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的宽窄智慧

李后强

科学求真,文艺求美,哲学求善,经济求衡,企业求利。

2024年诺贝尔化学、物理奖集中在人工智能(AI)、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本质是宽(1)窄(0),白(1)黑(0),阳(1)阴(0)等,基础是布尔(Boole)代数(逻辑代数)、数字技术。目前,科技前沿都在宽窄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蛋白质是生命的存在形式,蛋白质的纽结显示宽窄,2024诺贝尔奖

经济的本质就是宽窄,在“自然资源的有限”与“人类欲望的无限”之间寻求平衡。明白“机会成本”“优化配置”“科技创新”,懂得“选择”“生存”“发展”很重要。大道至简,宽窄就是大道。宽窄既是道理,又是道路,还是道法,更是道德,也是道心与道统。中华文化的根脉在“道统”,轨迹在“宽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世界的存形是宽窄

科学家发现,世界的本质是能量(光子),物质是能量的凝聚。能量的运动形式是“量子”(一份一份发射,不连续,能量最小单位叫量子)。物质世界最小单位是“超弦”,很小很小、很细很细的能量线,线的振动成为粒子。从宏观到微观,就是从宽到窄;从微观到宏观,就是从窄到宽。世界的本质就是宽窄。人间只有宽窄,其他都是幻觉。

道法自然。时间是宽窄,空间是宽窄,能量是宽窄,信息是宽窄,大小、高低、老少、冷热、长短、强弱、明暗、正反、阴阳、黑白、浓淡、新旧、粗细、松紧、爱恨、远近、多少、虚实、快慢……什么都是宽窄。书写宽窄、音乐宽窄、生活宽窄、做人宽窄、做事宽窄。“宽窄”是元概念。行走宽窄之间,人生尽欢颜。学习了宽窄,就会通透、潇洒,不会抑郁,不会轻生。研究宽窄人为活动的学问叫“宽窄文化”。宽中有窄,窄中有宽,宽窄可以互变。研究宽窄智慧的学问叫“宽窄哲学”。

宽窄就是天演,由创世起点到今天的宇宙,进化走过的是循环反复的宽窄道路;宽窄就是生命,从受精卵到成人再到死亡,无不充满宽窄变换,生死就是宽窄;宽窄就是艺术,所有的创作,从笔画到图画,从文字到文章,都是宽窄演化;宽窄就是心态,就是开心。在宽窄词汇中没有“难题”二字,一切难题都是伪命题,难在心结没有打开,打开心结一切不难。宽窄就是诗歌。诗人是在宽窄之间游走,既要上天又要入地,既要仰望星空又要深入群众,张弛有度、收缩有方,善于夸张、敢于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处处有宽窄。宽窄是心理学、境界学、品德学、康养学。宽窄之间、潜力无限、活力无限、机会无限。宇宙有明物质、暗物质,有实空间、虚空间,明实为窄,虚暗为宽,元宇宙就是虚实融合,宽窄样本。古老神奇的烟草,从栽培到生产,从销售到消费,就是由宽到窄、由窄到宽,由实到虚、由虚到实,穿越时空隧道,发生复数演变的系列过程。抓好党建与治理,就要用好“宽窄”与“松严”之理,严窄是爱、宽松是害!用“宽窄”,看世界,品人生,悟大道。

宽窄在心,宽窄在蜀。宽窄学发源地在四川成都。世界与四川也是宽窄问题。只要心宽了,处处是美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万事皆顺。在未来,宽窄研究要与逻辑学、大数据、元宇宙、拓扑学、动力学、素数论、合成学、复变论、健康学、长寿学等深层结合,建立宽窄逻辑学、宽窄进化论、宽窄循环论、宽窄生命论、宽窄经济学、宽窄家教学、宽窄党规学、宽窄幸福学等新型交叉学科,实现宽窄学发展的新跨越。我们曾撰写出版《宽窄九章——写给大众的哲学》和《宽窄论——人生启迪与智慧》,提出“宽窄相对论”“宽窄价值论”“宽窄系统论”“宽窄相变论”“宽窄美学论”等。宽窄不是物理尺寸,而是心境大小。

六尺巷里见精神,宽窄巷里藏智慧。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桐城市六尺巷高度赞赏“忍让、谦让、退让”的人格魅力与思想境界。宽与窄是一对哲学概念,实际在“心”,本质是“度”。对“度”的把握,是一种思维、一种境界、一种胸怀、一种格局。大无是宽,大有是窄,人生尽在宽窄之间。宽窄哲学是对“质、量、度”的全新诠释,对“尺寸”“拿捏”“火候”的重新认识。窄门是难,窄处无人走,但最接近真理与成功,红军长征择难处走、走窄路,走大众不愿走的路,最后胜利了。宽门是松,走的人多,竞争激烈,内卷、内耗严重,伤亡惨重。因此,任何产品都要有比较优势,总有不同之处。与众不同、生意兴隆。与众雷同、死的悲痛。

宽窄就是量变与质变,窄有利,宽有害,宽窄互变。药品与毒品没有质的差异,只有量的区别。比如,少量尼古丁有利于长寿,少量砒霜治疗白血病。

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他曾用“砒霜”治疗白血病,多次荣获国际血液/肿瘤大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官方媒体报道,2016年12月5日在美国圣地亚哥,美国血液学会(ASH)颁发了本届欧尼斯特·博特勒奖(The Ernest Beutler Lecture and Prize),获奖人员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陈竺教授,以及巴黎圣路易医院的Hugues de Thé教授。缘于他们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基础和临床研究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AP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是一种极为凶险、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血液疾病。陈竺团队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三氧化二砷系砒霜主要成分)对APL进行联合靶向治疗,使得这一疾病的5年无病生存率跃升至90%以上(5年生存率系指某种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比例),达到基本“治愈”标准。这是一项真正的结合临床医学与基础生物学的研究,是东方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结合的典范,开启了在恶性血液疾病中转化治疗的重要篇章。

学界有句老话:抛开剂量说效果是一种无稽之谈。将尼古丁摄入量控制在极低水平,对人体有益。“过量的尼古丁”会破坏人类身体的健康。因此,通过技术降低尼古丁含量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国宝大熊猫体现宽窄精神

大熊猫(熊科)是中国的特殊物种,是中国的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仅有两个亚种,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体重80千克到120千克,最重达180千克;头躯长1.2米到1.8米。内八字行走。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臂力能达每秒350磅(160kg),皮肤厚10毫米。善于爬树,奔跑速度相当于专业运动员。半天进食,半天睡觉。大熊猫99%的食物为竹子,竹子有12属60多种。野外大熊猫寿命18岁到20岁,圈养可超过30岁。大熊猫实属兽中之王,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从不欺负他人。截至2024年1月野外大熊猫近1900只,旅居国外的有63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5月31日,一只大熊猫来到汶川县绵虒镇金波村的田地里(图片来源:新华网)

对于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大熊猫远比人类更有发言权。人类才400多万年,大熊猫却有800多万年,讲述地球(46亿年)故事大熊猫最有资格。在800多万年前大熊猫就已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了。经历了从小种大熊猫到大熊猫巴氏亚种的演化,再演变成小型大熊猫,就是今天的大熊猫。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被科学家誉为生物“活化石”。历史上,地球上许多地方都有大熊猫(化石),为什么现在只有四川及周边有大熊猫?四川是大熊猫的原乡也是最后家园。全世界只有四川能够讲大熊猫的故事,其他地方都没有资格,这是四川的唯一性、独特性、核心力。

大熊猫行走宽窄之间,是宽窄哲学与文化的集中体现。

在外表上,黑白兼具。黑白表示宽窄(1,0)。大熊猫的身体颜色黑白比例约为4:6,黑色占整体约40%,白色约占60%。大熊猫的黑白颜色并非纯黑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为什么?一是吸热保暖,大熊猫栖息地在1200米到3400米,寒冷,毛色变深,便于吸热保暖,防止嗅觉、视觉、听觉等器官被冻伤。二是便于隐藏,黑白色与野外环境协调,白色有利于在雪地隐藏,黑色有利于在树荫下隐藏。这种4:6黑白比例,使得大熊猫在自然界中具有很好的伪装效果,能帮助它们在密林中隐蔽自己,避免被天敌发现。

在风格上,谦让妥协。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远古时是肉食动物,有尖尖的牙齿、锋利的爪子。经过严酷的生存竞争,大熊猫逐渐放弃了搏杀、放弃了食肉、放弃了吃草,最后吃起了竹子。大熊猫给我们太多人生启迪,比如对环境的适应、对食物的替换、对竞争的妥协、对朋友的善待等。从吃肉、到吃草、再到吃竹,步步退让,食谱越来越窄,但价值越来越宽,成为世界人民最喜欢的宠物,中国的国宝。

在行为上,大度包容。民间对大熊猫有“貔”“貔貅”“貊”“貘”“食铁兽”以及“白豹”等多种称号。传说,上古时候大熊猫是蚩尤的坐骑。大熊猫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与世无争,十分悠闲与可爱,没有任何威胁。但实际上大熊猫的咬合力大约是老虎的两倍,大熊猫的奔跑速度能超过一般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野生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力大无比,但从不主动侵犯别人,表现出豁达智慧、悠闲心境。与大熊猫同时代的剑齿虎当时何其威风霸气,但是现在已经绝迹了。活着就是最大的资本,大熊猫还在。

宽窄是四川符号,国宝大熊猫是四川品牌,都生长于四川大地。大熊猫,颜色黑白是宽窄,行走快慢是宽窄,年龄老少是宽窄…宽窄文化是国宝文化的母文化,国宝文化属于宽窄文化的子文化,二者内在统一。国宝大熊猫的悠闲是宽窄豁达精神的延伸,也是四川安逸文化的象征。大熊猫折射珍稀与高端,代表高品质悠闲生活。通宽窄之道,则豁达与通透;知大熊猫者,则悠闲与潇洒。

三、国宝大熊猫的“六大智慧”

大熊猫是一种很温和的动物,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人类围绕大熊猫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总和叫“大熊猫文化”。研究大熊猫生存与繁衍智慧的专门学科叫“大熊猫哲学”。这是博大精深的学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戏水的大熊猫(张志和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大熊猫文化有“团结和平”的理念。大熊猫隐居山野,用“和而不争”的德行,固守和谐安宁,折射着中华民族的品行。大熊猫展示给世人的外貌和秉性,是“和平使者”,憨态可掬。据历史文献记载,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西晋时期,两军交战,一方举起了“驺虞旗”(大熊猫旗),战斗则戛然而止。这是最早有大熊猫作为“和平”象征的记录。大熊猫作为“和平”标志,在外交上成效明显。唐朝时期,中国把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开展了“熊猫外交”,以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先后将20多只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予苏联、朝鲜、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等多个国家。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政府赠送美国两只大熊猫,成功为中美关系破冰,成就了“熊猫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其理念和方式一直沿袭至今。随着赠送大熊猫的外交形式改为开展大熊猫合作研究以来,我国已与全球10多个国家开展了友好合作关系,展示出了中国“和谐文化”的魅力。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外交使者,传递着一个爱好和平不愿看到战争的中国;一个日益强大,承载着厚重文化的中国;一个不想打也不怕打的中国!

大熊猫文化包含“道易随变”理念。大熊猫群体的兴盛衰落与“道”“易”相通。在800万年的漫长岁月里,大熊猫从庞大的支系变成今天仅有一支,从广泛的分布逐渐缩小到四川及周边,从最初的食肉猛兽变成今天的素食主义者,这都说明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生存环境发生改变,生物自身必须变化,从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境界。这就是“道”与“易”的观点,“适者生存”的道理,人类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熊猫文化包含“民族图腾”理念。“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龙”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是多种动物的集合。针对中国人的品质,大熊猫可能是“民族图腾”最好的候选者。中国人的品质与大熊猫的品质,具有高度一致性——爱好和平,永不称霸!利用大熊猫具有的“和平”特质,作为鲜活的文化元素,可以将其融入国家外交、奥运会、APEC峰会、“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活动之中,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国门,成为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不同国家进行和平交流沟通的媒介,向世界传递中国人“厚德载物”的宝贵品质,展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的处世方略,从而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

国宝大熊猫有“六大智慧”——

一是大熊猫的“善变智慧”。“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能改变环境,就必须改变自己,抱怨世界就是否定自己。大熊猫用“善变智慧”,赢得一方天地,留下宝贵物种。大熊猫进行自我变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生存环境方面,当第四纪大冰期来临,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大熊猫选择了“退后一步天地宽”,走到高山峡谷生存繁衍;二是在食物的获取方面,当肉食的来源已不足以支撑生存下去的需要时,大熊猫选择了“立地成佛”,从食肉猛兽改为吃竹子的素食主义者;三是在自身生理构造方面,为了更好地攀爬树木躲避天敌,同时增强食竹的能力,大熊猫演变出了独门绝技——“伪拇指”。这说明为什么同时期其他物种几乎都完全灭绝,而大熊猫还能顽强走到今天,那就是找准时机,自我革新,以求生存!这也折射着中国人的品质——“与时俱进、自强不息”!

二是大熊猫的“悠闲智慧”。“竹林隐士”是人们赋予大熊猫的雅号。对于大熊猫,人们往往是闻其声,嗅其味,不见其身。只要察觉有陌生物种接近,大熊猫就会很快走开。大熊猫是独居物种,成年的大熊猫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只要划定了领地范围,就在自己领地里生活,不会侵犯其它大熊猫的领地。大熊猫依然保留着食肉动物消化系统,肠道很短,没有盲肠,爪子和獠牙依旧锋利,身体强壮,力气很大,咬合力很强,奔跑和爬树速度堪称一流,成年以后没有天敌,可以说如果想要独霸天下,几乎没有困难。但大熊猫始终秉承温厚的性情,良好的品德,在自然界固守自己的生态位,悠然自得,与诸多物种和谐相处,不争不抢,颇有大家风范。大熊猫是一位智者,并且大智若愚。

三是大熊猫的“生态智慧”。大熊猫隐居森林,用“利万物”的包容,实现天人合一。大熊猫自身就是生态产品!

大熊猫有自己的朋友圈、食物圈、地理圈,特别是微生物圈。凡是有大熊猫分布的地方,都有较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无论是对于大熊猫的伴生动植物,还是对于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熊猫生活的地方,也是人类康养的地方。四川盆地是生物的避难所,也是大熊猫最后的归属,昭示着人类未来的食物与居所走向。在动物界,作为个体的大熊猫寿命在18岁至30岁之间,相当于人类70到110岁。人类要把自己的物种永远保存下去,必须改变生活方式和食物结构。有一个残酷的事实,不管你是否认同或是否喜欢,迟早都会发生,竹笋是人类未来的主食!大熊猫文化是未来的主流!

四是大熊猫的“色彩智慧”。黑白,对于中国来说更有特殊意义,意味着阴阳之道。从阴阳太极鱼,到黑白点线排列的河图洛书;从黑白布阵的围棋,到墨白纸营造的中国画,无不透射着中国人的阴阳哲学。大熊猫的白色象征阳,黑色象征阴,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互生互用。无论是一只大熊猫蜷卧身体,还是两只大熊猫相互拥抱,黑白两色阴阳相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环抱和相互依存的图画,与“天下第一图”的太极图极为相似,天地万物对立统一的思想得到生动体现。太极图的外圈是一个圆形,与大熊猫的圆胖形体相似。它是一个不断旋转运动的整体,孕育着事物万千变化的规律。太极图的圆内是一条划分黑白的S曲线,曲线的左边是白色、阳性,右边是黑色、阴性,将对立面的事物相互转化。大熊猫就是3D太极!

五是大熊猫的“唯美智慧”。大熊猫黑白体色的分布,充满了平衡对称之美。黑色的口鼻对应白色的尾巴,黑色的耳朵对应前后两边白色的头部部分,黑色的眼圈对应白色的双颊;从视觉上,黑色和白色两者界线分明,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和谐,没有一个颜色走向极端,隐含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和包含的哲学道理。如果把黑白各点连成大小不同的圆圈,按照同心圆半径展开,各交点之间距离满足“斐波拉契级数”规则,呈现黄金分割率!这就是为什么大熊猫吸引眼球,看起来很美很靓的原因,本质是素数分布的“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

六是大熊猫的“豁达智慧”。豁达圆通,与世无争,是大熊猫的生存哲学,因此没有遭到剑齿虎一样的境遇。大熊猫吃竹子而且会爬树,至今还保留着吃肉的牙齿与消化系统。如果去追捕其他动物,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争夺甚至流血。更可怕的是,会遭到人类的杀戮,许多野生动物就是因偷食农牧民家的牛羊而被杀。追捕猎物的同时也会消耗大量体力。所以,聪明的大熊猫选择用大量的时间吃竹子,消化竹子和睡觉,从而避免与其它动物斗争,在遇到危险时也是选择爬树。成年大熊猫爬树能力非常强,爬上20多米高不成问题,地下的敌手只能望树兴叹。大熊猫爬树,并不意味着惧怕胆怯。相反,这是友好的表现、实力的体现。这也是大熊猫作为国宝和外交使者的深刻隐喻!

大熊猫就是拓扑变换,强而不霸,几经大难而不灭,是珍贵的生物“活化石”,充分证明了“适者生存”的简单道理。大熊猫大智若愚,大道至简,大圣不言。大熊猫哲学的启示是:观大势、看长远、不计较、能妥协、交朋友、择宜居、吃素食,方能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国宝大熊猫的“十大启示”

大熊猫肠胃密码。野生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低热量高纤维”的竹子,没啥营养,可它们仍然长成胖墩墩,圆滚滚的模样,天天“卖萌”。这个问题曾被称为“百万年之谜”。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等研究发现,大熊猫的肠道菌群有助于它们“长膘”,“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在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克服竹类这一特殊食物的有关麻烦。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熊猫粪便中的细菌或能帮助制造新型生物燃料。他们从大熊猫粪便中分离出40种细菌,这些微生物能高效地把植物纤维材料分解成简单糖类,然后经由其他细菌发酵而产生可用作替代能源的物质。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阿什莉·布朗解释道,大熊猫体内的细菌能产生高效的酶,以分解难以消化的木质材料。布朗说:“对于可持续新能源的研究,我们在大熊猫身上发现的细菌或许真能成为解决方案。”布朗已向美国化学学会提交这一研究成果。

国宝大熊猫的竹产品。竹子原产中国。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有君子之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竹兰梅菊”四君子。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志士喜欢将自己高洁的品格比作劲竹。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气神。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春天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有翩翩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象征谦虚,品格虚心。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竹节毕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竹之寓意:竹者重节,节者为信!所以竹子代表重节、重信!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种类很多,约有40属300余种,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浙江等地。中国竹子世界第一,四川竹子全球最好。可以创造“国宝秀竹”“国宝箭竹”“国宝金丝猴”“国宝大智慧”产品。

大熊猫是“世界语”“国际范”,四川的特殊“生物遗产”,具有四川特点,四川味道,四川风格,四川气质。发展大熊猫文化产业,就是占据世界文化的制高点。大熊猫就是“哲学家”和“人生导师”。国宝大熊猫文化给我们的“十大启示”——

第一启示——大熊猫回归四川是因为天府生态环境优越?

第二启示——大熊猫肠内微生物是新能源开发的钥匙?

第三启示——保护大熊猫是人类伦理文明能级的提升?

第四启示——人类生存繁衍必须妥协与适应?

第五启示——人类保持身体健康是素食?

第六启示——人类高尚精神是竹子气节?

第七启示——人类美好形象是强者不霸?

第八启示——人类保护自己需要黑白变换?

第九启示——大熊猫产品消费对象是成功人士?

第十启示——围绕大熊猫能够形成完整的经济链条和圈层?

让我们高唱宽窄之歌,从宽处着眼,从窄处入手,由窄到宽,奔向美好未来!

(此文系2024年11月8日李后强教授在四川中烟公司举办的“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暨新品发布会”上的发言)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李后强(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宽窄学首席战略科学家)

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