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2月5日电 题:粤港澳合作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
郑天虹、白瑜、张雅诗
立志建成世界上第一所融合学科大学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日前迎来首届229位研究生毕业生。这些毕业生有近六成被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录取,还有的将加入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大型企业,或正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领域创业。
两年前,作为粤港合作办学最年轻的高校之一,港科大(广州)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学。从创立之初,港科大(广州)就带着满满的创新理念:不设院系,首创“枢纽”“学域”,探求全新的学术架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大湾区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愈加紧密,粤港澳正在共同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
打破学科壁垒 探索人才培养新方向
跨学科融合是培养拔尖人才的关键手段,传统的单一学科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粤港澳合办高校正在大湾区积极尝试打破学科壁垒,推动理、工、文、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说,学校根据融合学科特点,探索实施了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人才培养举措,包括实行大类培养、贯通式培养和书院制、探索建立项目引导式硕士生培养项目、推行人工智能与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实践等。
港科大(广州)首批毕业生绝大部分来自该校为培养融合学科领军人才而设立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项目——红鸟硕士班。该项目采用小组项目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备鲜明专业特长、宽广学科知识面、全面可迁移能力和优秀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两地合作办学给学生拓展了学术资源和视野,也促进了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港科大(广州)和港科大一直维持紧密合作,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两校已有近1300名学生到访对方的校园,涵盖实习、文化交流、业界考察及比赛等交流活动。
两地合办高校不仅有着共性,也探索出自身人才培养的特色路径。港科大(广州)有着港科大一样的“科创”特色,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为特色,对科研人才的培养前置至本科一年级,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潜能,培养具有前瞻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在2024国际基因工程机器人大赛上,港科大(广州)15名首届本科生自发组成的Coral Cola团队斩获金牌。这些孩子不受专业所限、不受考试和排名所限,学校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支持,让他们放开手脚,探索未知领域。
“我们都展开了无穷的想象力,从夜光蚊子到遗传生物电路,最终从20多个构想中确定了珊瑚白化的选题。大家采取项目式分工协作,像初创公司一样去准备比赛。”团队成员徐画说。
成立于2005年的首家粤港澳合办高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北师港浸大”),近年先后开设了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专业,并且把相关专业整合为“系”,为学科交叉融合积累了基础。
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说,打破学科壁垒,发展交叉学科,特别是文理交叉学科,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北师港浸大未来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以创新的博雅型大学为特色的北师港浸大,始终倡导以育人为核心,致力于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并肩负起融通世界、贡献社会的重任。近年来,学校国际化特色明显,与全球7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游学、交换、体验外国文化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2024年暑假,近450名北师港浸大学子参与共19个海外暑期项目,参与人数较2023年增长了近30%。
双向融合发展 提升大湾区整体教育质量
在粤高校也在积极向港澳延伸,粤港澳教育双向融合发展已在路上。深圳大学香港学院2024年正式在香港开学,香港新生黄浠琳成为首届招收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95名新生中的一员。
“深圳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机遇和资源,希望自己能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踏实地走好每一步。”黄浠琳说。
深圳大学香港学院隶属深圳大学,旨在积极探索促进深港教育的双向融合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青年在本地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粤港澳三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各具优势,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和科研实力。
2016年,中山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牵头成立粤港澳高校联盟。联盟于2019年被正式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成立至今积极推动成员院校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合作。
这种协同创新模式既有助于解决单一机构难以攻克的复杂科学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产教融合也是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为高校开展产教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高校能够及时了解行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
粤港澳合作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