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少年求学时,因为长于文史,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闻名校内。主席当时的国文成绩每次都是学校里最为顶尖的,不过主席的数学成绩却一直不是特别好。
主席当时的数学老师是湖南本地的著名数学教育家王立庵先生,王立庵先生看到主席在数学问题上吃了苦头后,并没有一味地去批评和指责,而是耐心教导。
这一师生情谊让主席铭感五内,35年后,更是专门指示帮助王立庵先生的后人。那么,主席与他的老师王立庵有何趣事,他又是如何报答这份师生情谊的呢?
特殊的师生情谊
1914年到1918年,毛主席当时正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八班。尽管主席当时还很稚嫩,但是对国文的造诣已经得到了学校诸多师生的认可。他的国文成绩在整个第一师范中也是遥遥领先的。
然而毛主席也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存在着严重的偏科问题。主席热爱文史,但是却不擅数术。主席的数学成绩在当时的班里是屡屡垫底的存在,按理说,主席的数学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肯定是没有好脸色的。
然而王立庵先生却并没有对主席冷眼相待,他反而开始关注主席,想要通过自己的方法给这个孩子找到数学上的突破口。
王立庵通过观察发现主席对于国文十分痴迷,甚至是在除了国文以外的课上,都会捧上一本历史或哲学的书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台上卖力讲课的老师丝毫不关心。这样的听课效率,怎么可能会有成绩上的改善。
王立庵没有像普通老师一样,怒气冲冲地指责,而是采用了一种更为高明的方法。他得知主席多喜欢钻研文史以及西方先进的思想,也知晓主席的胸怀抱负。
于是就私下找到主席,对他说:““现在是二十世纪了,这是科学的时代,是蒸汽机和来复枪的时代,研究社会科学的人,不懂自然科学肯定是不行的”。
此话一出,主席立马恍然大悟,中国近代的落后,除了思想上的落后,生产和科研也非常滞后,这同样是国家前进要面临的困境。
于是,主席开始改变以往的学习习惯,不再在课堂上观看国文书籍,而是主动学习起了老师讲解的数学与科学知识。
见到自己的学生终于回头,王立庵老先生说什么也要帮自己的学生一把,他开始利用闲暇时间给主席补课,主席的数学成绩也渐渐有了好转。到了这年暑假,主席留在学校学习,他把早上和晚上的时间都分配到了文史方面,白天就去拜访王立庵先生,恶补之前留下的数学问题。
王立庵先生对主席也非常照顾,刚开始留主席吃午饭,到了后来,干脆直接把主席接到自己的家里,督促主席学习。就这样,主席在王立庵先生的监督下,度过了一个非常充实的暑假。
王人路托孤
在王立庵先生家里时,主席也和王立庵的儿子王人路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王立庵先生经常对王人路说,要多学习毛润之的学识和风度。由此可见,王立庵先生对于主席的喜爱。特别是暑假的这段日子,他和主席的关系更是如同父子一般。
后来,主席因为经常参加一些学生活动,挑战教育系统里的一些权威,学校甚至一度想要开除主席,这个时候,王立庵先生站了出来,力保主席无虞。
后来,主席从事革命工作,鲜少再和王立庵先生联系,甚至是王人路也没有见过几面。他与王家人再次联系时,已经是35年之后了。那么,王人路这些时间又在干什么,他为什么没有在革命成功后与主席联系呢?
其实啊,王人路也是一个革命工作者,而且与主席拿枪杆子闹革命不一样,王人路是一位画家,他通过绘画宣传革命思想,也因此,他被长沙当局通缉,不得不流亡海上海。
来到上海后,王人路靠着出色的绘画能力进入了中华书局,并负责《小朋友画报》的绘画编辑工作。也是在这里,他结识了自己未来的妻子吴启瑞,当时王人路是画报的主编,吴启瑞则是其中的一名编辑。两个志同道合的人没过多久就确定了婚姻关系。
婚后,两人开始联合创作儿童故事的漫画,他们编著的《儿童读物的研究》更是受到了当时一代小朋友的追捧。然而他的这一份工作,很快就因为自己参加政治活动而不得不被迫终止。
1926年,王人路参加北伐,革命成功后,他本以为国家可以进入太平时期,然而老蒋发动的四一二政变,让他不得不又开始了流亡生活。
然而此时的生活不比以前,如今他已经是八个孩子的父亲,因此,他去了中华歌舞学校任教。妻子吴启瑞则因照顾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在家里成为全职太太。然而即便是这样,王人路还是因为宣传进步思想而屡屡被当局针对。
到了1948年,中国革命即将取得最后胜利时,王人路却因心力交瘁而倒了下来。年近半百的王人路看着病床前的八个孩子,他不敢想象该如何让妻子一个人担负起往后的家庭重担。
临终之际,他向妻子叮嘱道:“启瑞,以后这八个孩子就全靠你了。现在天快亮了,有为难之事,你可去找毛大哥!他与吾父交厚,也与我兄弟亲密。”
王人路临别之际,向妻子吴启瑞交待到时候可以去找主席帮忙解决家庭的困难,然而吴启瑞却始终没有联系主席。
尤其是是坚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天差地别的身份悬殊,吴启瑞自始至终都没动过这个念头,然而八个孩子慢慢长大, 吴启瑞很快就面临着照顾不过来的问题。于是他在深夜,终于暗下决心,动笔写信,向主席求助。
一封求助信
在信中,吴启瑞为主席讲述了王人路参加革命的坎坷曲折过程,以及王人路去世后,自己一个人抚养八个子女的困难:自己微薄的工资如今已经无法承担起几个子女的学习费用,是否可以让自己该要上学的一女两儿苏南区干部子女班。
信写完后,吴启瑞又担心主席是否会忘了王人路是谁,于是又专门添加了一句,“王人路即湖南省数学教员王立庵先生之第二子”。信寄出以后,吴启瑞心里紧张了很久。然而她的信却迟迟没有回音
不过对于这样的结果,吴启瑞心中早做好了心理准备。主席这么忙,这封信大概率是不会寄到主席手里的。
这年7月的某一天,吴启瑞正准备从江苏无锡师范附属小学下班回家。传达室的大爷却告知她,这里有一封寄给她的信,吴启瑞一时间竟然没有想到谁会给她寄信呢?
等她打开信封时,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一行字赫然就在信纸的最上方,吴启瑞不敢相信,她赶忙确认信的正文,看到信笺纸上龙飞凤舞的草书时,吴启瑞这才确认了,这是主席给她的回信。
其实主席拿到这封信时,就已经陷入到了过往的回忆当中。当初,正是因为王立庵先生的不离不弃,自己在学习上才没有走入偏执。
而王人路更是自己无话不谈的至亲挚友,得知王人路去世,留下遗孀和八个子女相依为命后,他也非常动容。当即就把吴启瑞提出的困难圈点了起来,随后并转交给了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让他专门负责处理此事。
主席在信上写道:
启瑞先生:
五月来信收到,困难情形,甚为系念。所请准予你的三个小孩加入苏南干部子弟班,减轻你的困难一事,请持此信与当地适当机关的负责同志商量一下,看是否可行。找什么人商量由你酌定,如有必要可去找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同志一商。我是没有不赞成的,就是不知道该子弟班有容纳较多的小孩之可能否?你是八个孩子的母亲,望加保重,并为我问候你的孩子们。
此复,并颂教祺
毛泽东七月十九日
吴启瑞看到信后,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她不仅为主席的牵挂而感动,更为自己的孩子有了着落而开心。
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接到主席指令后,认为将吴启瑞的三个子女安排到她任教的无锡师范附小,会更方便吴启瑞照顾孩子,吴启瑞当即答应了下来。此后,学校每个学期也会专门给吴启瑞一笔补助费用。
主席的雪中送炭让吴启瑞铭感五内,这要是放在一般人家,肯定是要登门致谢的,然而吴启瑞根本不敢有这个奢想。尽管吴启瑞没有办法主动联系主席,但主席后来却提出了要和她见上一面,以表慰问。
1960年夏,主席邀请吴启瑞到上海见面。会面中,主席特别问了一下孩子们的生活现状,得知他们生活得很好后,主席又向吴启瑞回忆起了恩师王立庵先生,主席说王立庵先生虽然知道我酷爱国文而讨厌数学,但是他从来没有指责过我,这对我影响很大。
两人会面结束后,主席又和吴启瑞合了影,并把合照又寄给了吴启瑞。同年12月份,我国开始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吴启瑞一家再次陷入了拮据。正当吴启瑞一筹莫展的时候,主席从自己的工资中抽出了1000元钱,再次将吴启瑞一家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了出来。
为了让吴启瑞更好地照顾孩子,主席特别关照,将吴启瑞调到了市政协机关图书馆工作,这里不仅工作相对简单,而且也有更充足的时间照顾孩子。吴启瑞对于主席如此频繁的关怀无以为报,只能尽力培养好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最终在吴启瑞的操持下,家里的八个孩子有七个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扎根于新中国的各行各业。
1980年,年迈的吴启瑞因病离开人世,而在他临终之际,口中还呢喃道:“感谢毛主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