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历史距今已有数千年,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与人类农业和西方文明具有非常紧密的连结。在人们的印象中,葡萄酒可以是某种文化的象征,可以是某种礼仪的具现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一瓶特定年份特定原产地的葡萄酒价值贵若珍宝。如今,葡萄酒也会出现在普通人家的餐桌上,然而从精英转向平民,这一葡萄酒市场的转变背后,承载的是西方文明历史的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世纪以来,英国一直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海洋国家,积极从事各种商品的海外贸易。英国长期以来对葡萄酒的旺盛需求,驱使一代又一代英国人前往海外殖民地从事葡萄酒酿造及出口贸易。除了攫取利益,葡萄酒生产商还自诩肩负着“文明教化”的使命,葡萄酒成为一种控制和征服他们眼中未开化而充满异域风情的土地,普及西方道德观和生活方式的手段。

在英国消费者眼中,“廉价与劣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殖民地葡萄酒这种“粗制的魔药”挥之不去的标签,无法与高档的欧洲葡萄酒媲美。在一战后,殖民地葡萄酒被赋予了爱国主义的内涵,开始在英国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中流行,并加强各自治领、殖民地与英国的商贸联系。二战期间,帝国葡萄酒更加成为一种能够鼓舞士气、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饮品。

《红酒帝国:市场、殖民地与英帝国兴衰三百年》通过梳理英属殖民地葡萄酒酿造史,以及殖民地与英国之间源远流长的贸易关系,讲述英国三百多年的殖民扩张史,展现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与其殖民地在力量对比、地位关系上的变化,以及英国消费市场由精英垄断转向平民化、大众化的历程。

点击下图,了解红酒的秘密

作者:[美]詹妮弗·里根·列斐伏尔

出版时间:2024.2

以下内容选摘自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红酒帝国:市场、殖民地与英帝国兴衰三百年》。

南非的种族隔离与葡萄酒市场

IMPERIAL WINE

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殖民地葡萄酒对英国的出口量有所下降,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的酿酒师们却很忙。这是一个产业扩张和质量提升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殖民地葡萄酒成功征服了英国葡萄酒市场,这不仅是因为英国人的葡萄酒消费量发生了变化,也要归功于殖民地葡萄酒生产商的全新思维和葡萄酒品质的重大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南非的政治道路是由作为少数人口的白人选择的,所以南非葡萄酒的发展道路也有些与众不同。葡萄酒所代表的骄傲和欢乐的精神与后殖民社会中的黑暗潮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战后是一个英国和白人聚居的前殖民地的长期增长和繁荣的时代,但这种成功并不是均衡的。事实上,种族等级制度作为欧洲殖民主义的显著特征,以新的形式延续了下来。最明显和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南非。

南非在1910年成为一个“联盟”和自治领。从好望角和它西部肥沃的葡萄酒产地,即大西洋一侧,跨越广阔的内陆高原,一直向东延伸到印度洋海岸,都属于联盟的领地。这是一个拥有多种地理和气候类型的大国。政治上把它联系在一起的是两个白人社区之间勉强的和解:一个是忠诚的英国后裔,另一个是南非白人(阿非利加人)。

这两个社区的人口仅占总人口20%左右,但他们却宣称拥有全部政治权力。联邦迅速通过一项法案,为非洲黑人建立保留地,限制他们拥有土地和在某些城市地区居住的权利,从而巩固了白人至上的地位。这种歧视是被称为种族隔离的官方隔离政策的前奏。种族隔离政策在1948年南非国民党当选后得到了确立。种族隔离制度强制实行种族隔离,并试图压制有色人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族隔离制度对理解20世纪的南非葡萄酒产业至关重要。在20世纪10年代,大部分良田就已经掌握在白人手中了,而在整个20世纪下半叶,农民一直是南非国民党的最狂热支持者,因为种族隔离制度保证了他们可以不受惩罚地对待廉价的有色人种劳工。历史学家比尔·纳森(BillNasson)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斯泰伦博斯的一个葡萄酒农场的工人工资只有每天4兰特。

种族隔离制度最终使南非成为国际舞台上最下等的国家,这对其葡萄酒出口产生了一些影响(尽管没有预测的那么大)。联合国通过了支持制裁南非的决议,但这些决议都是自愿的,没有什么约束力。20世纪50年代,英国发起了一场反种族隔离运动,鼓励抵制南非商品,包括水果、香烟和葡萄酒等。

事实上,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人并不厌恶南非葡萄酒。即使有厌恶的情绪,那也主要是出于口味和质量的原因,而不是因为政治伦理。到20世纪70年代,尽管南非葡萄酒基本都被归类为雪利酒,只有小型独立酒商会购入南非生产的无气佐餐葡萄酒,但南非葡萄酒仍然会出现在许多主要零售商的货品清单上。

而在1986年,美国和欧共体不顾英国反对,对南非实施了制裁。这些制裁是否真的对之后的政治变革产生了影响还有待商榷,但它们似乎确实对英国葡萄酒销售商的良心产生了影响。贝瑞兄弟和拉德酒业在20世纪70年代初还在采购南非葡萄酒,但到了1984年,南非葡萄酒就从他们的酒单上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葡萄酒零售商在1991年重新接纳了南非葡萄酒,看上去似乎是久别重逢,实际上中间只有短暂的间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1年春天,南非政府开始了废除种族隔离的立法工作。

南非因为种族隔离制度受到了英国零售商的谨慎对待,伴随着这一制度的瓦解和崩溃,南非葡萄酒在英国市场上的命运也在随之起伏。从20世纪60年代到1981年,贝瑞兄弟和拉德酒业在其以法国葡萄酒为主导的酒单上有三款南非波特酒。

1982年10月,该公司放弃了其中两款南非葡萄酒;到1983年6月,南非葡萄酒彻底从酒单上消失,但出现了第一款澳大利亚葡萄酒。

1991年10月,该公司重新推出了南非葡萄酒,并发表了以下评论:“在被迫离开一段时间后,南非葡萄酒重新归来是一件令人深思的大事。毕竟,在声誉方面,南非葡萄酒曾经领先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澳大利亚……然而,我们发现,在品尝葡萄酒时,我们需要比预想的更严格。不过,我们重新引入的三款南非葡萄酒都是葡萄酒中的典范之作。”

在这一评论中,间接地提到了南非在1991年废除的歧视性的种族隔离制度。1991年销售的葡萄酒当然是在种族隔离制度下生产的,因为葡萄酒在装运和销售之前需要一些陈化时间。

不过,这里的主要问题是,到20世纪90年代初,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葡萄酒开始受到人们的尊敬,并出现在酒单上。它们不仅进入了超市和平价连锁店的酒单,还出现在了专门售卖高级和专属葡萄酒的零售商的酒单上。这是真正的第一次,因为虽然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葡萄酒已经在英国中产阶级消费市场上沉浮了一个半世纪,但它们从来没有得到过英国高级酒商的尊重(19世纪的康斯坦提亚除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回顾殖民地的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詹妮弗·里根·列斐伏尔想告诉大家的是葡萄酒从来都是与政治息息相关的,葡萄酒最初诞生时的殖民环境在21世纪仍然影响着葡萄酒的生产和消费。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整个20世纪,与种族有关的习语和关于“文明”国家的讨论在英国葡萄酒文学中屡见不鲜。

此外,詹妮弗研究新世界殖民史的另一原因在于葡萄酒营销仍在使用经过剪辑和美化的历史。但无论英国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殖民他国的经历塑造了英国文化和社会。殖民主义仍然是一股力量,至今仍在影响着作为英国人的意义——或者确切地说,影响着作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南非人的意义,甚至影响着喝葡萄酒的意义。

点击下图,了解红酒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