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视变化,守正创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反过来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指出,中国是人类唯一从远古持续至今的社会。美国历史学家克雷格在《哈佛极简中国史》中也承认,中国是人类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持续不断的文明。但是这个“不断”怎么给出合理的解释,中国文明因何而起,如何持续?它的起点、传承和形态,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依然需要学界条分缕析,深入辨识。

萌芽发端:生产力模式的诞生

中国文明从何时萌芽?考古挖掘显示,江西仙人洞陶片有2万年的历史;3万年前广西甑皮岩人就已经有用瓦片煮肉的痕迹。DNA研究显示中国北方父系氏族社会,大约源起于14000年前。如果将末冰期结束再减去2000年左右来看,界定盘古兴起大约在12000年前是相对合理的。在此以后,考古发掘的贾湖遗址和安徽“含山玉版”,显示早期盘古氏族社会发展地缘经济的原始生产力模式——围猎,在《连山》这部古代文献中初现端倪。可以初步判定,就生产力形式而言,1.2万年前,中国北方诞生了盘古率众创新围猎;中国南方出现了湖南玉蟾岩和浙江上山文化,其种稻痕迹明显。这揭示了中国南北族群同时进入了“畜牧和农耕”的萌芽态文明。DNA-Y染色体研究证明,在2.3-1.4万年前中国有三支族群崛起。以气温高低排序及考古成果来看,其中最早2.3万年前的云南、广西传承了多支族群,大约1.4万年前古羌人出现在成都平原,2000年后末冰期后期,其后裔盘古在1.2万年前率众北上,辗转出现在中国西北。

传承创新:生产关系的深化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调整与改变,也必然记载于古代文献中。《连山》的主题,就是集中反映盘古围猎生产力模式。其后,按时间顺序陆续出现的《洛书》、《河图》、《归藏》、《周易》、《易传》,本质上都是对当时或前代生产关系的记录、整理与理解。比如《洛书》《河图》描述了伏羲农业社会生产关系图景。《归藏》聚焦贸易、金融与货币,事实上是上古时代商业社会逻辑的描述与总结。到《周易》与孔子的《易传》,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历史经验与人文伦理纳入社会治理规范的渴望与探索。

文化精神:中华文明持续前进的动力

事实上,从《连山》到《易传》,其内容不只是生产关系的反映,更重要的它们还是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观的传承与创新。盘古用“卜法”铸造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女偃用《随》卦表示主客观精神的引导。《山海经》可能是一本地理贸易图解,经济理性已经孕育其中。孔子用“仁”来取中守义,显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升级贯通。“易”这个字,最初就有变化的意思。《易经》《易传》实际上代表着中华文明守正创新之“魂”,这些都是我们探寻中华文明持续“不断”的关键钥匙。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强调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生物学与考古学可以从出土的古人的两颗牙齿推导出古人的完整体型,包括十个脚趾,其中就体现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认识方法论。逻辑实际上就是指普遍规律,历史则是动态的社会表征,表征可以丰富多变,但底层逻辑规律却起到支配作用。中华文明的持续“不断”,其实深层次是指那种推动中国社会从历史走到今天的底层逻辑,即正视变化,守正创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反过来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华文明持续“不断”的本质,其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价值观的“魂”不断。

(作者为上海典龙文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