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步入2024收官之月。在回顾过去一年投资业绩、展望明年行情之际,不少行业大佬纷纷发声,畅谈对后市的投资信心。

近日,半夏投资李蓓公开发声,在这个行业的冬天,分享一些我最近的思考,研究和心得体会。

1、自曝是李子柒的长期粉丝,以前自称“陆家嘴(600663)李子柒

首先,李蓓自曝自己是李子柒的长期粉丝,最近因为李子柒的回归而特别开心。而且巧合的是,2021年李子柒停更,市场就进入了熊市,现在一回来碰巧遇到牛市。

李蓓也透露了自己喜欢李子柒的原因:

首先,她俩拥有共同的爱好——园艺和美食,甚至以前自称“陆家嘴李子柒”。

其次,李子柒身上的美好的品质给了李蓓很多鼓舞。李子柒敢于挑战制作高难度的非遗工艺品,受到鼓励。于是李蓓自己从下单买砖买工具开始,花了三个小时亲自砌了一个花坛。

此外,李子柒持续学习和进步的品质也是李蓓喜欢的点。她自己也有持续学习的习惯,并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部分研究成果。

李蓓还根据李子柒早年经历,劝导各位同行,假定你认为证券行业不再是值得留念的行业,选择了转行,期待你能够在新的行业走上巅峰。无论我们在熊市还是牛市,在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否有很高的收入,其实都可以保持快乐,只要你愿意。

2、投资如养花:“如果不春化,它就不会开花”

李蓓在打理花园的过程中发现,养花跟投资其实非常相似。

第一个共通点是:强周期行业。颜值最高的花在冬天都特别丑,这就类似于强周期行业,有可能实现暴利的行业,周期底部都特别惨。无论是航运钢铁、房地产以及我们自己的证券行业都是如此。

证券行业是一个强周期行业。前几年景气的时候,无论是明星分析师还是明星基金经理,都是名利双收走上人生巅峰。现在行业进入了冬天,人人喊打、过街老鼠、金融羞耻,周期底部非常惨淡。

第二个共通点是:养花和投资都需要“春化”。有些花需要经过春化才能开花。春化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低温,即温度足够低;第二需要控水,不能浇很多水;第三是需要修剪枝条。

强周期性行业同样需要经过出清才能繁荣。行业出清有三个要素:第一,保持低利润;第二,减少信贷扩张;第三,需要经历产能关停。这跟植物的出春化三要素对应得非常好。

李蓓提出,从行业出清的角度思考我证券基金行业,周期高点已经过去2年,但是我们的出清是否已经完成?产能过剩是否已经解决?

第三个共通点是:雨水多太阳少,只会疯狂生长蘑菇而不是开花。就好比货币放水,流动性宽松,但是财政发力还不够,经济热度还不高的时候,市场就会喜欢炒概念炒小盘,就会有很多妖股。

李蓓指出,过去的2个月就是这种状态,货币政策快速落地,利率下行流动性宽松,财政的发力慢了半拍,现在刚开始落地,所以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妖股,但是顺周期和蓝筹股不太活跃。但她相信“太阳”很快就会出现。

3、过去一年犯了错误,但在持续学习和进步

李蓓坦言,过去一年多,我的业绩并不理想,犯了一些错误。这是客观事实,我并未避讳。虽然过去一年多我的业绩并不好,但是站在现在,我并不焦虑。我认为我比两年前的认知水平有比较大的提高,我看到了重要的拐点和机会,更深的理解了传导机制,所以现在我是淡定且踏实的状态。我相信未来几年我的业绩表现会变得更好。

李蓓总结了过去一年多学习和研究成果:

非常深入的研究了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史,并非仅关注市场关心的一些时期和事件的大轮廓,而是将历史的每一个10年切开,分析了每一个截面上的所有主要数据和一些重要史实,思考经济和市场的驱动;

比较了世界上十几次地产泡沫的破灭,不仅是日本、美国的案例,还有很多国家,例如西班牙、意大利等等;

思考总结了经济政策的执行机制的变化,增加了若干大宗商品和股票细分行业的系统跟踪,等等。

4、现在的中国像80年代初的日本,但我们运气更好

李蓓和大家分享了她的一部分研究成果:

(1)95%以上的人口都会把现阶段的中国和90年代的日本比,得出很多悲观的结论。李蓓认为这个前提其实并不成立,原因在于:现在的中国跟90年代的日本相比,除了周期性的地产周期下行,其它更大周期或者结构性指标,唯一的类似点是人口增长停滞。

李蓓认为,在谈论人口时不能仅以总人口为度量标准,而应该以城镇人口来度量。日本在90年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但我们只有66%,况且这还是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现在中国虽然总人口不增长,但是城镇人口可以增长。

(2)跟中国现在更加相似的阶段,是80年代初的日本。城镇化的水平,产业升级水平、人均GDP相对于美国的水平(90年代日本已经达到美国水平,中国现在只有美国的1/4),都更接近。同样也是处于一轮房地产的周期性调整的后半段。在汇率表现上也更接近,日本80年代初期,也是汇率持续贬值的过程,跟中国现在类似。

(3)从外部环境看,中国跟80年代的日本很类似。李蓓指出,贝森特之于特朗普的作用和角色,可能会接近贝克之于里根总统的作用和角色。我们的房价和股指都处于正谷底,非常低估,我们的物价也很低迷。如果当前中美之前实现类似广场协议的安排,其实对现在的中国,恰好是一个福音,可以帮助我们走出通缩,刺激内需以及资产价格的表现。因为有了足够的戒备心理,几年以后,我们完全可以在泡沫化之前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过热。

结论:从大量的经济指标来看,现在的中国更像80年代初的日本,而不是90年代,且我们的运气似乎更好一些,海外环境的变化比当时的日本来得略早几年,来得时机更好一些。

“随着利率的大幅下行和新一轮旧改的开启,我认为现在我们完全具备了企稳回升的条件。所以,不必过于悲观,新周期可能正在开启。”李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