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皇家富贵,江南有细雨烟云,那广东有什么呢?除了粤菜、祠堂,广东还是中国现当代艺术的重镇,而广东美术馆则是全面展示和收藏中国近现代美术的重要机构。今年5月,随着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启用,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正式对公众开放。如果想要全面感受岭南文化,感受广东的“性格和特点”,那么广东美术馆非去不可。
坐标:广州
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
馆长:王绍强
藏品离我们年轻人远吗?
这家新开的美术馆以丰富的馆藏著称,它拥有四万余件藏品,是当之无愧的岭南艺术高地。喜欢逛馆的小伙伴都知道,只有博物馆才在拼馆藏,而作为一家美术馆,有如此丰富、专业的收藏系统,实属罕见。也因如此,如何持续、有效地发挥这些丰富藏品的价值,特别是面向一代代成长和变化的观众,就成了美术馆存续的首要问题。
Q
广东美术馆有哪些新举措,拉近藏品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发挥藏品的新价值?
一馆两区的格局,为美术馆藏品发挥其价值提供了全新的方式。首先,通过专业的修复和保护让藏品重新发挥价值。第二,通过藏品的数字化管理激活传统艺术资源。第三,进一步深化藏品活化与利用。我们将创新展陈方式,提升观众互动体验,同时加强美育教育,跨界融合拓展藏品价值,让藏品故事走进大众生活,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发挥藏品的全新价值。
Q
新馆成立,是否也会有新的收藏计划?
自建馆以来,我们的收藏工作就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根据“沿海性”与 “当代性”的学术方向,我们将收藏的重点放在广东美术、中国近现代美术、中国当代美术、海外华人美术和国际美术等几个方面,开展收藏工作。新馆的建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立足本土、辐射湾区、关注全国、面向国际的平台,这为收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收藏和学术方向是我们不能轻易更改的根本,我们将在原有方向的基础上,继续按阶段、分专题、有序地规划我们接下来的收藏,并根据学术路线,推出更多自主策划的馆藏精品展览,让这些库房里的珍品真正地活起来。
【藏品活化】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除了丰富的藏品外,在2024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的开馆艺术季上,八场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大型展览同时开幕,令人应接不暇。为什么“老牌美术馆”越来越“新”?相信这与馆长风格也有些关系,馆长王绍强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艺术家,创作主题涉及对中西文化间的研究、重构,创作材料也多种多样。创作上的风格或者思想,多少也影响到美术馆的风格。
“新时代 •新跨越—广东美术馆新馆系列大展
之“城市链:风起南方的艺术实验大展
Q
新艺术”层出不穷,广东美术馆如何做到“临阵不乱”?
学术团队机制的构建保证了我们艺术判断的严谨性和前瞻性。不管是具有国际性和探索性的学术品牌展览,还是具有探索性的青年艺术家和策展人扶持项目,都是在这样的机制下发挥其影响力和价值的。
Q
艺术家、馆长,在身份变化中如何保持热情、取得成就的,同时又能达到工作的平衡?
正是因为有着这么多身份的变化,得以激发与自然、文化、历史、哲学等相连结的艺术层面上的思考,而这些作品也成了人生不同角色的浓缩与升华,使得我在对传统文化以及对当代价值的理性思考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当代“人文山水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独处中思考,在工作中兼收并蓄。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本身,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源泉,让两者相互促进。
作为广大观众的一员,眼下还年轻的我们终于被美术馆纳入了考虑的范畴。适合年轻人的地方从不应只是吃喝玩乐的场所,还有我们的文化生活—让脑子不时开窍的美术馆。针对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广东美术馆将会有更多关于新媒体的内容,不只是新的展览,还有与观众趣味相符的文化内容、艺术作品。面对新的社交和生活方式,有着教育经验的王绍强馆长有很多想法。
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展览现场
Q
广东美术馆会有何新动作?
接下来我们计划在丰富馆藏的基础上,与国际知名艺术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引进世界级艺术展览;同时深化打造自身学术品牌,进一步加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设立专项基金和展览计划,扶持广东及中国本土艺术家的创作与展示,促进本土艺术的国际化发展,让广东美术馆成为国内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Q
你觉得一个美术馆要如何融入青年人的生活?
年轻一代在数字化、影像化的语境中成长,他们对前沿的事物、对影像的感受有着天然的敏感度。广东美术馆一直在探索和实践,通过场域的打造、视觉体验感的提升以及新媒体传播等方式激发心灵的共鸣,与年轻一代对话。
“新时代 •新跨越—广东美术馆新馆系列大展
之“未来触感:沉浸式数字艺术大展
北上广深的精神食粮足够充足,展馆扎堆,再厉害的美术馆也只能成为这艺术海洋里的一朵小浪花。但在距北京高铁21分钟的廊坊,新绎美术馆的开馆却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整个区域的气场,像一场巨浪,将旁边的梦幻红楼戏剧幻城以及大剧院都卷挟其中,整个街区都因它而散发着一抹学术气息,沉稳、深邃。
坐标:廊坊
美术馆:新绎美术馆
馆长:张子康
如果你是一个中重度艺术爱好者,那一日游会推荐你一个新的去处——北京边上的新绎美术馆,一日游下来保你收获累累,享受到无与伦比的知识与精神之乐。
和伙伴们聊起今年艺术圈的大事件,新绎美术馆是不能避开的存在。它是实打实的廊坊新地标,总建筑面积有三万多平方米,具象一点,这相当于1/2个三里屯太古里,3个北京UCCA当代艺术中心,如果连同母体建筑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一起算,这个数字将达到27万平方米,约等于两个北京的蓝色港湾。
不只是建筑大,从艺术项目的体量规模、专业度、艺术家参与数量,也怎一个“大”字了得!
今年4月,新绎美术馆开馆就推出了3场重磅展览:“一刻·出入——宋冬、尹秀珍双个展”“时间的铭刻: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经验和转变”“新绎·青年艺术年度国际项目:青年艺术家提名展”。10月,新绎美术馆举办了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强大的艺术家与策展人阵容、突出的国际化特点是本届双年展给人的直观印象。展览云集了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91名国际艺术家的重磅作品。参展艺术家的近百件作品,展陈区域超20000㎡,众多作品首次亮相中国。
宋冬,《一刻》,新绎美术馆展览现场
这一切的落地和馆长、新绎美术馆的创办人张子康密不可分,他将新绎美术馆的学术定位聚焦在了国际化、当代性的大方向上。张子康摸爬滚打的战场曾是出版界,后转做专业美术馆运营。在结束今日美术馆任期之后,张子康于2012年赴任新疆文化厅副厅长,兼任新疆画院院长,两年后担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2017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他被誉为“中国民营美术馆第一人”。 自2004年张子康出任中国首家民营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馆长算起,他已经有20年的美术馆工作经验。 20年的实践,张子康对新时期美术馆建设也有了新的思考,他用两个字——“智识”概括他的思想结论。 他将美术馆定位为“智识场所”,希望给观者更多的是“知识和眼界”,能让观众看到知识的前沿发展脉络、人类未来世界的意象。
为什么要把美术馆建设成这种系统性的智识场景建设呢?“这对美术馆来说相当重要,因为正是在这种场景下,艺术发生了碰撞,激发和形成更具创新的思想和新的艺术认知,对于大众来说也获取了超越其传统认知范围之外的新内容。所以说美术馆是建立整体思维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思维不断被推动、连接、放大、产生。”
而今很多年轻人将美术馆当成在社交网络展示自己,拍照的打卡地,对墙上的画、地上的装置不肯给予一点思考,众同仁精心为你烹饪了一场满汉全席,你拍个照走人,这种现象任哪位馆长看了都扼腕叹息。部分观众的下沉,并没有耽误张子康的上升,张子康说:“与展览馆的模式不同,美术馆品牌形成的过程中,更加显示出一种号召力和启示。不管什么样的展览,美术馆始终是在以自身专业性的高度吸引观众,而非某一个展览。”你看,这场角力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他野心勃勃,要以学术为美术馆建基,以专业的影响力来获得社会资源,学术方向的分化或者说研究方向上的明确,就是他对美术馆的定位。
袁可如,《螺蛳壳里做秀场 》,新绎美术馆展览现场
看到学习、专业这些词汇先不要有压力,毕竟活到老学到老,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看一场好的展览,开阔眼界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美术馆也是这样,她的自觉是引入国际化艺术资源,并在美术馆进行有效的落地、连接。“学术上的这种连接,关乎到美术馆教育体系的建设,以及场景的认知。如果高端的资源引进之后,没有好的学习场景进行连接,观众也不会对美术馆和展览产生有效的认知。”在这里,张子康将体现专业性的认知系统归纳为“智识场景”。美术馆通过智识系统,开放艺术边界,鼓励跨学科研究,不断产生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展览形式。
美术馆也确实卷出了新高度,怎么说呢?总要有一些人先进入上升通道!
有了这样清晰的理论系统加持,新绎美术馆的工作自然也呈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呈现方式不仅仅是展览,形式也不仅仅是作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美术馆实际上是在展览中建造文化价值,然后以商业的方式扩充自己的资金体系,继续投入到自身运营中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这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才能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购买,“这会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对艺术的尊重,他能获取一些创意性的思维和认知。所以说美术馆应当抓住自己综合的社会资源优势,而非简单地充当一个平台。商业与博物馆形成紧密的连接,形成更强的整体效应。品牌价值越高,长远性也就越强,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规律。”
如果你来廊坊以新绎美术馆为原点一日游,你在它的周边会发现一众大型文旅机构,如文化公园、戏剧公园、丝绸之路艺术中心大剧院等。为了显得不那么突兀,新绎美术馆重新思考了运营策略。以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单元之一“无垠声境”为例,从艺术的类型上看,这一单元可以和周边的文化类型相呼应,但展现的却是基于当代艺术视角下的听觉艺术的发展,对智慧和想象力的深刻致敬,作为一种知识的连接, “美术馆不消解周边文化的专业性,不趋同,也能共同生长。”这是张子康所要说的“整整齐齐”真正的意思,是“互补、互促”的精神。
对外拉齐了颗粒度,对内也异曲同工。在每一场展览之前,他都会与策展人“在大的共识和主题之下,进行充分的沟通,同时在不干涉专业和创造力的前提下,积极推动策展人与地域的连接,推动它更多的创新”。
近期一场“班味十足”的展览,掀开了新绎美术馆发起的青年艺术家提名项目的序幕,“他们活跃有创造力,尤其是对数字化发展的当下来说,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来源。我们希望用经验给他们服务”。这些项目正在激活这个美术馆,使之不断地获得更多可能性。摆脱对单一力量的依赖,社会资源正是美术馆能够获得多元生命力的保障。
zzyw(汪洋 & 漆贞贞)、李茜霖、刘宗鹰、李骄阳
《下海》2,新绎美术馆展览现场
胡伟,《父亲:“明天不要再去跟老板叫板,先想想他到底要什么。”》,新绎美术馆展览现场
新绎美术馆,“班味剧场:如何更好地工作”,展览现场
这样一家有高度,有理想的美术馆,你完全不需要担心展览的质量,属于“闭眼进”系列,因为它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已经远远高出了一个观众对它的要求,脚踏实地地令人心安,进去便是惊喜。
策划、编辑-原晓
新媒体编辑-锦鲤
采访、文字-安亚飞
场地摄影-白峰、兰卡威
部分图片提供-各美术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