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半个南京人。

在这儿读书在这儿工作在这儿梦想黄金的世界在这儿吊的一逼一逼吊糟,从小杆子混到老登,算算已有十年还要饶一点。

这么些年南京还是没走遍,没吃遍,名楼古刹的栏杆没有拍遍。

来日方长,来日也很短,冬天的南京来日还很冷。

想起来,就要写下一点,为了忘却的纪念。

今天没有口水汪洋的随笔,是一篇作文腔很重的作文。请各位阅卷老师打分。

北方城市,南京

南京怎么可能是北方城市呢?

从名字到地理位置,它和北都不沾边。但“北方城市”是对踏入南京外埠人的温馨提示。如果你带着江南印象来南京,南京就成了难念的经。

南京有时比典型北方城市的体验还“靠北”。北方城市的冬天越冷越热闹,南京的冬天越冷越急躁——吊得一笔,么得暖气。南京拥有四季,而四季偏爱让南京拥有漫长的夏季和冬季。

笼上寒意的南京和一座北方古城没两样,往事越千年,沉默不说。梧桐大道无边落木萧萧下,绵延数十公里的明城墙欲说还休,莫愁湖心事沉重水波不兴,清凉寺的钟声传到远处,中山陵旷远的静穆里,《首都计划》的废稿像二三月的梅花山,落了一地。

南京是失意的。像我们所知道的那些有着悠久历史也有着大起大落的北方名城一样。

南京的历史境遇就像它的天气,热时极热,冷时极冷。

东吴孙权立之为首都、开启南京王朝建都史时,南京是热的。成为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王安石等唐宋名家“金陵怀古”的主题时,南京是冷的;

重整乾坤的大明选中南京为开国都城、郑和从此七下西洋威加海内时,南京是热的。曹雪芹据南京的记忆写下一把辛酸泪的石头记、金圣叹哭庙被砍头时,南京是冷的;

鲁迅从江南水师学堂登上历史舞台、孙中山在此畅想一个新生民主国家时,南京是热的。到了南京大屠杀的悲鸣叩击人类的良心时,南京已经冷意入骨。

南京也是诗意的。深入领略南京,又会发现他和我们常见的北方城市到底不同。

历史的热情和冷遇锻炼了南京宠辱不惊的心态,不南不北的南京,汇通了南北的风物与风度。

他远看有北方大地的粗粝风沙,近看又有江南佳丽地的婉约风尘。陵园路遮天蔽日的梧桐是南京,鸡鸣寺的烂漫樱花也是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是南京,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还是南京。天下文枢、世界文学之都是南京,金陵小吃钻研到全国小吃之首依旧是南京。

经受过冷热的南京城,孕育了有着知冷知热性格的南京人。而这又体现在独具韵味的南京话里。南京潘西一开口,北方大汉绕道走。但等你弄懂了“难听”话里的好意思,南来北往的人就再也不想走了。

接触南京人久了、听的南京话多了,便要感叹,到底是南京,话虽俗气,却真是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讲的那样,菜佣酒保也有六朝烟水气。

但你要把这句恭维话说给南京人,他会摇摇头说:什么六朝烟水气,就是南京大萝卜。

萝卜就是南京的形象代言人。

一个萝卜一个坑,拔出萝卜带出泥。有点保守有点土,但要论清爽脆利热情洋溢,南南北北看下来,也没多少奇花异草比得上它。

话题邀请:

说说你印象中的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