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毫厘之间、精细操作,以一个普通技工的身份完成200多项技术革新,为企业增效过亿元,2021年被评为大国工匠之一,美国为让他离开中国开出千万高薪,但洪家光却毫无动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3岁的洪家光,从获得的关注度来说让人颇有种他是那个知名大学毕业博士的感觉,但实际上他毕业于技校,是从一名普通技工不断来到中航首席技能专家的位置。

在大多数人的想法中,技校跟正统考试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差距,但随着时代变化,现在的情况有了明显变化,职业技能的掌控程度越发重要,技校毕业的学生有了更多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洪家光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对比正统高考学生来说,他的天赋更倾向于实践操作,因此在初中毕业后他就直接上了技校,在很多人看来,洪家光属于成绩不好的学生。

可正因如此,洪家光更希望能够证明自己,获得更多人的认可,所以他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来增进自身的职业素养,既然来到技校,就要通过另外的路走向辉煌。

在技校学生普遍遭受偏见的背景下,他的崛起历程无疑经历了诸多艰难险阻,技校学习期间,洪家光拼命苦读练习,常年身处学校第一名位置,最终得以被分配到一家发动机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像我们先前所说的一样,社会对于技校学生存在一些偏见,下意识的将他们当成了正统高考派系的淘汰者,所以来到社会的洪家光频繁碰壁,心里落差很大。

毕竟本来被给予厚望的洪家光来到工厂,参与的工作也就是流水线,和原本学习的发动机一点关系没有,放到谁身上也不免感到郁闷,一时间他也陷入了迷茫。

他想着是不是该就此妥协,就算自己努力过了,也还会因为学历低遭遇相同的结果,和其他没有努力过的同学一样,过度参与重复性工作更是消磨了他的耐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所幸中航工厂的老师傅发现了他的不对劲,及时开导了他,这些老师傅无一不是几十年的资历,吃制造业这碗饭很久之后自然就明白零件制造的关键所在就是慢工出细活。

而且洪家光加入工厂的时候是1999年,厂区里还没有配备多少自动机械化的装置,标准件的打磨都常常依靠手工工作,老师傅自然也体验过重复性工作的难处。

因此,老师傅告诉他,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手里有准度才能做出符合标准的零件,要知道,中国的标准化起步于美国的援助,这更让国人明白双方技术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这时候不能静下心来磨练自己,那未来落后挨打就怨不得人,听完这番话,洪家光心中也涌现了一股使命感,特别当他看到由他们零件组成的飞机后,更是彻底释然。

不过,真正让他觉醒的是另一件大事,“南斯拉夫大使馆的轰炸”,这个消息传到国内时举国震动,各地爆发抗议活动,要求美国做出切实的解释,对这些制造业员工来说更为焦虑。

技术的落后,来自美国的压力,真正让洪家光在内的一众制造业人员体会到了什么叫家国责任,他暗暗发誓,一定要造出更加精密的零件,帮助飞机提升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他找到了全国劳模孟宪新拜了老师,学会了高速切削内螺纹的技术,而仅仅这一项技术,就让洪家光的加班时间接近于上班时间,每天基本干一倍的活才行。

但这份努力收获了好的结果,2002年,洪家光凭借金刚石滚轮技术完成突破,完成了高精密发动机核心机片的革新工作,他凭借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的惊人毅力创造了奇迹。

这一次突破可谓是意义非凡,因为发动机的相关技术一直被西方视作封锁计划的重中之重,他们非常讶异一个普通的技校学生竟然突破了这么多知名大学教授才研究出来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对洪家光展开了调查,并立刻抛出了橄榄枝,几年间,美西方国家一直以重利进行诱惑,甚至一度开出千万元的高薪,而事实说明,洪家兴真的具备这样的价值。

在2002年他提出构想后,利用五年时间,他做了1500多次实验,最终拿出了滚轮精密磨削技术打造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诸多院士站在了一起。

不得不说,洪家光的崛起之路可谓是完美诠释了“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就算起步艰难,可他却做出了让人侧目的成绩,自此之后,洪家光也进入了中央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洪家光受邀加入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在2017年之后多次发表新型专利,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他成立了新的工作室,承接并完成了数十个创新性作业项目。

曾经对人生之路感到迷茫的洪家光,也逐渐变成了其他人的指路明灯,20多年前,他是车间师傅们的小跟班,谁曾想这个小小的身影,从优秀模范一路来到大国工匠的位置。

八级工张凤义、劳模孟宪新,这些老师傅们将自身所学传递给了这位年轻人,而洪家光也没有辜负这份技艺的传承,作为制造业当中的明珠,航空发动机是精密当中的精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制造业讲究“择一事,终一生”的道理,因为如果不能下定决心,坐上几十年的冷板凳,耐不住寂寞,就研发不出好的产品,同时还要兼顾创新,不然就无法不断超越。

和国际社会不断接轨的过程,也是发现自身不足的好机会,洪家光对此有着深切的认知,他十分注重培养人才,经过他手的技工有超过百人晋升了技能等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记者采访,洪家光做出“唯有匠心,才有杰作”的回应,这或许也是他这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对广大学子而言,他的崛起算是一次激励,也希望能够涌现更多类似的人才。

参考资料:
洪家光:精益求精的普通车工 终成“大国工匠”丨东北新闻网
洪家光:矢志为国产战机装上强劲“中国心”丨央视网
从产业工人到大国工匠"洪家光:飞机心脏的守护者丨未来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