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本书,讲的是不同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看法,第一个案例就让我印象深刻。

一门心思鸡娃的全职爸爸,把普娃儿子辅导成人人羡慕的大学霸,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却有点后悔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1

这位全职爸爸在书里被称为“R”。R从儿子上小学就当起了全职爸爸,参与育儿的程度比绝大多数家长都要深入。

深入到什么程度呢?R的儿子上小学,R每天刷三五十道奥数题,从里面选最有含金量的三五道题,晚上再让儿子做。

R觉得孩子成功靠的不是天资,而是习惯。

他给儿子制定科学又合理的学习计划,儿子是一路优秀,就读在全市第一梯队的高中,排名在年级前1%-2%,参加学科竞赛拿省市级一等奖,保送清北都没问题。

儿子想出国,瞄准了美国的常春藤盟校,在同时自学备考海外留学的所有科目。可以说,R的儿子是让无数家长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现在的R,却对儿子学习之外的表现非常担忧。

他觉得,儿子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任何情况下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儿子会积极参加公益,但他做公益只是为了申请国外的大学。

比如,儿子会去看90多岁的老兵,哪怕是为了公益去,一般人情感上也会有所触动,但儿子不会。

他全职带娃十几年,帮儿子辅导学习,制定计划,高效率的完成各种学习,但儿子对他一点都没有尊重,反而非常鄙视他。

R说,儿子把他当车夫、厨子、快递员,是他的小工。

对提供主要经济支持的妈妈,儿子的态度则是“我知道你很傻,但是我跟你保持很好的合作关系,因为我这知道你是我的金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的“清醒”,让R很受打击。

他说,自己为儿子付出这么多,不可能对儿子没有期望,比如儿子长大后能常来看他,给他点零花钱什么的。

但他对儿子没有任何把握,他觉得儿子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他,在儿子眼里只是“下人”,就像保洁、外卖员一样,根本入不了儿子的眼。

不过,R还说,他相信儿子去了美国以后,会表现得更有人文情怀。

因为那时候的儿子会明白如何表现可以最快融入群体,至于他内心怎么想,没人知道。

2

在R眼里,他精心带大的儿子,是个成绩优异,但极端自我的利己主义者。

在采访的最后R说,他的想法比较局限,认为所谓的牛娃、好学生,就是考进top10、top1的学校,这属于“自毁式”的教育理念,不适合普及,可能孩子没抑郁,家长先抑郁了……

R这段话是很值得深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孩子考进好学校,是很多鸡娃家长的美好希望。

家里所有的优质资源都给了孩子,孩子学得好,确实成为了牛娃、好学生,就像R一样,即将把儿子送进名校,却把孩子养成了极致的利己主义者,孩子没抑郁,但家长有点抑郁了;

如果孩子没学好呢?家长鸡娃鸡得痛苦,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孩子学得痛苦,压力山大,怎么努力也满足不了家长的期望,最后,家长痛苦孩子也痛苦……

那么,这种“自毁式”的教育理念,到底错在哪里了呢?

R在采访中说,儿子小学的时候,会非常配合他的学习计划,因为那时候儿子的问题他都能解决,儿子对他是有崇拜的。

但随着儿子到了中学,曾经学习很牛的R,对儿子的学习有些力不从心了,儿子的成长速度超过了他,他对儿子的价值,在学习上开始走下坡路了。

他不甘心彻底从儿子的学习中退出,开始给儿子打下手,做没啥技术含量没啥用的工作,比如手工作业之类的,心甘情愿做了儿子学习的小助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这时候的R,再往后多退一步,把放在儿子身上的精力收回来,也让儿子自己承担起自己该做的事情,会不会能稍微好一些?

R觉得全家的资源都给了儿子,却把儿子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听起来儿子像是“白眼狼”,可“白眼狼”又是怎么养成的呢?

全家人都围着孩子,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从小接受的就是这样的优待。他自然也会觉得,让自己好,是做一切选择的基础。

孩子变成利己主义者,恰恰是因为家里其他人都不利己。

3

孩子,是家里的中心,也是家庭教育的镜子。

R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反思,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以及我们如何避免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R的家庭中,孩子被赋予了极高的期望,所有的资源都围绕着他转。

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孩子的学业成就,却也在无形中塑造了孩子极端自我的性格。

孩子从小接受的是“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优待,自然也会形成“让自己好是做一切选择的基础”的观念。

这种观念,在缺乏正确引导和教育的情况下,很容易演变成利己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的塑造和情感的培养。

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理解他人,如何承担责任。

这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仅要做好知识的辅导者,更要做好情感的陪伴者和品格的引导者。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家长在孩子学习上的作用应该逐渐减弱,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和承担责任。

家长也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品格和情感上,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感恩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逐渐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和承担责任,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家长自身也要做好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社会的希望。

如果社会的资源都掌握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手里,整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