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城郊的老马(化名)被中耳炎折腾得苦不堪言。本以为“老毛病”不会有大碍,结果几天前突然头痛加剧,连听力也明显下降。经医生诊断,老马的中耳炎已经引发了脑膜炎,住院治疗期间,老马感慨道:“早知道这么严重,我就不拖着了!”
事实上,中耳炎并不只是“流点脓”的小问题,它是导致听力受损甚至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近年来因中耳炎导致的耳鸣和耳聋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保护耳朵健康,预防和治疗中耳炎刻不容缓。
中耳炎的分类
中耳炎是一种发生在中耳部位的感染性疾病,根据其特征可分为两大类:非化脓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并分别存在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非化脓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多由耳咽管急性堵塞引起,导致中耳通气与排泄功能受阻。患者常感到耳内闷胀,像被棉花塞住一样,有时伴随耳鸣和听力下降。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是耳咽管功能长期不畅导致的结果,耳闷和听力下降是主要表现。如果不及时干预,鼓室内的分泌物堆积会引发黏膜增厚,最终可能发展为永久性耳聋。
2. 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中耳炎症。典型症状包括耳痛、流脓、听力下降,严重时会出现头晕、发热等全身不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破坏性更强的疾病。患者不仅持续耳流脓,还可能伴随严重听力损伤,甚至面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耳道结构示意图)
中耳炎的潜在危害
中耳是一个仅约2毫米的微小腔体,但结构复杂,与多个重要部位相连,因此中耳炎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
影响听力
长期的中耳炎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听小骨损坏,最终引起永久性听力障碍或耳聋。
(耳膜穿孔)
引发并发症
脑膜炎:中耳与大脑仅隔一层薄骨,中耳炎细菌可穿透骨板,引发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
颈内静脉炎症:中耳底壁与颈内静脉相邻,感染可能扩散至静脉,引发血栓性静脉炎。
眩晕、面神经麻痹:长期炎症可能波及内耳和面神经,导致头晕、面瘫、口歪眼斜等症状。
中耳炎治疗:早发现,早治疗
许多患者像老马一样,轻视早期中耳炎症状,以为忍忍就能好。其实,中耳炎早期的症状虽不明显,但却是干预的最佳时机。一旦发展为慢性中耳炎,患者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
手术治疗的利与弊
目前,对于慢性中耳炎,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能够清除病灶、改善听力。然而,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若不注意耳内的免疫调节,感冒或上火时炎症可能卷土重来。医生建议:
术后用药巩固: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注意生活习惯:避免耳道进水,尽量减少接触感冒病源。
做好措施保护耳道健康
预防中耳炎的关键在于保护耳道健康。以下几点建议值得注意:
防止耳朵进水:游泳、洗澡时记得戴防水耳塞,避免水分进入耳道。
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炎是诱发中耳炎的重要因素,及早治疗有规避风险。
别乱掏耳朵:用力挖耳或使用不洁工具会破坏耳道屏障,容易感染。
注意卫生:勤清洁耳朵,但切勿用力过猛,以免刺激耳道。
中耳炎绝非“小毛病”,忽视治疗可能带来不可逆的听力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您出现耳朵闷胀、听力下降、耳流脓等症状,请及时就医,不要让它拖成“老毛病”。像老马一样在头痛中悔悟,真的不值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