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从9月至今来看,依旧在合理范围内,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一篮子货币兑美元贬值6.4%,人民币相比于一篮子货币还升值了,这都是数学上的客观事实。短期几周来看,还是有波动的,比如11月22日美元指数一路升到108的时候,也就是一篮子货币贬值接近8%的时候,当天人民币也在贬值,但贬值的幅度非常小,当时人民币最低也就是7.2668,也就是不到4%,按照我国作为最大出口国对汇率短期大幅度波动非常不利,一般的做法就是尽可能的熨平振幅,这在过去十几年都是如此,2015年以来的长期周期看,与美元指数趋势基本一致,如果没有特殊事件,缓慢变化连幅度都差不多。

2号的反弹大概率是上次美元指数快速贬值,人民币响应稍微慢一些,本身就要追美元指数,2号美元指数又一次拉升,叠加起来带来了离岸人民币的贬值,从一篮子货币来看,与其说人民币弱了,不如说美元指数太诡异,毕竟叠加降息周期和特朗普政治主张需要引导美元贬值,不马后炮的讲,有几个预测到9月降息周期开启后,美元指数能冲到108?市场并不一定按照预期来。

至于影响,个人觉得是利好的,结合经济现状,我国作为最大的贸易出口国,非常依赖欧美市场,现在内部消费不足,投资也不足,唯一好的一条腿就是出口,且关税这东西,只要还没落实,那就不算,生意该做还得做,比如9月美国重回第一大出口国,前11个月,对美国出口3.04万亿元,排在第三,增长4.9%;自美国进口9694.8亿元,增长2.9%;但对美国贸易顺差2.07万亿元,扩大5.8%,贸易顺差前二的东盟和欧盟,总共才2.5万亿。

根据我国出口的月份数据,每年的10~12月是出口的强势月份,大家看到那个峰值,就是12月,欧美最重要的节假日在这几个月,而我国作为最大的出口国,欧美又是最大的最终消费市场,本币贬值一些可以接受,尤其是向欧元区,9月以来还是升值的,产能出清是短期内的主要压力,关税没落地之前就是废纸,生意还得继续做,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能不能实现,东南沿海地区能提供多少就业,给经济基础差的地方贡献多少转移支付,都非常看未来几个月出口了。

最后题外话,制造业稳定,我国经济就差不到哪里去,这才是增量财富,而房地产更偏向于财富再分配,是对存量财富的挖掘,可以没有房地产泡沫,但绝对不能没有制造业,无非就是卖给谁的问题,内需就是内循环,外需就是外循环,日本就是典型的案例,要不是制造业,敢创造那么大的房地产泡沫,敢那么玩极致的凯恩斯主义,早就像阿根廷一样崩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