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大部分北方地区零下已经冷的不行了,而日本北部温度更是能低至零下30多度。
可那个地方居然没有暖气,甚至是整个日本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安装暖气的。
那么,为啥日本人不安装暖气?他们又是怎么过冬的呢?
1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西岸,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虽然地处温带,但由于受到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冬季气温往往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要低。
特别是在北部地区,冬季气温往往更低,有数据证明,北海道最低气温曾达到了零下41度,这样的极端低温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如此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日本的许多家庭却没有安装我们熟知的暖气。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跟日本的房屋建筑结构以及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的房屋多采用轻型木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建筑方式虽然有利于抵御地震,但保温性能却相对较差。
在这样的建筑中安装集中供暖系统,热量损失会非常大,效率低下,不符合日本人注重节能环保的理念。
而日本的地理环境也为安装集中供暖系统带来了挑战。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国土面积相对有限,可人口密度却很高,在这样的条件下,要铺设覆盖全国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工程量巨大,成本高昂。
而且,日本十分注重农业,大规模的管道铺设工程不可避免会影响到宝贵的耕地资源,这是日本政府和民众都不愿意看到的。
更重要的是,日本面临着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日本97%以上的石油和99%以上的天然气都依赖进口。
如果大规模推广集中供暖系统,无疑会加重日本的能源负担,增加经济压力。
此外,日本的地质条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众所周知,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这种地质条件下,大规模的地下管道网络很容易受到损坏,不仅维护成本高,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所以,利用暖气取暖的方式,在日本行不通,那么日本人是靠啥来度过寒冬的呢?
其实他们有一套适用于自己国家的御寒方法。
2
首先,我们来看一种被称为“交趾蒲团”的取暖工具,这是日本传统蒲团的一种改良版本。
传统蒲团是日本人睡觉时铺在榻榻米上的厚垫子,而交趾蒲团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它的内部加入了电热元件,可以通电加热。
其次就是“被炉”,被炉,又称暖桌,是一种双层的矮桌,桌子下方安装有电热器,上面铺着厚重的棉被。
使用时,人们将腿伸到桌子下面,被棉被包裹着,这种普遍放在客厅,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取暖。
还有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就是“开空调”,空调可以快速提高室内温度,只不过,由于日本的电费相对较高,长时间使用空调取暖的成本也不低。
因此,很多日本人会将空调与其他取暖方式结合使用,以达到既舒适又经济的效果。
而对于需要外出的日本人来说,随身携带“暖宝宝”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除了这些取暖方式,日本人还有一个独特的习惯来抵御寒冷——那就是泡澡。
在日本,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浴缸,冬天泡热水澡不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取暖方法。
这些多样化的取暖方式,让日本人即使在没有集中供暖的情况下,也能够舒适地度过寒冷的冬季。
然而,当我们看到日本这些御寒的方式后,仍觉得这些方式不足以抵抗寒冬。
但其实,日本人普遍要比我们抗冻,当其他国家的人们裹着厚重的冬衣时,日本人却能够以相对轻薄的衣着自如地活动。
这种令人惊讶的抗寒能力并非天生,而是通过长期的训练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培养而成的。
3
从小开始,日本人就接受了系统的防寒训练,这种训练并不是通过特定的课程或者活动进行,而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
在日本的许多幼儿园里,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小朋友们也常常只穿着单薄的运动服进行户外活动。
这种做法在外人看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日本人却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从小就适应寒冷的环境,增强他们的体质。
除此之外,日本人还有着一年四季喝冰水的习惯,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们都会选择饮用冰水。
更为极端的是,在日本的一些地区还流传着一种名为“裸身祭”的传统习俗。
在寒冷的冬季,参与者会赤身裸体地进行冰水冲洗,通过忍受极度的寒冷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体质。
他们认为,寒冷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还能磨练意志、提升精神境界,相反,过度追求温暖和舒适会让人变得懒惰和脆弱。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日本人的耐寒习惯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采用现代化的取暖设备,然而,那种通过耐寒来锻炼身心的传统理念仍然在日本社会中广泛存在。
不管如何,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有尊重。
参考文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