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些年村头小卖铺的“康帅傅”“奥利粤饼干”,到近两年网购平台屡次深陷“山寨”、“售假”漩涡。
假货似乎从来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
为何存在这样的现象呢?
现阶段,我国法律对“假货”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主流观点包括两方面。
一是假冒其他品牌,尤其是知名品牌。
二是产品质量不达标,应有使用性能降低或消失。
无论是哪方面,都有损正规品牌和消费者的利益。
所以在注重产权、追求产品质量的当下,假货基本是人人喊打的状态。
但即便如此,假货依旧遍布每项产业,我们不得不思考背后的原因。
首先,从生产端考虑,假货的利润太大。
一个正规产品能够被市场广泛接受,大抵需要经过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品牌价值构建、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
而每个环节都是在“烧钱”。
以市场推广为例,一个动态开屏广告,起价就可能高达85万元/天。
以一个月30天来算,广告费投入就需要2550万。
而对于假货来说,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的价格都可以忽略不计。
毕竟它们的基础就是“模仿”,品牌效应也是顶替正品的,质量也不需要有严格的保证。
抹去这些后,生产的成本就大幅降低。
再以比正品价格低但远比成本高的价格卖出去,利润自然无法估量,有些产品的利润甚至能达到六、七倍。
其次,从消费端考虑,要分两种情况:
一是辨别能力差,导致被欺骗;二是明知假货,依然趋之若鹜。
前一种情况较为普遍,就像当年的“雷碧”和“雪碧”、“奥利粤”和“奥利奥”。
仅有一字之差,并且不同的那个字还极为相似,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尤其当两种看上去相同的两种产品放在一起,人们自然更倾向于便宜的那款,无意间便买到了假货。
商品不太贵的时候,很多人也懒得去跟卖假货的商家纠缠。
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放纵了销售假货的行为。
后一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奢侈品上:
总有些人爱慕虚荣,但收入又不支持购买昂贵的正品,设计较为精致的假货就成为“座上宾”。
2021年,某知名品牌鞋“炒鞋”的话题登上各平台热搜。
不仅价格在短时间内疯涨,而且频频出现断货的情况。
但为了赶时髦,许多人就非买不可,于是假货就有了趁虚而入的空间。
《时尚芭莎》曾报道称,伪造业的全球交易额超过600亿美元,奢侈品就占据了十分之一。
尽管品牌持续打假,但很多假货依旧趾高气昂地走在大街上。
根据2022年的数据,在购买奢侈品时,除了奢侈品牌官方渠道外,其他渠道的假货率高达80%以上。
尤其是通过微商购买,假货率达到惊人的95%以上。
目前,市场上的奢侈品假货已经是正品的六倍之多。
这些购买者有多少是上当受骗,又有多少是“知假买假”呢?
正如网友所吐槽:“一个表1800万,花180元就可以买个同样质量的表?谁有这么傻,都是故意的!”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心怀侥幸,在商家的哄骗下,相信用极低的价格买到的是“特殊渠道”得来的正品。
例如今年6月,黄浦区检察院就办理了一起售卖假货的案件。
商家在直播间口口声声说:“我卖的都是正品,价格便宜是因为没有交过税,游泳(走私)来的。”
于是徐先生以53.8元下单了一根“LV”品牌的皮带,结果这款皮带完全就是假货,成本只有几块钱。
在这个过程中,徐先生难道完全没错吗?他甘愿冒着违法的风险,都要买奢侈品。
因为卖家与买家的“双向奔赴”,市场上的假货才屡禁不止。
有观点认为,购买假货并不应该被指责,毕竟很多时候,假货和正品的质量差不多,卖家赚到了钱,消费者也省了钱,两全其美。
然而,假货的质量到底是没有保证的,甚至许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制造使用的原料都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新闻网就曾报道,许多冒犯美容产品中含有“老鼠粪便、人体尿液和其他有毒物质”,能够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极大损害。
所以说,假货被人们厌恶、被市场排斥,是有道理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