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田雄 □刘清华
责编|郭新磊
通讯员|林志强
正文共3545个字,预计阅读需11分钟▼
“扫个码,动动手指,轻轻一点就能发送我的诉求,太方便了。”
“坐在家里,通过手机端就能快速反映问题,解决也非常及时到位。”
这样的便利景象,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街头巷尾、渔排村居随处可见。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乘“数字中国”峰会落户本地的东风,全力打造福建省数字场景应用“第一区”,促进了信息化对智慧社区的驱动赋能,有力推动了“数字+”向社区延伸,绘就了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长乐区以漳港街道百户村为试点,积极探索防控化解矛盾纠纷的基层社会治理云平台——“乐和解”。百户村以此为契机,建设起“智慧乡村”信息化平台等阵地,利用“5G+”信息化技术,实时感知汇聚各类乡村数据,实现乡村生产数据化、治理数据化与生活数据化,着力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如今,科技赋能的百户村,群众过上了“村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未来式”乡村幸福生活。百户村也因此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23年,该村还被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授予“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党建引领,增强乡村治理“凝聚力”
百户村沿海而居,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和峡漳线、文松路贯穿全境,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数学家、珠算发明大师柯尚迁的故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四千余村民为了保护海洋生态,放弃了向海而生的传统劳作方式,纷纷上岸探寻新的乡村振兴之路。
新时代下的百户村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是漳港街道的必答题。“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百户村整合资源,向科技要新质生产力,以党建‘一盘棋’思路系统谋划乡村治理工作。”不久前,记者在百户村采访时,漳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必重如是介绍。
如何向科技要新质生产力?探索中,百户村以“智慧乡村”信息化平台为核心,着力打造“数字场景应用第一村”。记者了解到,“智慧乡村”平台包含1个智慧中心、9个子系统,涵盖乡村服务、乡村治理、生态宜居、纪检专题四个板块,主要通过建设“核心大脑”综合应用工程,实时感知汇聚各类乡村数据,实现乡村生产数据化、治理数据化与生活数据化——推动乡村村务、党务、财务等信息线上公开,提高村民参与度、决策度,提升村民自治能力。
以该平台为依托,百户村还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了“村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包楼栋”的纵向网格化数字管理层级,将党建触角延伸至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同时,积极组建百户中心村党委,整合地缘相邻、血缘相亲、村情相似的百户村、门楼村、新厝村3个成员村党组织,打破农村资源“小散弱”格局,充分发挥数字赋能、强村引领、联片带动作用,促进资源共享、决策共谋、发展协同。
百户村还创新“互联网+党建”模式,在“智慧乡村”信息化平台建立起智慧党建展厅,实现党员远程多人会议、线上谈心谈话、党务网上公示等功能整合。同时,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员学习教育的特点,百户村积极构建党建学习新阵地,完善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并使用联通智慧党建产品建立“微支部”,及时推送党务知识、党建动态,宣传先进典型,定期发布学习教育、组织生活时间、地点、活动意义以及任务等信息,党员可以通过线上或者线下参与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党建、乡村治理工作插上“数字化”之翼。
另外,为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和流动党员中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专业优势,百户村按照“规模适度、科学合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优化网格设置,划分功能片区,建立起小区(自然村)网格党支部3个,调动网格内党员、“双报到”党员全力开展入户走访等各项活动。例如,在渔业工作中,网格党支部利用科技手段推动关口前移、触角延伸、力量下沉。同时,持续加强与海警、海事等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确保海陆巡防全覆盖。
自治为基,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力”
记者了解到,长乐区在实践探索中,切身体会到了“数智”平台建设带来的便利,相继推出了三大“乐”数字平台。即,构建全省首个防控化解矛盾纠纷的基层社会治理云平台——“乐和解”,积极推动基层矛盾纠纷由“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推进全省首个人大智能互动大数据平台——“乐在线”建设,以新技术、新手段为人大工作赋能,为全区18个乡镇(街道)人大和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创设专属“代表码”和“工作码”,群众只要通过扫码就可向乡镇(街道)人大和人大代表留言;建立红色引领长乐智慧党建平台——“乐聚力”,用“数字+”推动党建工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效实现“社区小区吹哨、镇街部门报到”。
百户村作为长乐区打造的防控化解矛盾纠纷的基层社会治理云平台——“乐和解”的试点村,充分发挥其平台优势,建立线上调解模式。“我们依托手机端发起线上远程多方视频调解,将常见的乡村纠纷如婚姻、家庭、土地、邻里等,整合到线上进行调解,并自动生成调解记录、影像资料等卷宗材料。”百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柯晓霖介绍,截至目前,百户村成功化解矛盾纠纷92宗,实现“乡村问题乡村解决,线下问题线上解决”,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同时,这个平台还提供智能问答、法规检索等自助的法律援助服务,帮助村民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为基层法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介绍,为更好引导基层开展网格化服务,百户村积极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在保持原有民情直通车系统功能和业务流程不变的情况下,对系统基础框架进行升级,新的民情直通车系统可以让群众通过微信公众号、移动App等方式上报民情,支持物联网平台自动上报和第三方合作系统上报诉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民情管理,落实各项民生工作,让线下收集民情更便捷化、智能化、数字化。例如,在数字赋能下,百户村根据滨海乡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创建了民主评议新模式,确定了征迁安置、移风易俗、环保卫生、公益事业等多方面的评议事项,发挥群众主动性,寻找治理中的痛点、难点,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另外,百户村围绕“党建聚力、乡贤助力”的思路,积极组建成立以乡贤能人、“五老”人士、巾帼志愿者等组成的乡贤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村级议事协商数字平台。例如,在福州新区柯百户(三营澳)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百户村提前建立乡贤数据库,详细收集在外乡贤基本信息,摸清征迁户与乡贤的社会关系,引导乡贤群体与征迁工作多元嵌入、深度融合,发挥乡贤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邀请乡贤、企业家、德高望重者等社会力量协助开展征迁工作;组建“乡贤+征收公司+征迁干部”调解员队伍,通过恳谈会、议事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向乡贤征求征迁工作中的意见建议,依靠乡贤的影响力,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打造多元善治、和谐高效的征迁格局。
服务为本,强化基层治理“向心力”
“向科技要新质生产力,利用数字化、智能化创造更加多元的基层治理新方式和新模式,其关键还是要落实到为群众服务这个根本上。”漳港街道办事处主任蒋春江坦言。
记者了解到,百户村便民服务中心以“一刻钟,便民服务送上门”为理念,打造10分钟生活圈无障碍示范村,开启线上下单,线下“跑腿式”服务模式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同时,百户村便民服务中心不仅直接对接长乐区行政服务中心,还在福州市便民服务“e福州”App上增设百户村办理受理点,便民服务审批事项多达94项,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另外,百户村还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模式,推动乡村人、财、物管理信息化,提升网格治理水平。不久前,记者在该村智慧百户指挥中心了解到,该中心汇聚服务、治理、宜居三大板块数据,利用可视化技术、地图三维建模,实现人员、车辆及路灯、井盖、垃圾箱、停车场等设备3D附着、联动;依托北斗定位系统实时了解渔船在港、出港情况,在敏感区域和容易触礁的海域设有电子围栏,对天气、潮汐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预警;通过安装5G高清摄像头、消防红外探头和布设球形摄像机,建设垃圾投放点、智慧路灯、智慧停车引导等系统,及时预警、及时处置。
“智慧乡村”百户村向科技要新质生产力并切实让基层群众享受到红利,是长乐区全力打造福建省数字场景应用“第一区”的缩影。如今手机一键上传,大事小事全解决;守在大屏前,小区各处安全状况一览无余……这些智能化服务在福州长乐区各个村(社区)随处可见。
“用‘数智’应用破解村(社区)治理的痛点难点堵点,是长乐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真实写照。长乐的实践探索,为福州及时高效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创新了思路,为福州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夯实了基层基础。”长乐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蔡峰如是说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