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城市航站楼内,旅客准备乘坐大巴车前往机场。记者 陈童 摄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内演出。记者 陈童 摄
“1+1+4”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精雕数控机床、热景生物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廊坊城市航站楼成为华北地区首座服务于京津冀三地的城市航站楼……近年来,廊坊开发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牢牢牵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加速构建与京津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
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廊坊开发区承接京津转移重点项目106个,总投资560.61亿元,目前已有12个项目建成投产。通过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廊坊开发区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融入京津中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协同创新势头强 发力发展新赛道
近日,在位于廊坊开发区的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廊坊增材制造分公司,一件被誉为火箭“心脏”的火箭发动机摆放在展厅。这件火箭发动机是靠3D打印制作完成的。
“在北京是原创研发,研发中心为主,我们在北京主要实现‘0’到‘1’的突破,而在廊坊主要实现‘1’到‘10’,甚至‘1’到‘100’整体的跨越发展和规模发展。”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廊坊增材制造分公司总经理倪江涛介绍,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制造能力、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积极开拓商业航天、精密零件、汽车制造等应用领域,快速形成产业规模,努力成为国内领先的增材制造技术产业化公司。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廊坊开发区瞄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推进京津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全面打通京津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全链条”。聚焦增加科技创新有效供给,廊坊开发区整理出资金奖补、减税降费、行政执法、要素保障、贷款贴息等5大类46条惠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企业是重要的“转换器”。廊坊开发区抢抓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疏解机遇,在科研项目、创新平台、科技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大力引进京津科技型企业,加快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新高地和聚集区。
加速“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廊坊开发区一方面鼓励区内企业“走出去”,深入对接京津创新资源,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廊坊开发区应用转化;另一方面,将京津科研院所、高校“引进来”,全力构建廊坊开发区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在“引进来”方面,廊坊开发区尤其注重引入“国家队”。通过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四所一局两院”、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联系合作,廊坊开发区全面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步伐。
以“科技引领+协同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廊坊开发区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升级创标、研发平台协同共建、京津资源深度对接等专项行动,全面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
“为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今年前三季度,廊坊开发区累计161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金额6.96亿元,推动了科技型企业‘升级创标’,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丁勇说。
产业转移东风劲 集聚发展新动能
近日,在位于廊坊开发区的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廊坊精雕公司”)生产车间,一台五轴数控机床的显示屏上,由数字、字母和符号组成的指令不断跳动,半径1毫米球头铣刀不停移动、切削,一个汽车发动机缸体模具镶件即将“出炉”。
“自2014年北京精雕集团将生产与装配基地搬迁至廊坊,我们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自主研发的五轴数控机床系列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实质性进口替代。”廊坊精雕公司总经理黄海介绍,10年来,他们先后建成投产数控机床制造基地一期、二期、三期项目,年产1.08万台中型精雕机,“微米级”加工工艺全球领先。
廊坊开发区是距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雄安新区最近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协同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上优势巨大、空间广阔。“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让我们的区位优势迅速转化为发展优势。”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姚振辉介绍,廊坊开发区瞄准现代商贸物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生命科学、休闲文旅等“1+1+4”主导产业,精准承接京津高端项目,吸引了廊坊精雕公司等一大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和京津产业转移项目加速向廊坊开发区延伸。
除了廊坊精雕公司,廊坊开发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场景还有很多。总投资133亿元的联通华北廊坊基地、总投资260亿元的润泽国际信息港、总投资41亿元的中国人保北方信息中心等数据中心及上下游关联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廊坊打造中国北方算力中心节点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以华大基因、热景生物、诺道中科为代表的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企业落户廊坊开发区,形成了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智慧医养于一体的产业链条,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2014年以来,廊坊开发区坚持把产业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承接京津转移重点项目106个,总投资560.61亿元。
“我们承接的企业主要是央企、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承接方式为全部或部分疏解,主要为京津企业在廊坊开发区设立独资子公司或分公司,同时也包括整体搬迁、设立独资分公司及参股合作等,推动形成了跨区域有序承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姚振辉介绍。
公共服务再升级 打造发展新优势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借力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廊坊开发区依托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等项目,加快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升级,打造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典范。
108个情境空间、21场沉浸式演出、365天不间断上演……自去年7月“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开城以来,这里持续吸引海内外游客,成为京津冀文化艺术新地标。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廊坊开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机制,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优质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共建共享,让人民群众不断收获协同发展红利。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协同育人。廊坊开发区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以廊坊开发区为基础,以廊坊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高校,以新奥集团、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京东集团、北京精雕科技集团为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全市13家省级以上园区、32个市直部门、16家行业协会、18所中高本院校、1500余家优质企业,通过有效制度保障和政策投入,调动“政校园行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政府、学校、园区、行业、企业五方协同,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目前,位于廊坊开发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廊坊城市航站楼成为华北地区首座服务于京津冀三地的城市航站楼,可为旅客提供集值机、行李安检、行李托运、机场巴士于一体的顺畅乘机服务。
给企业发展和群众生活带来便利的,还有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目前,廊坊开发区全流程审批事项由64项压减至32项,审批要件由139个压缩至74个,企业开办全流程网办率达99%,25项便民服务“冀时办”可办,实现了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
通过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廊坊开发区增强了对京津项目的吸引力、承载力,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有发展。仅2023年,廊坊开发区就引进京津产业转移企业及重点项目30个,投资45.5亿元,推动形成了央企承接快速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持续加速、区域协同发展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
来源:廊坊日报
记者:马珉璐
通讯员:陈哲
编辑:韩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