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作恶多端,他的坟墓应该平掉才是。”
1952年深秋,毛主席临时到访安阳,去到位于安阳市的袁林时,对袁世凯发表了一番评论。说袁世凯是个标准的两面派,大官僚地主。接着就有人提议,袁世凯作恶多端,他的坟应该推了才是。
不料毛主席在听到后,却是连连否决。这不禁让人疑惑,毛主席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才要保下这座罪人的陵园?
临时视察
1952年秋,毛主席对黄河治理问题发表了讲话,随即开始了黄河流域地区的巡视工作。在去往黄河流域途中,主席多次临时下车,对列车途经的部分城市也进行了多次考察。
11月1日在完成邯郸地区视察工作后,毛主席又在河南汤阴县下车,参观了当地的岳飞庙。后又去往了小屯村宫殿遗址,这里曾是商朝殷都的遗址。从1928年时,就有考古学家驻扎在附近考察,到如今小屯村遗址被发现的宫殿面积已超过了两万平方米。
视察小屯村遗址后,毛主席对小屯村遗址的挖掘工作非常满意。主席认为,小屯村遗址发掘除开对文物又发掘保护作用之外,还可以用商朝广袤繁华的宫殿遗址,警示各地官员,要时刻提防享乐主义。
后在返回汤阴县乘坐列车,途径安阳站时,毛主席又临时决定下车视察,对安阳市进行一次“突击作战”。这里与邯郸虽都只处在黄河下流冲积平原,与黄河关系不大。但在历史中,两座城市都位于《山海经》记载中,大禹治水开拓的“禹河”流域周边。算是黄河的支流地区。
如此一来说是“突击”视察,就有些算不上了。其实早在邯郸地区视察期间,安阳市官员就已经猜到了主席可能会到访这里。早在列车到站之前,就有安阳高级官员在站前等候。待到毛主席下车时,陪同的省委书记潘复生为主席一一介绍了迎接的官员。
因为是突然迎接,对上了毛主席的临时视察。在场的官员在见到毛主席后,都十分拘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还是毛主席在读懂当下氛围后,用潘复生介绍到的行署专员耀吾的名字与自己的泽东,开了一个光耀自己泽润东方的小小的玩笑,才化解了安阳火车站前的尴尬氛围。
后面在安阳当地官员的领路下,毛主席参观视察了安阳当地正在修建的几处公共设施。在吃过午饭后,同行的官员提出了返程,去往下一站的建议。毛主席听后摇了摇头,转身对安阳的当地的官员说道
“你们这里不是有个袁林嘛,先去下那里。”
说起袁世凯,不论是非功过,这倒是一个相当传奇的人物。他虽说出生在汝南袁家,受到了一些家族恩荫。但他毕竟是一个庶子出身,拿不到多少家族资源。能够爬到后面的北洋大臣,还是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他在科举数次失利后,没有选择回乡继承“百万遗产”。转而投奔养父的结义兄弟,当时的淮军将吴长庆。在吴长庆军中,袁世凯依旧没有放弃读书学习,想要在82年再次科举,考上秀才。
不过世事难料的是,就在袁世凯准备科举考试的同年,朝鲜部分军队发起了壬午兵变,攻入了王宫,推翻了当时朝鲜王朝的政治军团。当时身为朝鲜王朝宗主国的清朝,自然是在壬午兵变后,派出军队,对朝鲜的壬午兵变实施镇压。
而当时袁世凯所属的淮军,就是清廷派出去的军队。当年科举梦破灭的袁世凯很快适应了现状,在朝鲜战场立下不少战功。后在吴长庆的帮扶之下,袁世凯得到了清廷的应许,留在朝鲜当上了总督。
说袁世凯训练新军,也是在驻扎在朝鲜之后开始的。正是在这段期间,袁世凯积累出了训兵练兵的经验。也在之后甲申政变中,成功用训练出来的新军,击溃了驻扎在朝鲜的日军。成功进入了清廷权臣李鸿章的视线,将袁世凯从训练新军的总督,调拨成为了驻扎朝鲜总理,位同道台。在后续于朝鲜的驻扎期间,袁世凯亦多次挫败了日俄的阴谋,在当地积累了极高的威望,甚至有了一些“朝鲜太上皇”的意味。
甲午海战爆发后,袁世凯遁回国内。因在朝鲜总理期间表现优秀,被清廷派往了小站,训练新兵。之后的发展,自然就像历史书中说的那样。在小站拥兵自重的袁世凯对戊戌一派阳奉阴违,在变法前夕告知慈溪一派亲王,害的谭嗣同一行人惨死。而他自己则是升任了北洋大臣。后又对孙中山革命派耍两面派手法,在革倒皇帝后夺取胜利果实,企图王朝复辟。但因多年来的享欲生活,让身体落下了病根,在当上皇帝不久后就一命呜呼了。
袁世凯祖籍虽在河南项城,可他的墓地,袁林却建在了项城之外的安阳。这倒不是修建的人搞错了地方,缘因袁世凯生母刘氏去世时,项城袁家曾因因刘氏身为庶妻为由,拒绝将刘氏葬入墓冢之中。
这让当时刚刚升任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十分不满,他与当时身为袁家家主的兄弟袁世敦,展开了长达数月的争论。还拉来了朝中一众官员,来充当说客,想要让袁世敦放开嫡庶观念。可也许是袁世敦害怕袁世凯夺权,几个月的游说,仍旧没让袁世敦改变观念。
最终这件事情,还是以袁世敦教使些泼皮在刘氏灵祠前穿上大红衣袖胡闹,迫使袁世凯后退一步作为收尾。放弃将母亲葬入祖坟的袁世凯,转而将母亲葬在了安阳。经此一闹,袁世凯与袁家也算彻底闹掰了。在他临终前,还特意留下了“扶柩回籍,葬吾洹上”的遗言。
而袁世凯口中的“洹上”,其实就是我们如今的安阳市北关区一带。
因为袁世凯是废帝称立,在原则上,已经是废除了帝制。所以在陵园取名时,袁世凯长子提出的“袁陵”,很快就遭到了群众的否决。这让当时执政的总统徐世昌犯了难,不能用“陵”来作为称号,那应该叫什么呢?
后来,还是这袁世凯长子袁克定,将名词修改了下。将原来的“陵”字,换成了谐音“林”字来做通假之用。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称作的袁林之名。
袁林虽然在袁世凯去世后才开始修建,但北洋政府可丝毫没有含糊这位老领导。这座袁林,整整建了两年,直到袁世凯去世两年后的1918年,才算完工。前前后后消耗的钱两,更是多达七十多万枚银元。整座袁林占地9.3万平方米,风格上既有中国特色,又糅杂了西方建筑文化,修的是极其漂亮。
难能宝贵的是,从军阀混战到解放战争,袁世凯的陵园出奇的没有受到战乱波及。在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依旧保留当年修建时候的原貌。不过不同于岳飞墓,这座大地主大官僚主义者的豪华陵寝,在当年十分的“危险”,随时都面临被拆除的风险。
主席保下罪人坟墓
说回毛主席,在用完午餐后。毛主席坐上专车,在安阳市地方官员的领路下,到了袁林门前。毛主席下车后,在袁林四处转了转,走过照壁,牌楼,碑亭时,主席既没有说话,也没做任何停留。直到走到袁世凯墓冢——一个宽大的土堆前时,主席点了根烟,在这里伫立良久后,对着一旁的省委书记开口说
“袁世凯是你们河南项成人,是个大官僚,大地主。他在项城就有很多土地,又在安阳搞了很多。”接着,主席又回忆诉说了一边袁世凯当两面派,破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恶举。说完时,主席手上只剩了一个烟头。
趁着主席扔烟头的功夫,跟在一旁的官员中有人说
“袁世凯作恶多端,又是大地主,他的陵墓应该推掉,还给农民才是。”
毛主席听到后摇了摇头,回说道
“不要平嘛,要把它保护好,留作反面教材吗”
将烟头扔到垃圾桶后,主席宣布了回城,一行人又上车,返回了安阳市火车站。面对安阳市地方官员的挽留,毛主席边上列车,边挥手说
“这次嘛,本来就是‘突击’视察,视察结束,还不许我‘突击’回去?”
众人被毛主席的风趣逗得忍俊不禁,也不再挽留,注视列车驶离了车站,才纷纷离去。至于平掉袁世凯坟茔一事,也在没有人提过了。
被毛主席亲口下令保存的袁世凯坟茔,在2013年时,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了我国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到了2018年,袁林又经过评审,荣获了3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
不过,如今的袁林虽时有修缮,可也到处遍布岁月的痕迹。早些年杂揉了西方建筑文化的照壁,四处修建的豪华建筑,如今也已经是斑驳不堪。石桥底下不再是当年的碧波清潭,而是成丛的杂草。入眼,只是满目的疮痍。就如臧克家为鲁迅先生写下的《有的人》一样。有的坟茔修的光亮,可内地里腐臭不堪,让人避之不及。有的坟墓即便没有墓碑,可也依旧受人尊敬。
袁世凯坟茔从光鲜走向如今的破败,警醒意味十足。它从未因为“光鲜”而受到人们的赞美,也不会因为岁月,而收到人们的叹惋。毕竟想要留下身后名,可不是坟修的好就行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