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黄果树大瀑布、小七孔、梵净山等贵州景区相比,贵阳“头顶”的旅游光环似乎稍显黯淡。作为大多数游客进入贵州省的第一站,贵阳除了承担集散枢纽,还能做些什么?
11月30日,“冬游贵州 别样澎湃”2024 全国主流媒体贵州文旅行的媒体团走进贵阳,一同探寻将“流量”变为“留量”的破题之道。
科技感拉满,打开红色文化“顶流”新思路
据贵州日报报道,截至11月13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2002.24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104.08%。游客数量增加对于贵阳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贵阳龙洞堡机场上空俯瞰,一条形似红飘带的巨型建筑铺展在青山绿水之间,这一地标被不少网友称为“打开多彩贵州的第一站”。
“红飘带”。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听着冲锋号,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冒着雪花,翻越皑皑雪山;合唱《歌唱祖国》,见证红军会师的伟大时刻……11月30日下午,主流媒体贵州文旅行来到贵阳 “红飘带”,沉浸式重走“长征路”,体验极度震撼。讲解员胡俊夷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红飘带·伟大征程》是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在整场演绎环节中集合了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等等前沿的科技手段,数字化全景再现长征之路。
《红飘带·伟大征程》。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而“红飘带”另一个网红打卡点,是贵州首个8K电影级巨型LED球幕飞行影院演出的《红飘带·多彩飞越》,可以让观众犹如亲身飞行于多彩贵州壮美山河之上,全方位、全视角、全景领略贵州大美风光。
凭借数字化技术和创新手段,“红飘带”成功出圈,成为贵州新晋网红打卡地。体验后的媒体团成员们,纷纷感叹“太震撼!”“科技感十足!”
据胡俊夷介绍,自去年10月22日试运营以来,“红飘带”游客总数超100万人次。2024年国庆期间,“红飘带”合计演出510场,接待省内外入园游客7万人次,购票观演游客达5.2万人次。
大美山水间,隐藏着被低估的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首个被认证的“国家森林城市”,贵阳往往以山水景色引人注目。但若想读懂贵阳,不妨先尝试读懂甲秀楼。
甲秀楼夜景。澎湃新闻记者拍摄
甲秀楼的缘起,可以追溯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步入甲秀楼,古风雅韵扑面而来。“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206字的《甲秀楼长联》,与昆明大观楼长联、成都望江楼长联鼎足而立,是中国名胜古迹三大长联之一。上联描述的是贵阳及甲秀楼的地理位置,下联主要是写贵阳的历史沿革,由此可以让人们了解贵州的人文、地理和历史。
而位于贵阳市郊的青岩古镇,是可以触摸贵阳文脉肌理的又一坐标。
青岩古镇。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明朝廷在青岩设军屯堡,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是贵州省四大名镇之一。11月30日下午,封面新闻记者随媒体团来到青岩古镇,入目可见的是铺满青石板的街巷,和石块砌成的墙体。文昌阁、万寿宫、状元故居、赵公专祠等明清古建筑群,与“小青瓦双重檐”特色的民居渐次排开。
“青岩古镇是一个动态、开放、活化并持续演变的文化空间。”贵阳青岩古镇风景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静介绍,在注重保护历史风貌的前提下,青岩古镇引入现代商业元素,摇身一变,成为旅游休闲街区。游客可以在这里换上民族服饰拍一组写真,也可以探访明清特色石牌坊,参观“云贵历史第一位文状元”赵以炯的家,尝一尝青岩卤猪脚、糍粑稀饭、玫瑰糖……
媒体团成员参观展馆。澎湃新闻记者拍摄
别样夜贵阳,烟火气里跃动着治愈DNA
随着夜幕降临,11月30日晚上9点,初冬的泠风中,贵阳市区青云市集的人流仍熙熙攘攘。“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在中央广场的一隅,有歌手在小型舞台上,专注演唱着歌曲。当旋律到达高潮部分,台下的观众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合唱,随着音乐轻轻摇摆,共同沉浸在冬日的浪漫氛围之中。
今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青云路步行街成为贵阳市唯一入选的街区。
贵阳青云市集。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在赛博朋克风格的灯火之下,青云市集美食区往来食客络绎不绝,或坐或立,品尝着“贵州味道”。与此同时,音乐声在街区奏起,与空中袅袅升起的烟火气息相映成趣,为夜贵阳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松弛感。
从这一视角来看,作为全省“门户”的贵阳,又有着和美景并重的美食,进一步增加了让游客留下来的吸引力。
贵阳,正以它独有的方式,抚慰着在这里生活或暂短停留于此的人们,也在不经意间,完成着全新城市印象的表达。
迪娜尔 封面新闻记者 刘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