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方方正正的深海网箱养殖场星星点点,撒欢、吃食大黄鱼扑腾起的水花此起彼伏;村里随处可见各种大黄鱼、渔具的壁画、小品……走进位于宁波象山的高泥村,渔村景象、风情尽收眼底。

以前的高泥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村,村民多以出海捕鱼为生,基本上靠天吃饭,收入来源很不稳定。随着海洋资源的衰退,高泥村村民知道,要想致富只能求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海养殖网箱。受访者供图

20世纪90年代,高泥人开始尝试养殖闽东族大黄鱼,他们去福建学习取经,用铁丝等自己动手拼凑出了第一个网箱。

如今,网箱已经从最开始的一个“成长”为3000多个,全村超过60%的村民从事网箱养殖,平均每户拥有12个网箱,养殖的大黄鱼和鲈鱼远销韩国、日本等地。

“在这里养殖赚得多,也没有那么辛苦!”2014年,在外工作的柴志爱回到了家乡,和父亲一起投了20个“3×3”米规格的木质网箱,专门养殖大黄鱼。

这些年在政府帮助、专家指导和自己的琢磨下,柴志爱养殖技术越来越好,前些年更是换了大型钢制网箱,还装上了自动投饵机。“只要把饵料放进去,在手机上就可以控制投喂的时间和数量,给我们养殖户节省了不少事儿。”

科技不仅给养殖户们减了负,也在源头上为产业发展打实了基础。1997年,高泥村引进了专注于鱼苗育种的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2002年,首批“本地化”的大黄鱼—岱衢族大黄鱼正式投放,结束了过往大黄鱼需要去福建过冬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检测水温的陶顺顺。人民网记者 郭扬摄

在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的育种车间里,副总经理、技术骨干陶顺顺正在测量岱衢族大黄鱼亲鱼池里的水温。“这段时间是雌雄亲鱼即将性成熟的阶段,水温把控最为关键,需要从20℃缓缓调高至22℃。”陶顺顺说,接下来这批亲鱼所产的鱼卵将会经过前后仅两个月的育苗,再发给村里以及省内外的养殖户。

这些年高泥村与象山港湾水产苗种公司一直优化苗种,以岱衢洋采捕的野生大黄鱼为基础群体,历经5代选育而成的大黄鱼“甬岱1号”不仅体型显匀称细长,21月龄生长速度也平均提高了16.4%。

“接下来,我们对黄鱼养殖网箱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的绿色网箱使用碳纤维、PE等环保复合型材料,最大能抵抗12级台风,空间还比原先少了20%。”高泥村党支部书记朱中华告诉记者,在新型网箱下,鱼苗成活率提高了15%,网箱利润从200元/平方米提高至600元/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泥村村貌。人民网记者 郭扬摄

鱼苗和网箱问题解决了,养殖户的风险就得到了控制,效益也有了保障。这些年,更多年轻人回到村里当起了“黄鱼佬”。

乐海勇就是其中之一。父亲给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他起了一个典型的渔民名字,可从小耳濡目染打鱼的他却对出海捕鱼兴趣寥寥。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小时候出海,一网能捞上来一大把鱼,大黄鱼更是见怪不怪。”乐海勇回忆,到了90年代末,过度捕捞和种群结构退化的问题让海洋渔业资源快速衰退,“就几年功夫,大黄鱼就没了踪影。”

因此,毕业后的乐海勇告别了家乡外出打工,从事工程管理相关工作,直到前些年看到了家乡成熟的渔业养殖体系,这才动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当时脑子一热就放弃了年收入三四十万元的工作回来了,想着父母年纪大了可以在身边,也可以再尝试一次‘靠海吃海’。”乐海勇的“冲动”收到了回报,不仅养殖面积越来越大,还在产业链上有所延伸,做起了海钓、钓场等业务,目前已经在长三角地区承包了四五个钓场,收入比当时高了许多。

去年,高泥村养殖年产值达1.4亿元,黄鱼年产值超过1亿元,户均年收入超30万元。谈及未来,朱中华眼中满是憧憬,“除了大黄鱼,希望在小黄鱼、梅童鱼、马鲛鱼、银鲳鱼类养殖上也有所突破!”(人民日报记者 顾春 人民网记者 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