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2月3日,北京的天空被乌云笼罩,呼啸的北风似乎能将寒冷吹进人的心中。北京西郊的机场中央,站着彭德怀、贺龙、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粟裕等将领,大家都在等待着一位特殊人物的归来。
下午三点五十分,天空中终于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不久一架飞机稳稳地降落在了众人面前的空地上。将领们面容庄重,向着飞机举起右手敬礼。不久,飞机上抬下了一具灵柩。
原来彭德怀与邓小平等人正在等待迎接人民解放军财务部部长杨立三的灵柩。
图|“红色管家”杨立三
杨立三因患脑癌,前往苏联治疗,可是因为病症太过严重,来到苏联已经是药石无医的地步了,所以不久杨立三便在莫斯科病逝,他的骨灰则被夫人李琴及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副武官石侠护送回京。
得到消息以后,中共中央各位领导早早便守在了机场,等待这位人民英雄“红色管家”的归来。
中央军委为了能够让前来吊唁的人都能看到杨立三的最后一面,所以杨立三的骨灰回国以后并没有立即安葬,而是一直放在灵堂之中。
图|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朱德等人合影
两天期限的吊唁活动中,多位国家领导人都亲自来到了杨立三的灵前表达自己的哀思,送上花圈与挽联。毛主席、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等人都亲自前往吊唁并送上了花圈。
12月5日、6日两天,前往悼念的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这两天时间的吊唁时间里,一直是彭德怀与贺龙两大元帅领头,与徐向前、聂荣臻、粟裕、叶剑英、李克农等人一起,两人一组,轮流为杨立三同志守灵。
杨立三葬礼的追悼会在12月7日举行,他昔日的战友周总理为主祭人,彭德怀与贺龙、陈毅、叶剑英等人为陪祭人。
葬礼上,聂荣臻说:“杨立三同志又是我党我军中长期地专心致力于一项专门业务、任劳任怨、廉洁奉公,一直到死而后已的具有优良革命品质的干部。”
图|周总理正在讲话
周总理也在葬礼上发表了长篇讲话,中间更是数次泣不成声。
周总理说:“在长征途中,我身患重病,立三不顾个人安危,亲自抬担架,把我抬出草地……”
杨立三的葬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人数达到了1000余人。追悼会结束以后,灵柩要被抬往八宝山安葬。
灵柩起灵时周总理是左面文官队最前面的人,后面跟着彭真、陈叔通、吴玉章、徐特立等;右面的武官队则是由彭德怀、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等五大元帅组成。
图|杨立三的送葬队伍
中共中央以如此礼遇、如此仪式为一人办葬礼,开国以来还是第一次。
今天就让笔者带领大家了解为什么杨立三可以受此礼遇,一起回顾杨立三人生中制军旗、抬总理过草地、创新 字、开荒食品工业部等四个高光时刻。
制作秋收起义第一面军旗
秋收起义前夕,杨立三与何长工一同被师部领导叫去,领导们给了杨立三与何长工二人一项特殊的任务:为工农革命军设计制作军旗。
得知消息的二人非常开心,因为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军终于可以拥有一面高开属于自己的旗帜了。
图|杨立三的同伴何长工
任务艰巨,杨立三与何长工二人不敢怠慢,为了能够设计出一面即能够体现共产党与工农军特性,又能展现特别含义的旗帜,二人拜访了周围多位领导人,倾听他们的意见。
征求过大家的意见以后,杨立三与何长工便来到了修水县文昌阁的楼上“闭关”,潜心设计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
何长工曾经赴法留学,“留过洋”的人见识更加多一些,也更加熟悉苏联军旗的样式;杨立三虽然没有出过国,可是他在湘军的队伍中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更加了解湘军军旗的样式和内涵。
杨立三与何长工虽然成长的路径不同,但是却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两个人各抒己见,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经过一整夜的探索,终于设计出了两个人都满意的一面军旗。
图|杨立三(右一)与战友们合影
杨立三与何长工将国旗的样式交给了领导审核,领导们看了都眼前一亮。
那是一面鲜艳的红旗,长方形的设计,旗的正中间是换一个闪亮的五角星,五角星的中间是黑颜色的镰刀和铁锤的图案,挨着旗杆的地方是是一条十厘米宽的白色样式,上面写着番号:“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庄严,鲜艳,富有内涵的军旗一下子就获得了领导们的青睐。于是,他们便紧急地请来了几名当地的裁缝,按照杨立三与何长工设计的军旗样式赶制出一百面旗帜。
同时杨三立和何长工二人还建议在每个士兵的脖子上面都系上一条红布条,则代表着工农革命军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部队。
图|旗帜样式
毛主席看到旗帜以后也是非常满意,9月9日,秋收起义如期举行,毛主席难掩兴奋之情,便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抬周总理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红军主力开始被迫长征。1935年,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成功会师以后,红军右路军踏上了征服草地的旅程。
当时病重的周总理跟着彭德怀率领的红三方面军负责殿后的工作,作为中央军委兵站运输部部长的杨三立也在这支队伍之中。
图|彭德怀与周总理等人合影
当时周总理的身体十分的虚弱,长期的劳累与奔波让周总理的病情更加恶化,肝脓肿和阿米巴痢疾折磨的周总理时昏时醒,高烧不退。
到后来因为长期不能正常进食的周总理已经起不了床了。周总理的病情让杨三立焦心不已,在周总理身边这段时间杨三立看得非常清楚,周总理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
战士们休息的时候周总理在处理电报,战士们睡觉的时候周总理在与其他将领们一起商量对策,很多时候等天蒙蒙亮的时候,周总理才会和衣休息一会。
长征的路那么长,周总理多次因为休息不够昏倒在路上,杨三立多次强迫周总理在担架上休息一会,可是周总理总是躺一会便坚持自己下来行走。
图|周总理正在跟毛主席交谈
这次周总理伤势太过严重了,众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可是部队又不能提留等候太久,战士们一时犯了难。
彭德怀在一旁也是同样焦急,最后,思索良久的彭德怀大手一挥,下达了命令:“抬!”
众将士便一拥而上,争着抢着想要用担架抬着周总理走。
忧心忡忡的彭德怀将红三军的参谋长萧劲光叫来,嘱咐道:“恩来同志生病,不能行动,你具体负责立即组织一个担架队来抬。我们宁可把装备丢掉一些,也要把周副主席抬出草地!”
图|陈赓(右2)与彭德怀(右3)等人合影
萧劲光领命以后便回到部队内部组织担架队,当时正在部队内做军委干部团团长的陈赓听到消息以后请命做担架队的队长,亲自负责周总理的安全。
同在部队中的杨三立也向组织上提出了申请,要求亲自参加抬周总理担架的工作。虽然当时杨三立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可是杨三立仍旧坚持要求参加抬周恩来的担架队。
陈赓看着身体状况同样不好的杨立三劝道:“杨部长,你的身体也有病,就不用参加了吧。只要你自个儿能安全过草地,我将来请你喝酒。”
杨三立知道陈赓是在担心自己,可是杨三立却坚持:“你的酒我喝定了。我不但自个儿要过得去,而且要抬着周副主席一起过去。”
图|纪念众将士抬周总理过草地的绘画作品
于是杨立三便和抬担架队的其他同志一起,抬着周总理进入了茫茫无际的草地。
草地上环境非常恶劣,处处都是泥潭,一不小心脚就会陷进去很难再拔出来;鼻子能够闻到的都是污水和腐草发出来的味道。
得知周总理病得非常严重以后,邓颖超连忙从修养连赶来,可是行进的过程中一不小心脚踩进了泥潭之中,污水烂泥瞬间没过了邓颖超的腰身,当时邓颖超还身患肺结核,陷进去的一瞬间便只觉得呼吸困难。
可是邓颖超又不敢有太大幅度的动作,不然会越陷越深,多亏一个红军战士发现了邓颖超被困在了泥潭中,奋力将她拉了出来,邓颖超才逃过一劫。
图|邓颖超与周总理合影
邓颖超赶到周总理身边的时候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裤子、脸上更是沾满了脏污。看着步履蹒跚的邓颖超,杨立三差点没有认出来是谁。
杨立三为了能够将周总理安全地抬过草地,一直坚持亲自上阵抬着周总理,两天下来,肩膀和手上都磨破了,小腿也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划出了很长一道口子。
伤口被水一碰便钻心的疼,可是杨立三仍旧坚持着,从来没有吭声。不过他的情况还是被其他战士们发现了,战士们劝他休息一下换别人来抬,如果实在不放心就跟在旁边守着就行了。
可是杨立三不听,一直跟着战士们一起轮流抬周总理。
图|周总理正在跟工作人员在一起学习
担架上的周总理心中非常难受,他不忍心看到战士们为自己这样辛苦,多次想从担架上爬下来,不过都被战士们拦住了。
草地上的夜晚也是潮湿而又寒冷的,晚上行军不安全,于是天黑以后众人便聚在一起露营休息,也顺便吃一点东西补充体力。
就在大家一起煮些青稞面糊糊掺野菜充饥的时候,杨立三一个人偷偷躲到了一旁,想要查看一下自己肩膀上的伤势。
可是刚刚拉开衣服,钻心的疼痛便传了过来,原来是肩膀上的伤口已经和衣服长在了一起,动了衣服便会破坏刚刚结好的血痂,也会扯到刚刚愈合的新肉。
图|小学课本《金色的鱼钩》插图,红军将士正在吃饭
不知肩膀上的伤口让人难以忍受,杨立三发现自己的脖子也不能动了。可是为了不让战士们发现,能够亲自将周总理抬出草地,杨立三仍旧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的伤情,忍痛穿好了衣服。
“这才是第四天啊,我一定要坚持抬着周副主席走完最后几天,到达胜利的彼岸!”杨立三默默地对自己说。
第二天天刚刚拂晓,众人便又踏上了征程,杨立三仍旧和大家一起抬着周总理过草地,没有人发现杨立三的肩膀已经伤痕累累,血肉模糊。
杨立三和众人一起,迈着坚定的步子,跋涉了六天六夜,终于走出了这片漫无边际的草地。
就在众人以为看到了胜利曙光的时候,还没走几步,便看到了河水湍急的班佑河挡在了队伍的正前方。
图|班佑河
班佑河并不宽,也不太深,可是问题是水流太急了,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河水冲倒,更别提抬着周总理过河了。
众将士都犯了难,毕竟自己的安全是小,不小心伤到周总理可怎么得了?周总理这个时候又昏了过去,靠他自己更是很难过河。
就在众人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红三军十一团团长邓国清和政委王平也来到了河边准备过河。将士们的眼睛立即亮了起来,因为他们二人正骑着马!
于是陈赓与杨立三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让两匹马并排驮着周总理的担架过河,为了安全起见,陈赓和杨三立分别扶住担架的两边,战士们则用绑带相互绑在一起,围在马的四周,组成一道坚实的人墙,守护周总理平安过河。
图|影视作品中众人正在抬着周总理过草地
众人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河的对岸,克服了长征路上的又一道难关。
过了河以后,杨三立立即让战士去附近找大夫,而找来大夫以后杨立三不顾自己的伤势,急忙让他们先为周总理看病。
1954年杨立三病逝,周总理坚持为他抬棺,周总理说:“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但不是无情论者,是杨立三把我从鬼门关抬出来的。我现在不送他一程,死人也会说话的……”
抗日造“饻”字
“饻”,这个字念“xī”,是一种计量单位,这个是杨立三专门为抗战时期所造。
1942年是中国抗战最艰难的一段的时期,那一年战乱不断,人民生活本就艰苦,还闹了旱灾和蝗灾。
图|抗日战争战场上
耕地没有收成,就导致食盐、粮油等一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直线上升。
这种情况对当时正在实行半供给制半工资制(即服装由公家发,伙食是工资制)的军工厂工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对于一些干了很久的工人和一些技术骨干来说,以前一个人的工资可以养活一家三口人,如今一个人的工资连自己一个人都不够了。
就算后勤部门不断地为工人们涨工资,可是工人们的生活还是难以为继。
人们的收入远远追不上日用品逐渐攀升的价格,所以很多工人的情绪都出现了波动,严重地影响到了生产工作。
图|饥荒年人们只能逃走求生
杨立三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研,经过反复的研究与调查,杨立三又问过很多专业的人士,最后杨立三想到了一个绝密的方法,那就是:将以货币为单位计发工资的方式,改为以实物为单位计算发放。
比如说以前发津贴,是一个月1.5元,而1.5元可以买12两小米(以前的称16两为一斤),而杨三立决定用实物代替货币,那便是看市场上12两小米要多少钱,以此来计量工人所应得的津贴。
除了小米以外,还将原来的菜金改为每人每日改发小米3两,医生每月发小米6至10斤等等。
这样一来,小米成为了新的计算经费标准,很快,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单位都开始用杨三立提出的方法,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工人们生活上的困难。
图|杨立三与朱德总司令合影
用小米做计量单位,那么这种计量单位名称叫做什么呢?杨三立便又根据这个计量方式所代表的意义,以“食”加“衣”,创造出了“饻”字。
一个“饻”所代表的实物有多少呢?据计算,一“饻”约等于中等小米2斤、中等小麦2斤、食油5钱、盐5钱、中等土白布1方尺、中等家用煤1.5斤。
不过“饻”是根据实物在市场上的价格作为参照依据的,所以“饻”代表的量度也是会跟着市场上实物流通的价格变化而变化的。
为了能够保证“饻”的值准确客观,各单位的党支部都成立了一个由党、政(行政后勤)、工会组成的调查小组,统一到市场上进行调研。
图|杨立三与工作人员合影,中排左1为杨立三
当时,从厂长到学徒的工资等级共分20个左右。一般来说工程师的工资最高,为190饻到320饻左右。技术工人的工资为46饻到130饻左右,养家糊口基本上不成问题。
这种发工资的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工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工作的积极性也大大的提高了。
国家财政部原副部长、当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戎子和曾经在《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简史》一书中说道:
“1943年后,由于物价上涨了三倍多,为了稳定军事供应,军费改按菜金和公杂费所需几种主要实物折合一种‘实物分’,也叫‘饻’(是八路军后勤部部长杨立三同志创造的一个字)……全国解放后,有一位著名民主人士看到我们所定的供给标准和供给制度,极口称赞说:‘这是一门极其具体复杂的科学,共产党真了不起啊!’”
图|前排左起:朱德、康克清、戎子和、薄一波合影
不仅如此,杨立三不管在多么严峻的形势之下都拼尽全力、想尽办法供应前方战事所需,搞生产、抗灾荒、厉行节约,几十万的军队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地挺过了八年。
甚至在最困难的时期,杨立三还为组织上节省下来不少的银钱,这笔钱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候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国后组建食品工业部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总理亲自提名、毛主席亲自下令,命杨立三任职国家食品工业部的首任部长。
杨三立身兼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国家食品工业部两个部长,解放军后勤部已经初具规模,不用太过操心,可是食品工业部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
图|会议上周总理与毛主席合影
杨立三从头做起,一开始到底该怎样做杨立三心中也没有谱,不过毕竟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杨立三一直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对于如何培养、管理人才杨立三还是有一点经验的。
杨立三知道一个人埋头苦干没有用,要虚心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因此,杨立三找来了很多国外关于粮食、食品方面的书籍,同时还挑选出了一批社会上的精英,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建设。
众人齐心协力,从选址开始,到办公场地的确认,再到部门内的分门别类,杨立三凡事亲力亲为,为新中国食品工业部顺利建成、运行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图|石磨粗麸皮
杨三立“八一粉”事件,被当成一段佳话被传承至今。
因为过去的标准面粉是一百斤的小麦可以生产出精粉70左右斤,剩下的二十几斤麸皮残渣便都喂给牲畜了。
杨立三觉得这样的出粉率太低了、太浪费粮食了,便与专家们一起精心了细致的调研、研究,随后规定每一百斤小麦必须产出81斤精粉。
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粮食的浪费,还能提高精粉产量,解决人们生活中粮食不够的问题,缓解了粮食短缺,还不会损害面粉的营养价值。
后来人们将这件事情报告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听闻以后大为赞赏。这也是享誉全国的“八一粉”的由来。
图|周总理正在工作
杨立三为国家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与建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54年,积劳成疾的杨立三病逝,享年54岁,中共中央为他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以后送到了八宝山安葬。
在1941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为解决八路军军工工人供给问题,他造了一个“饻”字;在和平年代,他为了中国的发展,鞠躬尽瘁、舍己为人,是当之无愧的“红色管家”!
-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