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关于燃油车年检的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主要的变化就是网传国家将改变汽车年检方式。在汽车年检中增加了“OBD”检测,如果检测不达标,车辆必须到指定的M站进行维修,三次检测不通过将强制报废。
截至2024年6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5亿辆,其中燃油车就多达3.2亿辆。从2025年3月,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将采用不同的检测标准,而年检方式改变让三亿多的燃油车主叫苦不迭。
所谓的OBD检测,其实就是车载自动诊断系统,其原理就是通过数据采集传输仪器和汽车发动机上按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连接,读取车辆的各项性能信息。网上信息很多都是断章取义,其实从2021年很多地方就开始了OBD检测。
因为OBD检测和之前检测尾气的方式不同,只要车载计算机信息系统报障,无论是否真的存在硬件故障,都会被要求去指定的M站维修,否则就无法进行复检,这才是这次改变最关键的地方。
从全国各地公布的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的汽车维修企业名单中可以看出,各地在推进M站建设的进度不一,但普遍都是从今年开始公布名单的,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关于燃油车年检问题引发关注的原因。
之前燃油车年检如果没能通过,车主可以选择维修后进行复检,并没有明确指定维修站。而现在汽车年检,一旦OBD检测不通过,就必须到指定的M站名单企业里进行维修,只有M站上传了车辆维修信息并提供证明后,车辆才能复检。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M站作为指定维修单位,就很容易形成垄断和壁垒。网上有不少车主晒出维修单,表示M站的维修价格比其他汽修厂的价格高出数倍。少则几千多则上万,高昂的维修费用甚至超过了旧车的价值,一些性能还不错的车辆面临着被报废的危险,对车主来说成了不堪承受之重。
国家交通部在2023年2月28日下发了《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技术示范站建设与管理办法》,明确了汽车维修企业原则上示范站数量不宜超过辖区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总数的1%。
从目前各地公布的名单来看,各地M站的数量不一,但总体上来说,数量相对较少。关键问题是,即便一个城市有几十家的M站,也很容易形成特权和垄断。
比如一些没有通过检测的车辆选择到其他修理厂进行维修后,再去M站要求检测和上传数据时,不仅会被收取高额费用,甚至还有被拒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检测不通过M站就成了唯一选择,让他们和正常修理厂同价根本不可能。
国家设立M站的初衷是为了让维修企业更加专业规范,达到治理尾气超标的目的,但如今看来,这样的设置却成了企业的敛财工具,损害了车主的利益,甚至颠覆了汽车市场。
还有不少专业人士指出,M站的设立缺乏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条中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得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维修、保养。
而现在执行的M站管理办法明显和上位法出现了冲突,也客观加重了燃油车主的负担。用现在的标准对十几年前的车辆进行检测,也有失公平。
推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是大势所趋,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考虑3亿多车主的现实利益,切勿用力过猛,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