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13日,林总在乘坐飞机外逃的途中不幸摔死,从此留下了毁誉参半的人生经历,至今为人所不理解。

作为解放战争中战绩最亮眼的战将,林彪的正面形象似乎仅存在于战场上,反观另一位解放功勋,粟裕的风评就好太多了,这是为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粟裕的个人魅力太高,这种个人魅力包括粟裕的性格、粟裕的战绩和粟裕经历。

粟裕性格内敛,不苟言笑,热衷于军事研究,是一位纯粹的军人,革命战争年代,粟裕不争功、不抢功,和平建设时期,粟裕不贪权,不恋权,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

淮海战役前夕,党中央任命粟裕为华野总司令,可是粟裕坚持不接受,甘于屈居副职,将华野总司令投降让给陈毅。

1955年授衔时,中央军委原本拟授粟裕元帅军衔,没想到粟裕再一次“让帅”,引得毛主席称赞说:“三次让帅,壮哉粟裕。”

在特殊时期,粟裕是唯一一位没有受到迫害的老同志,正是在粟裕的操劳下,才保证了那一时期的国防安全。

谈及粟裕,就不得不提粟裕在解放时期的战绩,毛主席曾说:

“三年解放战争,军队里哪个不晓得粟裕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凭借出色的军事能力,挽救了华东战场的危局,通过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让华东野战军化被动为主动。

淮海一战更为精彩,让人民解放军定鼎中原,放眼同一时期的高级将领,能与粟裕相比的恐怕只有林彪

林彪打仗以谨慎著称,而粟裕更擅长出奇制胜,以至于林彪都对粟裕的战绩称奇,直言粟裕打得是“神仙仗”。

林彪听说粟裕的战绩后,立即要华野要来所有材料,仔细研究,还分发给四野的将领,让他们学习粟裕的战术思想。

新中国十大将帅中,拥有大兵团指挥经验的仅三人,除了林彪和粟裕之外,另一人是彭德怀,三人也是后来毛主席点将统帅志愿军的人选,并且毛主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粟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论粟裕的战绩,恐怕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单凭粟裕力谏党中央发起淮海决战这一功绩,粟裕无愧军事家和战略家的称谓。

粟裕的正面形象突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粟裕的个人经历,起落无常,一波三折的人生令人共情。

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粟裕的经历并不出众,甚至看起来像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无法与指挥百团大战的彭德怀相提并论。

然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粟裕一飞冲天,犹如一匹军事黑马,给国共双方的将领都造成强有力的震撼。

如此这般经历,更让人信服那句话:“是金子,总有发火的一天。”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包括毛主席在内的许多人都十分欣赏粟裕,毛主席经常单独召粟裕商讨军事问题。

可惜,登高易跌重,粟裕在中央军委工作不到9年,就因为一场军委会议黯然离开中央军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突如其来的悲剧转折,令许多高级将领感到惋惜,时至今日,人们聊起这段历史时,依然会对粟裕的遭遇产生共情。

一系列因素加起来,形成了粟裕的个人魅力,这种个人魅力虽然没有完全成就粟裕,但是塑造了粟裕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