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5年我军大授衔,因为人才太多,典型的“僧多粥少”,导致有100多位将军中将和上将以偏低的级别被历史记载。
当时,这些将军对中央给予自己评定的军衔都不太满意,其中聂鹤亭因闹的最欢腾,结果军衔压了一年才给他补发。
其他将军虽没有像聂鹤亭那样意气用事,但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比如张广才,他后来署名文件都不写自己的名字,直接签成“少将”。
毛主席看了他递交的文件,笑着感慨了一句:“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愿意写了,这是有多大委屈?”
投身革命
张广才生于清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张家受大环境影响,仅仅十来年的光景,就从原本略有薄产变成了要靠负债度日。
所以即使张广才少年时期,正赶上新式教育推广,他也没去上学,因为那会他已经是一个半大的小子,需要去放牛或者做杂工养活自己。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受严重迫害,在此背景下,我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当时,做了14年窑工的张广才日子艰辛,实在过不下去,正想着另寻出路,正好遇到我党要攻占黄安县城,双方一拍即合。
就这样,已经27岁的张广才参加了起义军,走上了一条和他的前半生,完全不同的道路。
张广才出身社会底层,也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比起其他爱国学生和有志之士,他更加了解底层百姓的艰辛和需求。
所以加入我们的队伍后,在团结群众,组织大家开展武装斗争的时候,工作就完成的又快又好。
1931年,张广才正式加入红军,有之前的工作经验打底,他也一直在从事政委和后勤一类的相关工作。
大家都知道,打仗的话,小打小闹那看的是匹夫之勇,但凡有点规模的战役,那打的就是后勤。
所以张广才的工作看着不起眼,也没有前线的战士那么战功赫赫,但他们在敌后从事的后勤和政治工作。
对于前线战士的物资供应,提高士兵的士气、维护军队纪律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1936年,因工作突出,组织决定将张广才培训为高级军事和政治干部,他因此得到去红大的高级班学习的机会。
之后抗日战争爆发,张广才一直在山西从事敌后工作,曾担任过工人游击队的教官,也当过八路军锄奸部的部长,还一度在兵工厂担任要职。
1940年,张广才回到延安参加七大,七大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张广才作为代表参加这次大会,表明他在党内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解放战争时期,张广才曾先后担任过吉北军分区司令员和吉林省军区副参谋长等职,统管东北的剿匪、后勤工作和军事指挥等方面的工作。
当时东北是连接苏联和中国的关键地带,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它不仅为我军提供了战略物资和兵源,还在政治、军事和后勤等方面为我军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张广才是在解放战争爆发后,专门被调到东北担任要职的,可见中央和组织对他的器重。
张广才的军衔为什么低了?
关于张广才在建国后只得了个少将的原因,大家分析了一下他的生平,得出一个结论:张广才工作能力有,但看人的眼光却不太行。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对张广才的军事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个人-张国焘。
1935年,我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共一大代表张国焘与毛主席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张国焘主张红军应该南下,以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为根据地,发展革命力量。
而毛主席则坚持北上,以陕甘宁边区为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
张广才当时是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他也认为南下的策略有利于红军在战略上获得主动,避免与国民党军队在北方进行消耗战。
所以张广才是张国焘南下政策的重要支持者之一,结果红军在四川等地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强烈抵抗,加之自然环境的恶劣,我军损失惨重,南下策略以失败告终。
当时,张国焘还试图另立中央,被开除出党后又叛逃到国民党阵营。
他的行为在我党历史上被视为严重的错误和背叛,他的故事也成为后期,我党内部斗争和纪律严明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长征结束后,组织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张广才因立场坚定。
并没有收到张国焘的蛊惑继续在我军中服役,然而他的仕途在这件事之后,也多少受到了一些波及。
据不可靠消息说,在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组织在有人可用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其他将军上前线。
张广才自然而然的“靠边站”去了后方,这也使得他的军功不足,最后只得了个少将。
当然,这种说法并没有历史依据,反而历史可查的是,张广才实际上参加过百团大战,平津战役、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他的军事贡献毋庸置疑。
再加上后期,张广才敢在递给中央的文件上,签“少将”,以表示自己对军衔的不满,可以看出和中央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而毛主席看完他签的文件,随口而出的那句调侃,也反映了他们之间非同寻常的上下级关系和深厚的战友之情。
那这样说来,张广才被评为少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时我们军中的能人太多。
大家论资排辈往哪里一坐,一直在后方工作的张广才的资历和军功自然就要差在前线,直接面对敌人和危险的将军们一筹。
结语
建国后,张广才一直在我军中担任要职,1970年在湖北恩施病逝,享年70岁。
2007年他的骨灰被重新安放在了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