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电视剧《亮剑》的开篇,有这样的一个小细节:李云龙在军事行动中过于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不太愿意接受政委的指导和约束。
这种性格上的冲突导致了他在一些情况下与政委发生争执,甚至有时会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
李云龙为此也受到过不少的批评,直到赵刚被派到李云龙的身边。
这个细节的设置并非杜撰,然而军政不合这件事,实际上却并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轻松。
比如我军中,骁勇善战的344旅就曾在旅长更替后遭遇连续失利。
回顾那段历史,我们不得不说,什么锅得配什么盖,有时候王八和绿豆看对眼,也不一定是坏事。
八路军老牌战队
八路军115师第344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长征时期,那会我们的军队还没改编。
红15军和红25军,虽然是两个番号,但其实是同一支部队,红15军是由长征时期的红25军(长征中第一个到达陕北)和陕北红军合并而成。
它成立之初是为了加强红军的战斗力,应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作为我军的老牌部队,它不负众望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由于旅长徐海东生病,这支常胜之师经历了一段波折。
徐海东是湖北人,父亲是窑工,他子承父业9岁时就辍学,跟随父亲在砖窑帮忙。
参加革命后,由于其在革命中的活跃和影响力,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度仇恨。
1930年,除了徐海东的直系亲属,他的家族成员也在国民党的清乡行动中被杀害,这场屠杀使得徐海东的亲属几乎被灭绝。
之后组织为徐海东的安全着想,将他安排到地下工作,而徐海东也收起全身锋芒,将全部心思都投入到战斗中,他努力发展新党员,并领导了西南农民的暴动。
长征时,徐海东带领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他与刘志丹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在陕北汇合,有力地援助了毛主席领导的主力队伍。
国共合作后,徐海东虽然背负与国民党的血海深仇,但依然以大局为重。
他带领部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并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因为徐海东作战喜欢冲锋在前,他的身体经常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1938年,徐海东在一次战斗中再次负伤,这次的伤势十分严重,不得不退下前线到后方休养,徐海东的离开也使得344旅像突然失去了主心骨一般,开始在战场上出现各种问题。
黄克诚临危受命
军不可一日无帅,中央协商后决定派黄克诚主持344旅的日常事务。
黄克诚也是我军的一名老战士,他参加过北伐,上过井冈山,也走过长征路,一直在我军中担任要职,
不过黄克诚学识高(师范毕业),所以在部队中,比起带兵打仗,他从事政委工作更多。
黄克诚接手344旅后,发现了344旅许多问题,尤其是战术方面。
之前徐海东本人战功赫赫,344旅也可以说是他一手拉拔起来的,所以军中上下都服他管教。
但344旅上至军官,下到士兵对徐海东的依赖太深,这样万一黄克诚在战场上出现意外,那么这支部队群龙无首,部队的战斗力会大幅下降。
为此,黄克诚除了加强政治工作,整顿纪律外,还选拔和培养了一批基层干部。
组织他们学习一些新的军事技能,特别是战术和战略知识,这样小队在与上级指挥机构断连的情况下,便能在队长的带领下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制定和执行作战计划。
然而黄克诚的工作推动得并不理想,344旅不服黄克诚,就和李云龙看不惯政委一样。
344旅的士兵认为黄克诚要求开展的政治工作过于形式化,缺乏实际效果,觉得这些工作与他们的日常战斗生活关系不大。
另外,他们更倾向于直接面对战场上的挑战,而不是参与政治学习或活动,所以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对黄克诚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
其实如果有时间,让他们慢慢磨合,最后黄克诚和344旅,也会像李云龙和赵刚一样和谐相处,他们的合作和成就也可能会在军中传为佳话。
然而张绍东和兰国清的叛变破坏了344旅的和谐与信任,使得原本可能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化为乌有。
张绍东叛变
张绍东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早期成员,他参军后经历了长征等艰苦的战斗,并在军中逐步晋升。
不过可能是从小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张绍东的革命信念,并没有那么牢靠。
在红军时期,张绍东就曾因为纪律松散、生活作风不检点等受到过一些批评和教育,这也使得他晋升受到了限制。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只能以团长之身,屈居于徐海东之下。
平型关一战,344旅在军中大出风头,然而张绍东心里却更加不满,他觉得自己在前线不顾生死的冲锋陷阵,但打完仗,其他人只知道徐海东,却不知张绍东。
另外,还有消息称,张绍东的一些恶习都是他的参谋兰国清教给他的。
兰国清出身没有详细资料记载,但从他出口成章还精于吃喝玩乐便可知,他出生于富贵家庭,张绍东和他在一起自然会沾染上一些恶习。
徐海东受伤后,张绍东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觉得凭借自己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有机会填补旅长的空缺。
然而不曾想黄克诚会在中间横插一杠,不仅让张绍东美梦落空,此后黄克诚还在军中大力提拔新人,严重影响了张绍东。
张绍东心中不忿,先是在军队中煽动士兵消极抵制黄克诚的管理,效果不佳后,干脆在军中搞起了串联,想要带着士兵另立山头。
然而徐海东之前治军颇严,再加上他的威望,所以张绍东想象中的一呼百应在344旅中并没有发生,最后跟着他一起投靠国民党的也只有极少数人。
不过张绍东虽然没带走几个人,但他作为团长投向国民党的这件事对我军的影响也十分严重,之后林总亲自到344旅坐镇,不久此事便上报到了中央。
毛主席对此事也十分关注,他亲自点名杨得志以代理旅长的名义,重新整顿344旅。
杨得志到344旅,那就和李云龙刚到独立团一样,没花多少时间就将下面的刺头全给打服气了。
在杨得志的带领下,344旅完成了战略思想和战术指挥的转变,开始由运动战转向山地游击战。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和战斗,344旅逐渐恢复了战斗力,他们不仅在抗日战争,在后期的解放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语
关于张绍东和兰国清的结局,在历史记载中较为模糊,有人说他们已经被我党的除奸队捕获并处决。
也有人说是国民党那边也看不起张绍东这样的叛徒,再加上张绍东也没带过去多少人,所以在国民党中混不下去,便泯灭于众人的视线之中。
更有人说兰国清原本就是国民党打入我军的特务,他煽动张绍东叛变,没想到张绍东带到国民党的人连一支队伍都凑不齐,兰国清任务失败,且身份暴露,只能当做弃子处理。
这些说法都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支持,因此只能算是历史研究中的推测和传闻,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叛徒最终都没有好的下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