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白雪飚
心理学博士,资深律师。球龄:26年,最好成绩:68杆,GOLF MIND高尔夫心理教练三级认证、Golf Digest中国百佳球场评选评委。

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可谓焦点之战。孙颖莎与陈梦分别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和第二。在世界最高水平的竞技场上,“老熟人”之间的对决,既是实力比拼也是心理大战。其中的宝贵经验,非常值得我们高尔夫球员学习借鉴。

在女单决赛中,最终陈梦以总比分4 比2击败孙颖莎,结果似乎有些出人意料。此时的孙颖莎,正处于外界普遍认为的巅峰时期—包括世界排名第一、首位世界排名积分破万的球员、世乒赛历史上首位00后单打冠军等。这场比赛之前,她只差一块奥运单打金牌就将实现大满贯,而这块金牌也仿佛近在咫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我认为,此时也是孙颖莎压力最大的时候。一方面,光环加身的同时,她要承受更多人关注的压力,甚至有不少媒体列出了她夺得冠军后将创造的种种纪录。虽然外界舆论是一回事,个人想法是另一回事,但铺天盖地的舆论很容易给人暗示,使当事人将其内化,让她感觉自己必须赢。正如国乒总教练李隼所说:“她小时候就是单纯地享受打球,赢了很开心,输了也没什么,调节得很快。现在她是真的非常渴望拿到冠军,这个转换对她来说是一件挺难的事。”

反观陈梦,在两人对决之前,她是不被看好的一方。其中原因有世界排名,有两人历史对决成绩,有人气,有舆论,甚至还有年龄。但这些因素不仅降低了她的受关注度、减少了她的夺冠压力,同时也激发了她战胜对手、证明自己的动力。随之而来的比赛过程,也充分反映了两个人的心态:孙颖莎略显犹豫,在相持中失误较多;而陈梦则打法明确,更有耐心。

孙颖莎和陈梦在巴黎奥运会女单决赛的经历,带给我们高尔夫球员一些重要启示。球员在赛前、赛中应当忽略那些容易造成思想包袱的角色定位,不要让“卫冕冠军”、“主场作战”、“江湖高手”……等背景给自己带来战术上的压力,也不要理会外界给自己贴的标签,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世界顶尖运动员在大赛前会有意屏蔽社交媒体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两组孩子独立完成拼图。在第一轮低难度测试环节结束后,他夸赞一组孩子“聪明”,而把另一组孩子顺利完成任务的原因归于自身努力。在第二轮测试环节中,两组孩子可以任意选择难度。结果发现:被贴上“聪明”标签的孩子更愿意选择低难度任务,而“努力”的孩子则更愿意挑战更高难度。而在第三轮测试中,实验者使用了“无解” 任务。结果发现:即使任务无法完成,但“努力”的孩子比“聪明”的孩子花费了更长时间处理任务。德韦克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聪明”的孩子不愿失去“聪明”的标签;而“努力”的孩子则会认为努力的过程才是被赏识的。

回过头来再看孙颖莎,她的实力不容置疑,但被贴上世界第一的“核心队员”、“史上最年轻三冠王”、“即将完成大满贯” 等等这些标签,无形中就已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想卸都卸不掉。

这些带来思想包袱的角色定位,另一个坏处是“损失厌恶”。它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内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提出的概念,指面对出现概率相同、等量的收益和损失时,人们倾向于避免损失。这一概念也成为卡内曼和特沃斯基“前景理论”的基石。该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利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的。这一心理现象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咱家最近上蹿下跳的大A市场,则将人类“损失厌恶”的心理现象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损失厌恶”分析孙颖莎和陈梦的心理,你就会发现:“身居高位”的孙颖莎害怕失败的程度很可能高于对胜利的渴望(即风险规避);而作为世界第二、在以往对决中处于下风的陈梦则没有那么担心失败,这无疑更有助于她放手一搏、发挥出最佳状态(即风险偏好)。

最后一点值得高尔夫球员,尤其是青少年高尔夫球员学习的东西,是孙颖莎在失利之后所说的话。在赛后接受采访时, 孙颖莎说:“我觉得老天是公平的,不想让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而是要让我再去积累和沉淀。”在高尔夫的道路上,失败获得的经验不亚于获胜,怀着空杯心态迎接挑战,未来可期。

本文选自《高尔夫大师》12月刊

近期精彩内容:

更多内容请订阅《高尔夫大师》12月刊

近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