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言青语”引领“青心青听”,以青春之我,回答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之问”。徐汇团区委、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学思想·汇力量”——徐汇区青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报道,邀请“汇青春”青年讲师团,以年轻的声音讲述新一代徐汇青年的成长故事,分享他们在徐汇的经历与感悟。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精准施策,在为民服务中务实创新,徐汇区司法行政青年以法治护航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在“建设新徐汇 奋进新征程”中贡献青年力量。本期汇青春微党课,让我们一起跟随徐汇区司法局青年施雯,一起去领略法治之美,携手与法同行。
法者,治之端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作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徐汇区始终坚持法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率先出台全市首个区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法律服务保障,实现法治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的良性互动。
地处漕开发核心区域,枫林国际科创园内米哈游、亚盛医药等重点知名企业云集。为“零距离”保障园区企业及员工的各类法律服务需求,区司法局在此创新设立了全区首个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客厅,打造“企业身边的法律服务管家”,为企业出海、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风险防范等提供专业化法治保障。在这里,来自律师、调解、公证各条线的青年们轮值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公证服务、商事调解等服务,让各类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作为徐汇近年最火的科创地标,模速空间自开放以来便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徐汇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正形成出海态势,这也对涉外法律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期待。今年以来,区司法局聚焦西岸数字谷国际法律服务集聚区建设,创新推出全市首个法律服务机构国际互认徐汇协议,徐汇区10家具备较强涉外法律服务能力的律师事务所作为发起方,与首批来自17个国家(地区)的19家境外法律服务机构签约,建立日常联络协调机制,搭建业务合作交流平台。同时,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4家高校启动“西岸数字谷涉外法治高端人才培育实践双基地”合作联盟,成立“涉外法治翻译人才培训基地”,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在这里追寻法律梦想,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贡献青春力量。
法治不仅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文化浸润。
武康路被称为上海最浪漫的街道,众多传统老建筑与商业新元素在这里完美融合,而多元的街区业态的背后,同样离不开规则和程序的保障。
今年,来自区司法局“耕法先锋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们开拓思维,充分挖掘本区域红色资源中的“法治基因”,推出“寻味红色足迹 遇见法治之美——行走中的法治课”。活动选取武康大楼、宋庆龄故居等衡复风貌区中15处故事性强、吸引力强的老建筑作为法治点位,深挖其背后与法治文化相关的故事。司法青年们化身为“宣讲员”,根据配套路线带领小朋友、大朋友们沉浸式感受法治文化之美,从内心深处亲近法律、信仰法律。
除了多元化的法治路线,区司法局还开拓出集成式的法律阵地。位于漕东支路81号的徐汇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不仅是公共法律的服务窗口,也是徐汇“耕法·红领巾法学院”的主阵地。作为与徐汇团区委、徐汇区教育局共建的“少先队社会化实践基地”,徐汇司法青年们在此担任课程负责人,推出法治剧本杀、模拟听证会、小主播体验等沉浸式课程,打造“小小观察员”和“小小讲解员”项目,让普法于学、普法于趣、普法于行,将法治的种子耕种在孩子们心田。
法治中国,青年有责。徐汇司法行政青年将继续怀抱着对法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新时代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华彩篇章。
记者:王薇
视频:团区委
编辑:孙清渠
审校:韦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