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

从福利院里关爱老人,到斑马线上暖心护学;从社区里爱心助学,到贺兰山下清理垃圾;从在小区内进行法治宣讲,到广场上弘扬文明新风,......眼下,宁夏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各司其职,以自身所长服务群众,因“志”而行,因“愿”而动,满怀热情传递温暖与爱心。

近年来,宁夏持续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壮大队伍力量、推进供需对接、培育品牌项目,打通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志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特别是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联合9部门推动健全自治区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工作规则和联络员制度,持续掀起志愿服务社会新风,凝聚起党群同心、感人奋进的澎湃力量。

志愿阵地持续拓展

10月23日,宁夏理工学院大二学生方思昊下课后便赶往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朝阳街道东胜社区,他的另一重身份是东胜社区青苗爱心托管班的辅导老师。在青苗托管班内,方思昊正在为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

“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帮助更多人,我感到非常充实和快乐。”方思昊是宁夏理工学院红十字会民航现代产业学院分会会长,经常开展对社会组织、福利院、敬老院等地方的公益活动。当了解到东胜社区很多小学生面临在每周三下午“无作业日”“无延时课”提前放学无人管护的问题时,他带着部分会员加入了青苗爱心托管班,每次进行两个小时的辅导。

“社区将‘青苗托管’志愿服务作为增进社群互信、融洽邻里关系等方面的有效载体,将志愿服务项目作为推动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进一步完善了家校社协同共育格局。”东胜社区党委书记王蓉表示。

微光如炬,聚光成火。目前,宁夏持续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阵地体系,已建成市、县(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18个,县(区)级志愿服务中心22个、所242个、站2822个,延伸建设志愿服务基地、点、广场等1802个,推动志愿服务站点与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效衔接。

志愿项目精准触达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目前,全区注册志愿服务团队9698个,实名注册志愿者151.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0.8%,每5个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实名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比例、有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占注册志愿者比例、实名登记志愿者人均服务时长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家住海原县红羊乡红羊村的武秀花患有重大疾病,还照顾着一名智力障碍的儿子,生活十分拮据,因长期通过卖废品补贴家用,家庭卫生环境很差。7月22日上午,海原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爱心社会组织启动“情系困难群众、点亮温暖之灯”活动,志愿者们带好清洁工具,在武秀花家里扫地、拖地、擦玻璃、整理杂物、收拾厨房,大家分工有序,将平常老人打扫不到的地方清扫干净。

空巢、独居、留守、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尤其是居家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今年以来,海原县开展“有温度、有感情”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有效解决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宁夏坚持从群众最突出的需求入手、从最困难的群体做起,谋划志愿服务项目。一个个志愿服务组织的成立、一项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让温暖精准触达百姓心坎。

志愿精神深入“肌理”

今年以来,宁夏聚焦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部署启动志愿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产业发展、困难群众帮扶、文明新风传播、环境卫生洁美、平安乡村建设六项志愿服务行动。

全区各地也结合实际,探索发挥志愿服务多元作用。银川市成立“红石榴志愿服务队”“首府桑榆红”等志愿服务组织;石嘴山市整合老党员、退役军人、巾帼妇女等多支志愿服务队,提供法律宣传、人民调解、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吴忠市设立“兰花芬芳”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和志愿服务中心,实施“育兰计划”,培育品牌项目38个,储备优秀项目66个;固原市培树“杨野河式精气神”、“顶梁柱扶持计划”等志愿服务项目品牌,聚焦“一老一小”,温情帮扶弱势群体;中卫市组建“红色先锋助力乡村治理”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新兴领域发挥优势,广泛开展保障改善民生、参与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实践。

“志”在心中,“愿”在行动。近年来,宁夏多部门联合连续举办7届宁夏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选树培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60个,多赛道推选行业志愿服务典型380个,先后有131个志愿服务领域先进典型受到全国、全区表彰,“兰花芬芳”“雷锋快乐工程”等44个志愿服务个人、组织、项目、社区入选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带动一群人,温暖一座,这些身边好人、好项目不仅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更产生了一个典型带动一群先进,形成了志愿服务人人参与的局面,志愿精神在越来越多宁夏人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