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次子陈知建眼中,父亲陈赓是一位大英雄,他14岁入湘当兵,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进入黄埔军校,从大革命时期到抗美援朝经历了无数次战斗。
在陈知建年幼的印象中,父亲的生活便是不停地“出征”,留给他们之间的亲子时光就变得非常少,因此与父亲相处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他最珍贵的回忆。
陈知建说:“父亲的军事生涯最让我羡慕,以前每当他讲述当年叱咤战场的情景,我只要听一遍就记住了,直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令陈知建最印象深刻的是小红军的故事。在语文课文中有一篇《倔强的小红军》的文章,里面讲的就是陈赓与一位叫“九斤半”的小红军的故事。
“父亲不止一次和我们提起过‘九斤半’,不过,他说‘九斤半’其实是两个人。”陈知建说。
长征前夕,陈赓在中央苏区步兵学校做校长,他身边有一个小勤务兵,就叫“九斤半”。1934年开始长征后,陈赓原想带着“九斤半”一起上路,却怎么也没有找到。
过草地时,陈赓在途中碰到了一个小红军,看到他身体非常虚弱,便立刻让出了白马,但小红军却拒绝了。陈赓又想把自己的粮食让出来,小红军拍拍自己鼓鼓囊囊的粮食袋说:“我有东西吃。”
陈赓没有怀疑,继续上路,但走远后突然反应过来,连忙折回去后却发现小红军早已没有了呼吸。
此后,陈赓再也不能听到小孩子哭,一听到孩子哭声就能想起当年那个小红军。
在长征途中,还有一件事让陈赓一度落泪。
那是红军快要走出草地时,陈赓最心爱的大白马倒了下去。他守在心爱的坐骑旁落下了伤心的泪水。
陈知建说:“父亲的经历总能帮助我们克服不少生活中的困难。”
陈知建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在学校里被老师错误批评,他尽管没有当面顶撞老师,但心里还是不痛快,回家后便向父亲诉苦。
不料父亲却对他说:“你这叫什么冤枉,我从国民党监狱中放出来后,王明非说我和蒋介石关系不一般,不可靠,并提出要我下毒手。幸亏派来质询任务的人是我的部下,对我十分了解所以未动手。”
听了父亲的讲述,陈知建豁然开朗,想想父亲当年的冤枉,自己的事情根本不算什么。
陈知建还看到过父亲伤痕累累的双腿,整条腿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
陈赓腿部所受最严重的伤莫过于1927年任红军营长时的一次负伤。
当时陈赓率起义军边打边退,在激战中不慎被子弹击中。由于当时条件艰苦,伤口并未得到及时处理,等大军摆脱敌人的追击时,他的腿已经严重腐烂。
党组织连忙将他送到福建长汀福音医院救治,医生却告诉他伤口已经严重威胁到他的生命,要想保命只能截肢。
对军人来说,双腿就代表着枪杆,没了腿还如何革命?陈赓不愿截肢,恳求医生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自己的腿。医生被深深感动了,冒了巨大的风险帮他保住了双腿,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腿伤终于好了,但陈赓还是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但是,这样言传身教的日子并不太长,1961年3月的一天,陈知建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父亲走了!
可当站在病房里的时候,陈知建的脑海中却闪过一个奇怪的念头,原来大英雄也会被心脏病打垮。
虽然与父亲相处的时光并不多,但陈知建在父亲身上学到了太多东西。或许是受到了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陈知建到后来也走上了军人的道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