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魏晋时期,汉字逐步简化,衍生出楷书、行书之后,书法界极少关注篆隶,甚至现代人眼中的篆隶,古老而厚重,点画繁复,意态敦实,线条弯曲缠绕,犹如古人涂鸦一般,不符合流行千年的“俊秀”审美观,更有喷子批判它们丑陋、笨拙,不算是书法艺术,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欣赏书法艺术,不能只看表层,而要多维度、深层面的客观分析,就拿隶书举例,相比篆书它进行了简化,势态更加干练明快,气势磅礴庄重,又容易分辨,而对比楷书,尤其是精严的“唐楷”,隶书具有天然质朴之美,没有过多的精心营造,或者加入深奥的绞转变化,易于参透和领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现代很多专家,建议初学者脱离“唐楷”,改学隶书入手,这样容易掌握笔法,见效果也快,由于隶书盛于汉代,学习“汉隶”乃是最佳选择,目前传世的“汉隶”名作,符合大众审美,适合临习的一幅就是《曹全碑》,此作堪为古代“最漂亮”的隶书,1800年才出这一件,乃是隶书“金字塔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作,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10月,全碑共计1165字,镌刻完成后,便深藏地底,直到明朝万历年间,才在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可惜不慎断裂,目前在西安碑林、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皆藏有拓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常见的隶书作品,体势扁平方劲、浑穆雄壮,风格十分的硬朗和阳刚,初学者猛然一看,无法快速接受这种风格,而《曹全碑》风貌与它们不同,此作写于隶书成熟的时期,不再遵循单一的浑穆之风,加入流美生动的姿态,点画圆融平滑、刚柔尽备,姿态翩然,绰约灵动,具有几分秀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字层面,保留隶书的放射状形态,中宫紧结,体势端庄,四周向外开张,根基十分扎实,基础稳固了,无论笔画如何变化,都不会失去控制,卷中字体结构和章法排布等等,呈现鲜明对比,比如“布”字上方一横,形态波折,前后笔画浓重,中间细瘦,视觉差异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布局方式,极具妙趣,具有顿挫起伏的流动感,艺术活力鲜明,虽然全卷呈现动势,但是它的风格不会过于激烈,气韵平和简静,后世称其是“隶书中的《兰亭》”,亦有人说其是“天下第一隶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人万经曾说:“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明朝收藏家孙承泽也说:“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我们客观一点,论就可学性,“唐楷”在它面前,只配当小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对《曹全碑》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