。
其实这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基于当时的局势,从全盘出发做出的最有利于中国革命发展的决定。
1947年3月,为了摧毁中共中央机关,国民党集结了25万余人的军队意欲大举进攻延安。而当时我军在陕甘宁边区的军队只有不到3万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做出诱敌深入,暂时放弃延安,寻机歼敌的作战方针。
事实上,后来的作战成果也证明了当时中央决策的正确性。按照毛主席制定的“蘑菇战术”,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歼敌10000余人,牵制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保存了中共中央的核心力量,为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现在看来撤离延安的决定无疑是明智的,但当时在场的老百姓们却不能理解这个决定。从1937年至今,毛主席、首长们以及红军战士们在此奋斗了十来年,和当地百姓打成了一片,结下了亲人一般的情谊。现在突然说要离开,大家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在场的乡亲们激动地说道:“毛主席,您不要怕,敌人来了我们就跟他们拼命!”
“延安就是您的家,我们来保护您和延安!”
“您不能走,我们舍不得您!”
何止百姓们不理解,战士们也不理解,更不愿意撤离,纷纷表示“誓死保卫延安”“我们全部拼光也要保住延安”。
见群情汹涌,毛主席耐心地跟大家解释。
他说,延安就如同是一包很重的金银财宝,而我们就相当于背着这个包袱的人。这时,遇到了个凶狠的强盗来抢夺,如果不先把金银财宝丢掉,那我们一定会因为包袱沉重被强盗所杀,金银财宝也会被抢了去。但如果我们能扔掉包袱,就能灵活地和强盗对抗,才能最终保住金银财宝。
说罢,他又语重心长地说道:“乡亲们啊,我同大家一样都不舍得延安呀,众乡亲们都是红军的再生父母,也是共产党人的恩人,但我们决不能用大家的命去打一场打不赢的仗呀!”
乡亲们在毛主席形象通俗的话语中,也渐渐理解了中央撤离的决定。
过了春节,延安的军民开始有序撤离。但其实,最舍不得的延安的是毛主席自己。
1947年3月18日,延安所有军民都已经完成撤离工作,但毛主席迟迟不肯撤离。在外指挥打仗的彭德怀得知毛主席还没撤离,匆匆忙忙从前线赶回来,对着主席一通埋怨道:“你让我当战区司令,但您又不听我指挥,让你撤你还不撤。”
最后,敌人的飞机已经在头顶盘旋,炮火声已经清晰可闻了,看毛主席还在不紧不慢地跟王震讨论战事,彭德怀直接开始“轰人”说,“主席,你必须马上走,一分钟也不能再待”。周总理也来劝毛主席赶紧走,毛主席才缓缓起身,走出窑洞。
他同身边的人说,你们愿意离开延安吗?反正不管你们愿不愿意,我是不愿意的。”他在院子中伫立良久,才坐上去机场的车。
到了延安机场,毛主席还同前来送别的彭德怀说,你在这里把家具摆好,屋子扫干净,我们还要回来的。
这一桩桩,一幕幕,可见毛主席对延安深切的不舍之情和强烈地想要回来的愿望。
念念不忘,延安却路遥
在离开延安后的这些年里,毛主席一直想念着延安,牵挂着留在那里的乡亲。
撤离两个月后,毛主席特意派汪东兴领着连队的战士们去延安看望当地乡亲们。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也没忘了延安。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各地都向毛主席发过贺函和贺电,但毛主席亲自复电感谢的只有延安一地。
他说接到延安人民的贺电十分愉快,感谢延安对全国的伟大贡献,祝愿延安以后取得更好的成绩。复电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延安人民的深厚感情、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1962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很多年的机要秘书高智要去西安工作,在高智临行前,毛主席特意找到他,想让他帮个忙,“你去黄河打个前站,先行考察考察黄河。我随后就到,到时候要骑着马绕着黄河走一走。”
遗憾的是,碍于几个因素,毛主席的这个愿望终究没能实现。
首先,最主要的是毛主席太忙了。
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可谓是内忧外患。国内经过多年反侵略战争和解放战争,城市到处是废墟,百废待兴。在其后几十年间,对内要发展经济,对外要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毛主席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殚精竭虑耗费了大量心血,一天都没好好休息过。
其次,延安的位置问题。
建国之后,毛主席其实去过全国许多地方视察工作,但唯独西北部几乎没有机会去。因为发展条件的制约,西北地区当时并不是国家重点发展地,因而毛主席更没有机会去了。像另外一个在江西的革命圣地井冈山,毛主席就借工作机会回去看过一次。
再次,还有交通方面的因素。
毛主席外出一般采用乘火车的方式,但延安别提火车,连能走汽车的路都没两条。要去,到了当地就只能骑马或者人力步行。延安距北京足足有一千多公里的路程,这一折腾下来,在路上就得花上好几天。而当时的情况,又实在抽不出那么多时间来浪费。
另外,安保和健康方面的因素也不得不考虑。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虽然已经退据台湾,但还是留下了不少残余势力潜伏余暗处伺机反扑。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也在中国潜藏了不少间谍,谋机而动。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的安全经常会受到威胁。在北京安保措施比较完善,防护还能比较到位,但一旦去延安这么偏远的地方,安保就不太好保障了。到时候,为了保护主席的安全各地免不了严阵以待,毛主席也不愿如此兴师动众。
等后来新中国稳定了,外部威胁没那么大了,毛主席却年事已高,眼睛也不大能看得见了,身体状况也不太好,稍微剧烈一点的运动都会导致他老人家呼吸困难。这种情况要去延安,显然不现实。
基于以上因素,毛主席在离开延安后的几十年中,再未踏上过延安的土地。
其实,对延安有着深厚情谊的毛主席是最想重走革命路,回去延安看看的人。延安百姓每年给毛主席送来的一些小米、红枣、土豆等礼物,毛主席都会深情地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可见他对延安人民的深情和怀念。
但为了新中国的发展,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他老人家舍弃了自己的这点私心和愿望。正是有他和如他一般的共产党人的努力和奉献,才有了如今富强、繁荣的中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