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以来,房地产的颓势,几乎是所有人都肉眼可见的。
这种趋势下,各大城市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激增,房价反而持续下降。
房子不好卖,房企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但是与过去想着法、输血房企不同的是,住建部已经明确,部分房企该破产就破产。
倪虹表示,对于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该破产破产,该重组重组。
此话一出,很多人开始担忧市场可能再次下行,不过最近又有专家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房价可能会是现在的4—5倍。
这一预言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我们不禁要问,这个预言真的假的?接下来,咱们从多个方面分析这一预测背后的经济和社会动力:
01.
经济增长方面推动价格上涨
专家一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盈利的同时,居民工作稳定性及收入也会同步提升,居民消费提高了,购房能力也会上来。
而且,这俩年,购房贷款也越来越容易,贷款利率也降到了最低点,这些利好政策都有助于刺激购房需求增长。
尤其是城市经济增长以后,就会有人口虹吸效应,更多农村人进城,购房需求提高后,将推动房价的上升。
所以,在专家看来,国内经济长期向上的,所以房价也会保持同样的趋势,将居高不下。
02.
城市化进程在加速进行
随着人们不断涌入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机会,对住房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叠加土地资源愈发有限,外加政府限购政策的影响,供应方面也受到了影响。
比如,根据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北京的常住人口增加了近千万。需求的大幅增加,叠加供应不足,将推动房价的快速上涨。
专家认为,2025年之前,城市化进程仍将持续加快,人口流入城市的趋势不会改变,因此房价上涨的势头将更加明显。
03.
人们对住房质量追求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年来,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以及房屋的品质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说白了,条件好了,大家就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需求,而是更渴望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这就使得房企们在开发项目时,将更注重建筑品质和提供更多的配套设施,成本的上升,无疑带动房价的上涨。
04.
投资者推动价格上升
很显然房子的上涨不仅仅跟住房品质的需求有关,也受投资推动影响。
比如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不好,很多有资金的投资者就更愿意选择将资金投入市场以求保值增值,这一做法进一步会影响到房子价格。
另外,叠加经济复苏资金投入的需求就会大幅增加,继而推动房价继续上涨。
05.
城市群虹吸效应带动价格上升
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配套资源等优势,让城市群更具有虹吸效应,人口聚集将进一步带来需求的增加,从而推动房价的上升。
这个不能说毫无依据,看看日本东京十几年来的情况,因为人口持续流入,导致东京房价出现了持续上升的趋势。
未来,这一趋势也将在我国大城市显现,上涨也是大势所趋。
06.
专家忽略了几个现实
①经济增长对房价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经济周期的波动,政策的变化等等,都可能影响到房价。
如果经济下行,低利率虽然能够提振消费,但是同样的,居民收入也会伴随着减少,进而加剧信心不足,买房意愿下降,这样的趋势反而对房子不利,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②城镇化几近尽头
城镇化进程加速,不断有大规模人口进城确实会带来更多的住房需求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但是专家忽略了一个现实:如今的城镇化已经达到65%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另外,当前我们还面临着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加剧、年轻人不愿意生娃。
这种趋势下,即使人口迁移带来住房需求增长,也不可能是全国普遍现象。
比如房价的上涨主要还是集中在人口密集、各种机会与配套比较完善的一二线城市,而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随着人口外流加剧,经济增速放缓,房价还是会保持着下行趋势。
③供给过剩。专家们的逻辑,供需决定了房价核心,一旦对住房的需求超过供给,就会出现价涨;而且如果这种情况还伴随着供给受限,那么上涨的趋势就更为明显。反之供给过剩,价格下跌。
然而目前,我国房子库存压力大,另外叠加出生率持续下降,以及老龄化家加剧,一旦市场供给过剩,叠加人们思维的转变,未来供求关系上持续供大于求。这种情况如何暴涨?
总的来说,专家的预测还是有些依据的,但是并不适于用所有城市,对那些一二线城市中的优质社区而言,未来房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而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房价回归理性和健康才是根本。你说呢?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