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北京饭店门口突然来了一大群人,这群人径直向饭店内走去,这一幕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群的围观。
不久,一声惊叹突然从人群中传来,因为他们看见,上海市副市长,原我党地下战线的“王牌”--潘汉年,竟然被这群人拘捕了!
他们带着潘汉年坐上早就准备好的车辆,随后一路驶离了饭店,这是怎么回事?围观的人群对此不断地议论着。
那么潘汉年为何会被拘捕?而他最终的命运又到底如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此次事件的全部过程。
潘汉年入党
潘汉年出生于江苏的一个地方名门,按照当时的传统思想,媒妁之言之后,18岁就早早完婚。
但当时的潘汉年面对风雨飘摇的中国,很想为当时的中国做一些事,第二年潘汉年便前去无锡,来到无锡学习国学。
那时候的潘汉年在无锡认识了博古,也是影响他一生的人物,在博古的思想影响和指导下,潘汉年逐渐明白如何救国,于是博古作为他的入党介绍人,潘汉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接着潘汉年前往了上海,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上海是国民革命军重要的政治据点,他在这里展现了自己惊人的宣传才能和谈判才能,故而被选为宣传科长。
但蒋介石在1927年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潘汉年毅然辞去了宣传科长的职务,秘密前往了苏区。
在苏区,潘汉年担任了我党文化工作的书记,负责传播我党的思想与文化,在宣传方面潘汉年在当时苏区做了很大的贡献。
并且一力发起了文化界的左翼运动,鲁迅先生得知此事后,也积极响应参加。潘汉年在苏区如鱼得水,也颇受博古的欣赏,可是后来建立苏区的毛主席因为坚持走农民路线。
与苏区代表博古这些人思想背道而驰,毛主席受到了博古的冷落,博古反而培养王明,让他逐渐走向了中央中心。
在这期间,国民党向苏区发动了五次围剿战争,并对苏区进行经济封锁。想要打破经济封锁,就必须有人愿意和国民党去谈判。
潘汉年出露锋芒
潘汉年此次便自告奋勇,前后奔赴福建和广东,找到李济深和陈济棠,说服他们撤掉蒋介石经济封锁的命令。
在潘汉年惊人的谈判天赋下,李济深和陈济棠最后同意了潘汉年的请求,苏区的经济封锁才得以缓和。
不仅如此,在王明需要人才相助自己的时候,博古推荐了潘汉年,随即潘汉年离开苏区,前往江苏,在江苏协助王明,担任宣传部长。
潘汉年在王明和博古两个人中间,逐渐成为了二人的联络员,在这期间,周总理在上海建立的情报站。
可是在顾顺章叛变之后,情报站被国民党全部捣毁,周总理和李克农等人成为了国民党重点抓捕的对象,他们只能先行离开上海再做打算。
为了重建上海的情报站,他们经过一番商量,再综合王明与博古的评价之后,决定让潘汉年担任情报科科长。
他身份不明显,而且国民党对他暂时没有警惕性,又是文学界左翼文化的创始人之一,所以可以留在上海继续为共产党打探情报。
当时共产党的情报站全部被毁之后,国民党也放下了警惕心,没有继续深入调查。
当时调遣国民党情报人员是司令部警长,潘汉年知道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先刺杀司令部警长,这样他们就会阵脚大乱,同时也不会按照计划继续执行,可以为其他逃亡的革命同志争取机会。
因此潘汉年伺机而动,直到这位警长出街的时候,潘汉年从角落里冲了出来,对着车里的警长不断射击,最后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便隐匿在人群中消失不见。
潘汉年第一次执行任务,也为当时上海的革命党人争取了离开的时间,圆满成功后,潘汉年又继续协助王明工作,同时也担任着情报科科长的职位。
潘汉年担任联络员
但当时王明要回到苏联,离开之前,王明要继续和博古进行联络,便钦定潘汉年,如果中苏联络站断线,由潘汉年负责两个人的秘密信息。
潘汉年成为博古和王明的联络员后,在苏区更是瞩目,甚至在潘汉年的支持下,博古也逐渐代替了毛主席的话语权。
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潘汉年只任博古调遣,虽然前往各处谈判,但从不将工作给毛主席汇报。
毛主席被边缘化的同时,也发现潘汉年有着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对当时国民党的围剿来说,博古他们更倾向于谈判。
虽然有些事情谈判可以解决,但有些事,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在福建事变之后,为了能够留住19路军,潘汉年代表共产党再次前往福建谈判。
好在经过潘汉年的努力,终于为中央留下了革命的火种,可潘汉年回到苏区之后,却直接向其他人汇报。
毛主席并不知道这些事情的情况,因为潘汉年在处理的过程中,从未向毛主席透露过一个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