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01

凌晨四点的圣地亚哥机场,杨凯疲惫地站在行李传送带前,手里紧握着护照和仅剩的几百美元。二十三岁的他,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这个遥远的南美国度。

"C-413次航班的行李已全部送达。"广播里传来西班牙语和英语的提示音,杨凯却一个字也听不懂,只能焦急地盯着传送带上零星的几个行李箱,离开前的那个早晨,还历历在目。

"儿子,你这又是何必呢?"母亲王秀芝一边整理他的行李,一边抹着眼泪,"在家乡开个小店不好吗?"

"妈,我不想一辈子就在小城市里打转。"杨凯倔强地说,"我想出去看看,闯出个样子来。"

父亲杨建国站在门口,叼着烟,眉头紧锁:"你这孩子,从小就不让人省心,初中毕业就不愿意读书,现在好不容易学了门厨师手艺,又要往外跑。"

"爸,我在这里能挣多少钱?一个月撑死了六七千。人家说智利缺中餐厨师,工资至少是这里的三倍!"

"你以为出国是那么容易的事?"父亲重重地把烟掐灭,"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你拿什么闯?"

"我自己的路,让我自己走!"杨凯提起行李就往外走。

"站住!"父亲突然喊道,声音有些发抖,"你要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回来。这个家,永远都是你的避风港。"杨凯没有回头,生怕父母看到他已经湿润的眼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站在异国的土地上,那些倔强的话语早已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对未知的忐忑和对家的思念。拖着简单的行李,杨凯走出机场。清晨的圣地亚哥街头还很安静,他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个地址:东方楼中餐馆。

这是他在网上认识的一个华人朋友介绍的地方,朋友说那里的老板刘叔为人不错,经常收留新来的华人打工。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出租车,杨凯终于找到了这家藏在街角的中餐馆。

"请问...请问是刘老板吗?"杨凯用蹩脚的英语对着门缝喊道。门开了,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探出头来:"找谁啊?"听到熟悉的中文,杨凯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刘叔,我是从浙江来的,想在您这里找份工作。"

刘叔上下打量着这个瘦高的年轻人:"会做什么菜?"

"我学过两年川菜,会做回锅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这些..."

"会的不少啊,"刘叔笑了笑,"不过在这边,还得重新适应。这里的食材和国内不一样,客人的口味也不一样。"

"我可以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杨凯急切地说,"洗碗、打杂都行!"刘叔思考了一会儿:"行吧,先试工一个月,每天早上六点来,工资按月结。"

"谢谢刘叔!"杨凯激动地说。就这样,杨凯开始了他的异国厨师生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扫卫生、准备食材、洗碗刷锅,事无巨细,全都抢着干。

刘叔看在眼里,也越发喜欢这个勤快的年轻人。休息时间,杨凯就拿着一本西班牙语教材,一个词一个词地背。

"你小子倒是用功,"刘叔笑着说,"这样,你每天放工前,我教你一道这边华人爱吃的菜,怎么样?"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一个周日的午市,厨房突然忙不过来。

"杨凯,"刘叔朝他招手,"你去二号灶台帮帮忙。"这是杨凯第一次在"东方楼"掌勺。他深吸一口气,将这几个月观察学习到的要点都用上了。

"刘老板,这个麻婆豆腐是谁做的?"一位常客专门叫来服务员问道。

"是新来的厨师。"服务员回答。

"味道很正宗啊!比以前的还要好吃!"从那天起,杨凯就正式成了"东方楼"的厨师。他不断改良菜品,研究当地人的口味,很快就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源。

但每当夜深人静,独自回到租住的小屋时,杨凯总会想起家里的一切。想起母亲的唠叨,父亲的严厉,还有离家时那场不欢而散的争吵。

"等我有出息了,一定要好好孝顺他们。"杨凯经常对着窗外的月亮默默发誓他不知道的是,命运正准备给他开一个意想不到的玩笑。

02

贝丝·罗德里格斯第一次走进"东方楼"时,正值周五晚高峰。她穿着一身职业套装,浅棕色的卷发随意地披在肩上,看起来像是刚下班的白领。

"一个人吗?"服务员用西班牙语问道。

"是的,"贝丝环顾四周,"我听同事说这里的中国菜很地道。"杨凯正在厨房忙碌,突然听到服务员喊道:"18号桌,一份麻婆豆腐,要微辣!"

"好嘞!"他应了一声,熟练地开火调料。十分钟后,当服务员端着冒着热气的麻婆豆腐走向18号桌时,贝丝正在处理手机上的工作邮件,她是圣地亚哥最大的美食杂志《味觉》的副主编,平日里尝遍各色美食,却很少吃中餐,第一口,贝丝就愣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问,"她叫来服务员,"能让我见见这道菜的主厨吗?"服务员有些为难:"现在还在用餐高峰..."

"告诉他,我是《味觉》杂志的副主编。"听到这个头衔,服务员立刻跑进了厨房。

杨凯正在炒第二锅菜,听完服务员的话,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让她等我一会儿,这边忙完我就出去。"半小时后,杨凯才得以脱下厨师服,走到18号桌前。

"您好,我是这道麻婆豆腐的主厨,杨凯。"他用磕磕绊绊的西班牙语说道。贝丝抬头看着这个年轻的中国厨师,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你很年轻。"

"是的,我来智利才半年。"贝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知道吗?我们杂志正在筹划一期关于'新派fusion美食'的专题。你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吗?"

杨凯一时没反应过来:"采访?可是我的西班牙语..."

"没关系,"贝丝笑了,"我们可以请翻译。重要的是你的故事,还有你是如何将中国传统美食与智利本土风味融合的。"就这样,一个普通的周五晚上,杨凯意外地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去告诉了刘叔这个消息。"《味觉》?"刘叔惊讶地放下了手中的菜刀,"那可是智利最有影响力的美食杂志之一!"

"刘叔,您说我该答应吗?"

刘叔拍了拍他的肩膀:"当然要答应!这是好事啊!不过..."他突然严肃起来,"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无论以后你有多大的成就,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刘叔意味深长地说。杨凯重重地点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是您给了我第一个机会。"

接下来的一周,杨凯开始认真准备采访。他把自己会做的每一道菜都重新琢磨,思考如何让它们既保持中国味道的精髓,又能打动智利人的味蕾。

而贝丝也开始频繁出现在"东方楼",每次都点不同的菜品,有时还会和杨凯交流烹饪心得。虽然语言不通,但对美食的热爱让他们总能找到共同话题。

然而杨凯没有注意到,每次和贝丝聊天时,刘叔都会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不一样的火花,采访定在下周二,就在杨凯开始紧张准备的时候,一个意外的电话打破了平静。

"杨凯,"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焦急的声音,"你爸住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