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来自五湖四海的高校学子与他们脚下这座城市建立更深层次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参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看!我们上课的照片竟然上展板了,必须合影留念!”

12月7日上午,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第三部分“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一块展板前,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2022级本科生刘宏杰惊喜地掏出手机拍照,吆喝身后的同学们前来围观。展板上,身着实验服的他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微纳米平台实践操作,用光刻机对硅片进行曝光。

这块展板的全称叫“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动态调整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结构”。在刘宏杰身旁,来自复旦大学相辉学堂香农计划2024级的本科生刘佳骏也找到了自己的学院,读完展板上的介绍,他眼里闪烁着相同惊喜:“本以为我的学院只是复旦大学内小范围的改革,没想到竟是上海市级层面对推动重点学科专业布局改革的举措,规格特别高。让我觉得更自豪,肩负的学习使命也更重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大学相辉学堂香农计划2024级的本科新生聚在一起,在展板上找到对自己学院的介绍。沈思怡 摄

今天上午,上海市委宣传部邀请本市6所高校85名新老学生代表参观“人民的城市”主题展,将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建设成果更立体全面地展现在这群从五湖四海来到上海求学深造的高校学子面前,让他们与脚下这座城市建立更深层次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参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展现上海旧改往事的情景短剧《晒台》前,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研究室团队2024级硕士研究生鲍晓晓“大受震撼”。今年9月,她从河南来到上海求学。在她过往的认识中,上海素来是个摩登精致的大城市,未料上海也曾有过如此逼仄阴暗的“城市B面”。

“从消灭‘手拎马桶’到旧住房改造,我真切感受到,原来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背后,是上海一直把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尖上,不断改善市民的生活条件水平。看完短剧,我特别为那些经历旧改的老百姓开心,也很期待自己在上海的新生活。”鲍晓晓说。

令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魏一凡感触最深的,是社区长者食堂的板块,关于对徐汇区天平路街道的“66梧桐院·邻里汇”的介绍,更让她感叹:“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功能也太多太强大了吧!好羡慕住在周边的居民。”

魏一凡告诉记者,在她的老家山东,许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忙于为工作奔波的长辈也经常遇到吃饭难的问题,如能借鉴上海的经验,在社区“家门口”多铺设些高性价比的社区食堂,家乡的长者们一定也能过上幸福感更高的生活。

高校学生在社区长者食堂板块参观拍照。沈思怡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校学生在社区长者食堂板块参观拍照。沈思怡 摄

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王韫闻看来,走进这次展览,不仅是对课本上经典社会治理案例的巡礼,更是一次理论结合实践的课外教育。“我是学公共管理的。不论是‘一江一河’、社区食堂、公共空间的改造,还是民生服务、就业保障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都让我备受启发,值得日后写论文时再深入学习研究。”

本次“人民的城市”主题展共展出900幅图片、353个案例、51部专题视频,内容包罗万象。在更深入了解上海全貌的同时,有不少同学跟王韫闻一样,被展览中与自己专业所学相关的内容所吸引。

参展结束后,来自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2024级硕士研究生宋玥兵再次折返回展厅里那台由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六足导盲犬”前,掏出手机拍了好几张照片。宋玥兵的研究方向是控制学,经常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打交道。他觉得,研究人工智能机器人,最终目的是要造福普罗大众,这台“六足导盲犬”就是最好的体现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六足导盲犬”。沈思怡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六足导盲犬”。沈思怡 摄

“我在展区还看到,上海有许多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不少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大会活动也都在上海召开,当地政府也给予了很大力度的政策支持。这些都让我觉得,在上海研究人工智能一定有特别好的资源和前景,让我对未来在这条赛道上的职业发展更有信心。”宋玥兵说。

“我好像更知道自己未来要朝什么学术领域深耕了。”马广初是复旦大学相辉学堂香农计划2024级的本科新生,看完展览,他意识到,上海在运用智能科技推动适老化改造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他希望未来在专业分流时,自己能去到生物医学工程或智能机器人领域,研发如脑机接口或者护理机器人等新型智能设备,让自己的科研方向与上海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形成匹配。

本次展览中,有关上海投身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成果。沈思怡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展览中,有关上海投身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成果。沈思怡 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成为“观众”,本次参展的个别高校同学,甚至早已切身参与到展览期间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凭借自身专业所长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生动诠释了如何“共建共享”一座人民城市。

比如,陪伴同学们参观完展览,鲍晓晓回到展厅里的水族箱前,掏出清理工具与饲料,喂食展出的“江海21”中华绒螯蟹。这是由她的导师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成辉团队历时10年选育的河蟹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形态性状好、群体产量高等特点。自展览开始以来,每隔一天,鲍晓晓就会与同学轮流来到展厅,既维护活蟹所在的水族箱,也为来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进行科普讲解。

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团队会定期维护活蟹所在的水族箱。沈思怡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团队会定期维护活蟹所在的水族箱。沈思怡 摄
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团队会定期维护活蟹所在的水族箱。沈思怡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团队会定期维护活蟹所在的水族箱。沈思怡 摄

鲍晓晓说,水族箱里这一只只张牙舞爪的“大长腿”,特别招市民观众喜爱,有时也会上演让她哭笑不得的戏码。“他们会感叹:哇,这个螃蟹怎么这么大,是不是假道具。不过,这倒也说明我们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作为科研人员,我们的信心和干劲都更足了!”

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团队会定期维护活蟹所在的水族箱。沈思怡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团队会定期维护活蟹所在的水族箱。沈思怡 摄