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4500字,预计9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八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年营收两亿元、利润近3000万元,40岁的山东文艺出版社(简称“山东文艺社”)怎样成为推动中国文学发展的“山东力量”?
近日,中宣部印发表彰决定,对第17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进行表彰。由山东文艺社出版的彭学明长篇小说《爹》,荣获第17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山东文艺社出版的《爹》荣获第17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而这已经是山东文艺社第八次获得该奖项了。
今年是山东文艺社建社40周年。在充满荆棘与鲜花、艰辛与荣耀的40个春秋里,山东文艺社始终秉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理念,守护文化根柢,拥抱市场变化,为建设文化强国、服务广大读者贡献着“山东力量”。
春种秋收四十载,筚路蓝缕万卷书。
40年来,山东文艺社出版的图书,先后8次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数次获得“中国图书奖”“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鲁迅文学奖”等重要奖项。2023年,山东文艺社实现营收两亿元、利润近3000万元的经营业绩,在文学市场畅销书缺失、图书生命力缩短的当下,实属不易。
11月10日下午,山东文艺社“建社四十周年茶叙会”在济南举行。山东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出版”)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文强充分肯定了山东文艺社几代出版人筚路蓝缕、踔厉奋发写就的不凡发展史。他希望,山东文艺社承续优良传统,坚持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的出版理念,出版更多具有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和价值感召力的精品图书;同时,要主动适应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出版业大变革,以“编校智能化、出版数字化、营销网络化、流量资产化、管理智慧化”为抓手,做好数智化融合平台的搭建,打造出版新质生产力的引擎。
关注新人新作,与作者共同成长
1984年4月,山东文艺社在齐鲁大地上诞生,照亮无数人的文学梦。
山东文艺社出版的第一本书是著名作家、文艺理论评论家田仲济与孙昌熙共同主编的国内第一部《中国现代小说史》。
从那时起,打造名家经典、发掘新人新作就成为推动山东文艺社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建社以来,山东文艺社先后出版过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芦青河告诉我》;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阳光与蛇》;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著名评论家施战军的第一部文学评论集《世纪末夜晚的手写》;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评论家邱华栋早期的长篇小说《街上的血》;《人民文学》副主编、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午夜之门》。
许多后来叱咤当代文坛的风云人物,都曾在山东文艺社出版过他们的“第一部”,一批又一批文坛新人从这里出发,“蝶变”为文学大家。
不仅着力培育新人新作,山东文艺社还特别关注山东本土作家的成长。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刘玉栋从2001年至今与山东文艺社携手走过20多年,他的多部作品,如《我们分到了土地》《公鸡的寓言》《火色马》等都在山东文艺社出版,可以说是亲历和见证了山东文艺社对本土作家的关注与扶植。
深耕文艺精品,立足理论前沿
以精品温润心灵,用文学照亮人生。多年来,山东文艺社一直秉持匠心出精品的理念,出版的一批文艺精品力作先后获得各种国家级奖项。柳鸣九主编的“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荣获第12届“中国图书奖”,长篇小说《血梅花》荣获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爹》荣获第17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23年度“中国好书”,由张清华主编的《百年中国新诗编年》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由孟繁华和张清华联袂主编的42卷本“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血梅花》、《爹》、“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
《百年中国新诗编年》
此外,余华的首部访谈录《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彭学明的长篇纪实散文《娘》、外国诗歌名家精品“雅歌译丛”等一批精品力作均广受赞誉。
恰如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清华所说,经过多年实践,山东文艺社已形成自己的出版风格:一方面,一代代出版人赓续深厚的齐鲁文脉,擦亮了“文学鲁军”的品牌;另一方面,持守信念,为众多学人和作家的成长提供了坚实助力。
“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是几代人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山东出版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运才在“建社四十周年茶叙会”上这样说,他曾在2018~2023年任山东文艺社社长,那是他“从事出版事业以来最快乐的时光”。
21世纪初,中国新时代文学走过近30年,文学评论和研究空前繁荣。2004年,山东文艺社邀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策划主编了“e批评丛书”,集聚李敬泽、谢有顺、何向阳等当时最优秀的青年批评家,在学术界引发持续关注。2006年,山东文艺社推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编、乙编共计26册,对新时期文学的思潮、流派、文体、代表作家,进行了系统权威的整理。
立足理论前沿,参与中国文学最新进程,以学术打底的文学理论著作成为支撑山东文艺社做大做强的可靠基石。2013年推出的《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10卷,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21年推出的《中国现代文艺学大家文库》10卷,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24年推出的由吴义勤主编的《新时代文学批评丛书》30卷,入选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与“e批评丛书”交相辉映。
《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
《中国现代文艺学大家文库》
《新时代文学批评丛书》
与时代同频,做报告文学出版重镇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报告文学是记录中国社会发展历程、见证伟大历史的重要文体。山东文艺社向来重视报告文学的策划出版,先后推出了《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塔克拉玛干:红黄黑》《国家行动》《沂蒙壮歌》《百年沂蒙》等多部品质卓著的报告文学,与时代同频,为时代鼓与呼。
《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塔克拉玛干:红黄黑》《国家行动》《沂蒙壮歌》《百年沂蒙》
1994年,《高原雪魂——孔繁森》由山东文艺社出版。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郭保林回忆起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时说:“我一边采访一边哭着写,21天完成初稿,又花了10天完成修改稿。”该书出版后,荣获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14年出版的《国家记忆》,讲述《共产党宣言》首译本在中国的出版、翻译与传播、重新面世的过程,荣获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21年出版的《中国北斗》,全方位记录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建设里程,荣获第16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21年度“中国好书”、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
《高原雪魂——孔繁森》《国家记忆》《中国北斗》
在一部部获奖名作的映衬下,山东文艺社成为当之无愧的报告文学出版重镇。
影视互动开先河,“影视同期书”引爆市场
“当时的第一编辑室因势利导,出版了影视同期书。这是我们开的先河,现在这样的做法就比较普遍了。”山东文艺社原社长于克平说。1997年,山东文艺社推出长篇小说《车间主任》,其同名电视剧同步面世,开创了国内影视同期书出版的先河。此后,影视同期书一直是山东文艺社出版的一大亮点。
张宏森的《大法官》,陈杰的《大染坊》,易丹、钱滨的《誓言无声》,张继的《乡村爱情》,高满堂的《闯关东》《运河风流》等影视同期书均引起极大反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车间主任》《大染坊》《闯关东》
影视互动无异于给山东文艺社插上了跃升高飞的翅膀。
2011~2012年,山东文艺社甩掉了亏损的帽子,原社长李宁说:“在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的基础上,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山东文艺社进入了全国文艺类出版社Top10。”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山东文艺社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出版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出版了被老舍先生誉为“民国第一奇书”的岳乐山著作《尘世奇谈》,堪称京剧界的“永乐大典”、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的《京剧大典》,以及囊括齐鲁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所有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典籍的《齐鲁历史文化丛书》和《齐鲁文化研究文库》。
针对学生市场,山东文艺社还推出了“四大名著无障碍阅读典藏版”,累计销量80万册。
近年来,山东文艺社不断加大“走出去”工作力度,用图书讲好中国故事。反映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的《这就是中国》(5册)输出韩文版,《我的国家史》输出俄文版和西班牙文版,《娘》输出俄文版、英文版、阿拉伯文版。山东文艺社累计签约版权输出协议近百种,出版外文图书38种,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等“走出去”重点项目36项,先后5次跻身“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
书刊联动拓展资源,以文学奖项搭建平台
2022年11月,张炜担任主编的大型文学双月刊《万松浦》创刊,该刊秉持“纯粹 雅正 现代”的办刊理念,坚守纯文学阵地,集聚当代名家资源,在全国文学界迅速产生轰动效应,并逐步实现书刊联动。
随着《万松浦》的创刊,山东文艺社也成为“万松浦文学奖”的重要主办方之一。第15届“万松浦文学奖”于日前刚刚揭晓,鲁敏、尹学芸、李敬泽、徐则臣、欧阳江河五位作家、诗人获得该奖项()。
据悉,“万松浦文学奖”的前身是张炜依托万松浦书院于2008年设立的“万松浦文学新人奖”,分设小说、诗歌、散文、理论奖,每年颁发一次,至2019年连续举办10届,共有74名海内外作者获奖。2020年,“万松浦文学新人奖”更名为“万松浦文学奖”,并改由万松浦书院、鲁东大学、山东省文学馆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从2023年第14届“万松浦文学奖”开始,优化评奖机制,获奖作者更有代表性,从主要奖掖文学新人向展示文坛主将创作实绩变轨。
《万松浦》杂志与“万松浦文学奖”集聚平台优势,为山东出版抢抓优质出版资源提供了坚实助力。山东文艺社社长徐迪南表示,在曾孕育出众多被亿万人吟诵至今的绚烂辞章的齐鲁大地,创办一本在中国当代文坛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学刊物,对山东的文学文化建设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山东文艺社将以这份刊物为平台,积聚优质作家资源,锤炼编辑团队深度介入当代文学现场发现好作品的能力、与优秀作者专业对话的能力、在融媒体时代言说作品和刊物的能力,努力做到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
40个春秋的筚路蓝缕,伴随着40个寒暑的辛苦耕耘。山东文艺社的几代出版人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为山东乃至全国的文艺事业奉出了万卷诗书。放眼未来,山东文艺社必将推出更多反映人民心声,勇攀文艺高峰的精品力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更加坚实厚重的“山东力量”。
《出版商务周报》
2025年征订开始啦!
这里有有趣又有料的出版业专题报道
又有对业内焦点问题的深度解读
扫码订阅,了解最新最前沿的行业资讯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